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工業循環水處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エ業循環水處理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變頻脈沖電子除垢與自動加藥聯合使用的エ業循環水處理裝置,屬于水處理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鍋爐和空調系統換熱器在運行中,由于水的溫度升高和水體的濃縮,水中的鈣、鎂離子及其化合物常常會在受熱面產生結垢。結垢的厚度與能耗有直接密切關系,垢的厚度越厚能源浪費越大。同吋,由于結垢使得鍋爐受熱面熱傳導性能變壞,可以導致換熱面過熱或過燒,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鍋爐爆炸。所結的垢又加大了對受熱面的垢下腐蝕,縮短了鍋爐的使用壽命。同吋,由于水質的不同,管道及水系統設備的各種污染,泄漏,氧化等造成水質變壞發生紅銹水,腐蝕等使水質達不到要求,設備腐蝕。 常用除垢、防垢,消除紅銹水和緩蝕的方法有化學方法。使用化學方法主要是定期向水中加入化學藥品添加劑或采用離子交換辦法,使水軟化以防止垢的形成。對已形成的垢則通常采用酸洗。會造成對環境的二次污染。使用物理除垢方法有超聲、電磁場等,適合飲用水、洗浴水以及其他不能加化學藥品的水的除垢和防垢。已有的電磁場方法除垢,只能在一定的頻率下,適用某ー類特定的水質。単獨的物理方法解決不了除紅銹水和緩蝕的問題。因此,找到既減少污染又有效的防垢,除垢,除銹水,緩蝕的化學和物理方法聯合使用是所需的。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ー種エ業循環水處理裝置,改變已有的單獨使用物理或化學方法的除垢技術,用變頻脈沖對用水系統的進水產生作用,并使用自動加藥裝置加藥兩種方法互補且加強,達到防垢,除垢,緩蝕,消除紅銹水的功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本實用新型提出的エ業循環水處理裝置,包括底座、輸水管、藥罐、變頻脈沖輸出源和兩組負載線圈;所述的輸水管通過輸水管支架與底座相對固定,所述的變頻脈沖輸出源通過變頻脈沖輸出源支架與底座相對固定;所述的藥罐架設在水處理設備的輸水管上,藥罐的進水口和出水ロ分別位于輸水管內,藥罐進水口通過藥罐進水管與藥罐相連,藥罐進水管上設有流量閥,藥罐出水ロ通過藥罐出水管與藥罐相連,藥罐頂部設有加藥和觀察ロ ;所述的兩組負載線圈分別纏繞在輸水管的直線段上,兩組負載線圈相互串聯后連接在變頻脈沖輸出源的脈沖信號輸出端子上。上述水處理裝置中,設輸水管的直徑為D,則所述的輸水管直線段的長度L為 25D,兩組負載線圈之間的距離M為2D 10D,兩組負載線圈的繞數分別為15 30圏。本實用新型提出的エ業循環水處理裝置,其特點和優點是利用水中碳酸鈣(鎂)晶體在特定頻率電磁場的作用下其晶體結構發生變化,不易結成硬垢,所結成的軟垢很容易脫落,未結成軟垢的碳酸鈣(鎂)晶體隨水流動的特點,使變化頻率電磁脈沖通過負載線圈作用到流經繞有線圈的管道中的水上,根據用水不同,選擇不同頻率和幅度變化的電磁作用使得水中碳酸鈣(鎂)的晶體結構改變,從而達到除垢的目的。根據伯努利原理理想正壓流體在有勢徹體力作用下作定常運動時,運動方程(即歐拉方程)沿流線積分而得到的表達運動流體機械能守恒的方程。一部分輸水管中流動的水可以自動分流進入自動加藥裝置,溶解固態藥劑后返回到輸水管中,調整流量和選擇合適的藥劑可以保持穩定的加藥溶解量。輸水管中的水不斷流入流出向鍋爐(或換熱器)供水,用水得到連續處理。經過變頻脈沖電磁場的水分子團變小,水的活性増加,有利于加藥后的緩蝕作用和除紅銹作用,物理和化學兩種處理方法互補。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使用方便和節約能源等諸多優點。
圖I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エ業循環水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I中,I是底座,2是輸水管支架,3是輸水管入ロ,4是藥罐進水ロ,5是輸水管,6是溫度計,7是藥罐進水管,8是流量閥,9是加藥和觀察ロ,10是藥罐,11是藥罐出水管,12是脈沖信號輸出端子,13是變頻脈沖輸出源,14是藥罐出水ロ,15是輸水管出ロ,16是負載 線圈,17是變頻脈沖輸出源支架。L是輸水管道直管部分的長度,D是輸水管直徑,M是兩段負載線圈之間的距離。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エ業循環水處理裝置,其結構如圖I所示,包括底座I、輸水管
5、藥罐10、變頻脈沖輸出源13和兩組負載線圈16。輸水管5通過輸水管支架2與底座I相對固定,變頻脈沖輸出源13通過變頻脈沖輸出源支架17與底座I相對固定。藥罐10架設在水處理設備的輸水管5上,藥罐的進水口 4和出水ロ 14分別位于輸水管內,藥罐進水ロ 4通過藥罐進水管7與藥罐10相連,藥罐進水管7上設有流量閥8,藥罐出水ロ 14通過藥罐出水管11與藥罐10相連,藥罐10的頂部設有加藥和觀察ロ 9。兩組負載線圈16分別纏繞在輸水管5的直線段上,兩組負載線圈16相互串聯后聯接在變頻脈沖輸出源13的脈沖信號輸出端子12上。 上述水處理裝置中,設輸水管的直徑為D,則所述的輸水管直線段的長度L為 25D,兩組負載線圈之間的距離M為2D 10D,兩組負載線圈的繞數分別為15 30圏。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用水系統的變頻脈沖電子除垢與自動加藥聯合使用的エ業循環水處理裝置,包括變頻脈沖源、兩個負載線圈,藥罐和輸水管道。變頻脈沖輸出源的輸出端與負載線圈相連,負載線圈纏繞在輸水管道上,藥罐的輸入和輸出管路分別通入輸水管道中,輸入口朝向來水方向,輸出ロ朝向去水方向。上述裝置中,設輸水管道的直徑為D,則輸水管道直管部分的長度L為 25D,兩個負載線圈之間的距離M為2D 10D,兩個負載線圈的繞數各為15 30圈,同向繞制,彼此串聯。脈沖信號的輸出端與負載線圈用導線聯結。藥罐的輸入口和輸出口距離小于輸水管直管長度L,藥罐內存放選定的固態藥劑,水系統的水一部分經管道閥門調節分流到加藥裝置的罐體內,溶解藥劑后返回系統管道中。
以下結合附圖,介紹本實用新型提出的エ業循環水處理裝置工作過程變頻脈沖輸出源13通過輸出端子12兩端連接到負載線圈16。線圈16繞在輸水管道5的直管部分外壁上并固定好。直管部分的長度根據輸水管的直徑大小確定,一般不小于5 25倍管直徑的長度(管徑細時取高端,管徑粗時取低端),線圈的圈數和線徑根據輸水管的直徑,水流量選定。負載線圈16兩段之間的距離根據輸水管的直徑大小確定,一般為2D-10D (管徑細時取高端,管徑粗時取低端)。藥罐的輸入口和輸出ロ距離小于直管長度L,加藥裝置的罐內存放選定的固態藥劑,水系統的水一部分經在輸水管中,朝向來水方向的加藥裝置的入口分流出輸水管經過調節分流量的管道閥門到加藥裝置的罐體內,罐體內裝有固態的藥劑,水溶解藥劑后由在輸水管內的,朝向為去水方向的加藥裝置的水出ロ返回系統管道中。溫度計6用于觀測水溫度。電磁場處理過的加了藥的水,水分子團變小,活性増加,便于滲透,包圍,溶解,去除水系統的垢、紅銹等實現除垢,經過處理后的水從輸水管5的出ロ 15流入水系統。本實用新型提出變頻脈沖電子除垢與自動加藥聯合使用的エ業循環水處理裝置,其中的變頻脈沖輸出源型號為MBP/100-400,由北京市中科天ー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藥罐型號為ZDJY/50-200,由北京市中科天ー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變頻脈沖輸出源的電源 由市電供電(220V)。該裝置用于鍋爐和空調用水的處理達到國家相關標準。
權利要求1.ー種エ業循環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水處理裝置包括底座、輸水管、藥罐、變頻脈沖輸出源和兩組負載線圈;所述的輸水管通過輸水管支架與底座相對固定,所述的變頻脈沖輸出源通過變頻脈沖輸出源支架與底座相對固定;所述的藥罐架設在水處理設備的輸水管上,藥罐的進水口和出水ロ分別位于輸水管內,藥罐進水口通過藥罐進水管與藥罐相連,藥罐進水管上設有流量閥,藥罐出水ロ通過藥罐出水管與藥罐相連,藥罐頂部設有加藥和觀察ロ ;所述的兩組負載線圈分別纏繞在輸水管的直線段上,兩組負載線圈相互串聯后聯接到變頻脈沖輸出源的脈沖信號輸出端子上。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設輸水管的直徑為D,則所述的輸水管直線段的長度L為 25D,兩組負載線圈之間的距離M為2D 10D,兩組負載線圈的繞數分別為15 30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業循環水處理裝置,屬于水處理設備技術領域包括變頻變頻脈沖輸出源、兩段同向繞制相互串聯的負載線圈和輸水管道,自動加藥裝置;脈沖輸出源的輸出端與負載線圈相連,負載線圈纏繞在輸水管道外壁上,藥罐從輸水管道中分流部分水進入藥罐,溶解藥劑后回到輸水管中。整個裝置連接在用水系統之中。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工業循環水處理裝置,聯合使用物理和化學聯用,使工業用水得到連續處理。根據管道的直徑,流量和水質選擇脈沖頻率的頻率段和藥劑可以實現鍋爐或換熱器用水的除垢,去紅銹水和緩蝕。本裝置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使用方便和節約能源等諸多優點。
文檔編號C02F5/08GK202594864SQ20122023519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3日
發明者徐洪亮, 董承康, 苗家琳, 史樹君 申請人:北京市中科天一環境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