本申請涉及制冷系統領域。
背景技術:
1、制冷系統包括壓縮機和潤滑劑儲存裝置。壓縮機和潤滑劑儲存裝置流體連接形成潤滑劑循環。
2、在制冷系統關閉后,當潤滑劑儲存裝置所處的環境溫度較低時,制冷系統有時會啟動失敗,而需要多次啟動。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的示例性實施例可以解決至少一些上述問題。
2、本申請提供一種制冷系統,其包括壓縮機、潤滑劑儲存裝置、加熱裝置和動力裝置。所述潤滑劑儲存裝置通過潤滑劑管路與所述壓縮機流體連通并形成潤滑劑循環,從而使所述壓縮機中的潤滑劑能夠從所述壓縮機流入所述潤滑劑儲存裝置并使所述潤滑劑儲存裝置中的潤滑劑能夠流入所述壓縮機中。所述加熱裝置被配置為加熱所述潤滑劑儲存裝置中的潤滑劑。所述動力裝置被配置為使得所述潤滑劑管路中的潤滑劑流入所述潤滑劑儲存裝置,并使所述潤滑劑儲存裝置中的潤滑劑流入所述潤滑劑管路。
3、根據所述的制冷系統,其還包括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動力裝置通信連接,從而控制所述動力裝置的開啟和關閉。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根據所述動力裝置的停運時長t1來啟動所述動力裝置。其中,所述停運時長t1與所述潤滑劑管路中的制冷劑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量有關。
4、根據所述的制冷系統,所述動力裝置的停運時長t1基于以下因素決定:所述潤滑劑儲存裝置中的潤滑劑可釋放的熱量w1和所述潤滑劑管路中單位時間內已冷凝的制冷劑從液態變為氣態所吸收的熱量w2的比值。
5、根據所述的制冷系統,所述潤滑劑儲存裝置中的潤滑劑可釋放的熱量w1和所述潤滑劑管路中單位時間內已冷凝的制冷劑從液態變為氣態所吸收的熱量w2的比值至少基于以下因素決定:所述制冷劑的蒸發飽和溫度te、環境溫度to、壓縮機修正傳熱系數ka、所述制冷劑的性質和所述潤滑劑的性質。
6、根據所述的制冷系統,所述壓縮機修正傳熱系數ka至少基于以下因素決定:所述壓縮機的制作材料、尺寸大小和具體結構。
7、根據所述的制冷系統,所述潤滑劑儲存裝置中的潤滑劑可釋放的熱量w1至少基于以下因素決定:所述潤滑劑儲存裝置中的潤滑劑溫度ty、所述潤滑劑儲存裝置中的壓力對應的制冷劑飽和溫度ts、所述潤滑劑儲存裝置中的潤滑劑總量qy和潤滑劑的比熱cy。
8、根據所述的制冷系統,所述潤滑劑儲存裝置中的潤滑劑可釋放的熱量w1滿足:
9、w1=(ty-ts)*qy*cy。
10、根據所述的制冷系統,所述潤滑劑管路中單位時間內已冷凝的制冷劑從液態變為氣態所吸收的熱量w2至少基于以下因素決定:制冷劑的冷凝速度qt、制冷劑的比熱cr、所述潤滑劑儲存裝置中的潤滑劑溫度ty、制冷劑飽和氣態焓值hv和制冷劑飽和液態焓值hl。
11、根據所述的制冷系統,所述單位時間制冷劑從液態變為氣態所吸收的熱量w2滿足:
12、w2=qt*(cr(ty-to)+(hv-hl))。
13、根據所述的制冷系統,所述制冷劑的冷凝速度qt基于以下因素決定:所述壓縮機的散熱量w3和單位質量的te溫度的氣態制冷劑變為to溫度的液態制冷劑的散熱量w4之比。
14、根據所述的制冷系統,所述壓縮機的散熱量w3滿足:
15、w3=ka*(te-to);
16、單位質量的te溫度的氣態制冷劑變為to溫度的液態制冷劑的散熱量w4滿足:
17、w4=(hv-hl)+cr(te-to);
18、其中,壓縮機修正傳熱系數ka的取值范圍為:0.001≤ka≤0.2。
19、根據所述的制冷系統,所述動力裝置的運行時長與所述潤滑劑管路中的流體被所述潤滑劑儲存裝置中的流體替代的時長有關。
20、根據所述的制冷系統,其還包括潤滑劑溫度檢測裝置,所述潤滑劑溫度檢測裝置被配置為檢測所述潤滑劑儲存裝置中潤滑劑的溫度。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潤滑劑溫度檢測裝置通信連接,并被配置為:當所述潤滑劑溫度檢測裝置檢測的潤滑劑的溫度ty小于或等于動力設定溫度tm時,所述控制裝置關閉所述動力裝置。
21、根據所述的制冷系統,其還包括潤滑劑壓力檢測裝置。所述潤滑劑壓力檢測裝置被配置為檢測潤滑劑儲存裝置中的壓力。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潤滑劑壓力檢測裝置通信連接。其中,所述動力設定溫度tm與所述潤滑劑壓力檢測裝置檢測的壓力對應的制冷劑飽和溫度ts有關。
22、根據所述的制冷系統,其還包括蒸發器和蒸發器壓力檢測裝置。所述蒸發器與所述壓縮機流體連通。所述蒸發器壓力檢測裝置被配置為檢測所述蒸發器中的蒸發壓力。其中,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蒸發器壓力檢測裝置通信連接。其中,所述制冷劑的蒸發飽和溫度te為所述蒸發器壓力檢測裝置檢測到的所述蒸發器中的蒸發壓力對應的蒸發飽和溫度。
23、本申請的制冷系統結構簡單,并能夠有效保持制冷劑管路中的溫度,從而實現制冷系統快速啟動。
1.一種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統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統還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12.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統還包括: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統還包括:
1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統還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