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工業循環水處理技術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工業循環水處理技術,包括殺菌處理,將殺菌劑投放至循環水,進行殺菌處理;化學清洗,待殺菌處理結束后,投放清洗劑,進行化學清洗;化學預膜,待化學清洗結束后,投放化學預膜劑,進行化學預膜處理。如此,通過將殺菌劑投放至循環水,循環水會攜帶殺菌劑流入相關的管道,對管道進行殺菌處理,可以將附著于管道的沉積物剝離管道,可以減少管道內的沉積物;通過化學清洗可以進一步減少管道內的沉積物和微生物,如此,可以對管道內的沉積物和微生物進行清洗;通過化學預膜,可以在管道的內壁表面形成保護膜,可以減緩微生物和沉積物對管道的腐蝕,保證管道的清潔性,進而可以保證循環系統的穩定高效運行。
【專利說明】一種工業循環水處理技術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廢水再利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工業循環水處理技術。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水資源的日益匱乏,為了減少水資源的浪費,現在大部分工業用水均為循環水。循環水在進行循環過程中需要進行冷卻。
[0003]由于通常循環水冷卻為開式冷卻,冷卻塔或冷卻池置于室外,這就導致灰塵雜物等進入循環水。攜帶有雜物的循環水在管道內進行流通,雜物會在管道內進行沉積,會堵塞管道;同時在管道內還容易滋生細菌。
[0004]雜物的沉積以及細菌的滋生都會造成管道的腐蝕,這就會影響設備的傳熱效率,影響設備的使用壽命,嚴重時會導致整個工業生產停工檢修。
【發明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工業循環水處理技術,可以減緩循環水對設備的腐蝕和結垢,保證循環系統的穩定高效運行。
[0006]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工業循環水處理技術,包括:殺菌處理,將殺菌劑投放至循環水,進行殺菌處理;化學清洗,待殺菌處理結束后,投放清洗劑,進行化學清洗;化學預膜,待化學清洗結束后,投放化學預膜劑,進行所述化學預膜處理。
[0007]優選的,所述殺菌處理包括:氧化性殺菌處理,在循環水中投放氧化性殺菌劑,待系統中余氯維持在0.5mg/Lc以上;非氧化性殺菌處理,向循環水中投放非氧化性殺菌劑;第一次水質置換,氧化殺菌處理和非氧化性殺菌處理結束后,循環水濁度不再升高,進行第一次水質置換,保證循環水池度< 10NTU。
[0008]優選的,在所述第一水質置換結束后,系統PH值維持在6.0-7.0,投放化學清洗劑,開始進行所述化學清洗。
[0009]優選的,在進行所述化學清洗的過程中,循環水的流速在1.5m/s以上,持續時間至少24小時。
[0010]優選的,其特征在于,在進行所述化學清洗的過程中進行PH值監測、濁度監測以及總鐵濃度監測,當PH值不再上升,且濁度和總鐵濃度不再變化時,確定所述化學清洗結束。
[0011]優選的,確定所述化學清洗結束后,進行第二次水質置換,保證濁度< 10NTU、總鐵濃度< 1.0mg/L,停止所述第二水質置換。
[0012]優選的,所述第二次水質置換結束后,投放化學預膜劑,進行所述化學預膜,在所述化學預膜的過程中,循環水的PH值維持在6.0-7.0。
[0013]優選的,所述化學預膜結束后,進行排污和補水,待循環水濁度< 10NTU,投放緩蝕劑。[0014]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工業循環水處理技術,包括殺菌處理,將殺菌劑投放至循環水,進行殺菌處理;化學清洗,待殺菌處理結束后,投放清洗劑,進行化學清洗;化學預膜,待化學清洗結束后,投放化學預膜劑,進行所述化學預膜處理。如此,通過將殺菌劑投放至循環水,循環水會攜帶殺菌劑流入相關的管道,對管道進行殺菌處理,可以減少微生物的滋生,同時會將附著于管道的沉積物剝離管道,可以減少管道內的沉積物;通過化學清洗可以進一步減少管道內的沉積物和微生物,如此,可以對管道內的沉積物和微生物進行清洗;通過化學預膜,可以在管道的內壁表面形成保護膜,可以減緩微生物和沉積物對管道的腐蝕,保證管道的清潔性,進而可以保證循環系統的穩定高效運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工業循環水處理技術的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6]本發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種工業循環水處理技術,可以減緩循環水對設備的腐蝕和結垢,保證循環系統的穩定高效運行。
[0017]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8]請參考圖1,圖1為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工業循環水處理技術的流程圖。
[0019]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種工業循環水處理技術,包括殺菌處理1,將殺菌劑投放至循環水,進行殺菌處理I ;化學清洗2,待殺菌處理I結束后,投放清洗劑,進行化學清洗2 ;化學預膜3,待化學清洗2結束后,投放化學預膜劑,進行所述化學預膜3處理。
[0020]如此,通過將殺菌劑投放至循環水,循環水會攜帶殺菌劑流入相關的管道,對管道進行殺菌處理1,可以減少 微生物的滋生,同時會將附著于管道的沉積物剝離管道,可以減少管道內的沉積物;通過化學清洗2可以進一步減少管道內的沉積物和微生物,如此,可以對管道內的沉積物和微生物進行清洗;通過化學預膜3,可以在管道的內壁表面形成保護膜,可以減緩微生物和沉積物對管道的腐蝕,保證管道的清潔性,進而可以保證循環系統的穩定聞效運行。
[0021]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殺菌處理I包括氧化殺菌處理和非氧化殺菌處理。在循環水中投放氧化性殺菌劑次氯酸鈉,對管道進行24小時以上的氧化殺菌處理,并保證系統中余氯維持在0.5mg/Lc以上;待氧化殺菌處理結束后,根據循環水的保有水量投放EGH-964(非氧化性殺菌劑),對管道進行24小時以上的非氧化殺菌處理;非氧化殺菌處理結束后,循環水濁度不再升高,進行第一次水質置換,保證循環水濁度< 10NTU。
[0022]如此,在進行氧化性殺菌處理和非氧化性殺菌處理的過程中,循環水濁度會有相應的升高,當循環水濁度不再升高時,確定非氧化性殺菌處理和氧化性殺菌處理已經結束,此時進行第一次水質置換,將殺菌處理I過程中剝落的沉積物排出管道,可以避免在進行化學清洗2時,影響化學清洗2的效果。
[0023]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氧化性殺菌劑采用的是次氯酸鈉,非氧化性殺菌劑采用的是EGH-964,當然,也不排除根據實際的設備情況采用其他型號的殺菌劑。
[0024]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在氧化性殺菌處理結束后進行非氧化性殺菌處理,當然,也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在氧化性殺菌處理進行一段時間后進行非氧化性殺菌處理。
[0025]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氧化性殺菌處理和非氧化性殺菌處理均需要進行至少24小時,保證濁度不再上升,當然,也不排除根據使用情況,濁度不再上升時,氧化性殺菌處理和非氧化性殺菌處理均不到24小時。
[0026]為了保證化學清洗2的效果,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在第一次水質置換結束后,循環水濁度< 10NTU,采用硫酸調節裝置保證循環水的PH值維持在6.0-7.0,然后投放高效清洗劑,進行化學清洗2,以便于進一步清洗管道,進一步清除管道內的沉積物等。
[0027]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在集水池進口水流速度快,因此,清洗劑在此處投放,清洗劑的投放量根據循環水保有水量進行投放,清洗劑投放結束后,應保證循環水的水流速度維持在1.5m/s,化學清洗2的持續時間至少24小時,對管道進行循環清洗,在進行化學清洗2的過程中,循環系統的旁濾設備處于備用狀態。
[0028]在水流較快的地方投放清洗劑,可以減少泡沫的產生,水流速度維持在1.5m/s,可以保證清洗劑充分與管道的內壁相接觸,以對管壁進行沖洗,保證化學清洗2的清洗效果。
[0029]需要說明的是,在化學清洗2的過程中,如果產生泡沫,需要添加消泡劑來控制泡沫的產生,以避免過多的泡沫影響水流速度,同時還可以避免由于泡沫過多而對清洗的效果造成影響。
[0030]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清洗劑采用的是ECH-100清洗劑,消泡劑采用ECH-1001消泡劑,當然,也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采用其他類型的清洗劑和消泡劑。
[0031]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通過硫酸調節設備保證循環水的PH維持在6.0-7.0,當硫酸調節設備無法滿足該PH值時,可以人工投放硫酸,保證PH值。
[0032]此外,在進行化學清洗2的過程中,還需要進行PH值監測、濁度監測以及總鐵濃度(T-Fe,單位mg/L)監測,其中PH值監測的頻率為I次/h,T-Fe監測頻率I次/4h,濁度監測的頻率為I次/2h。通過對上述幾個變量進行監測,可以確定化學清洗2的情況。在清洗過程中,PH值、濁度以及總鐵濃度的數值都會隨著化學清洗2的進行而升高。
[0033]當PH值不再上升,濁度和總鐵濃度不再發生變化,維持在相對固定的范圍內,趨于穩定,則可以判定化學清洗2結束。
[0034]確定化學清洗2結束后,需要進行第二次水質置換,當濁度< 10NTU、總鐵濃度(1.0mg/L時,停止所述第二水質置換,此時管道內的沉積物等物質已經減少至最低,系統管道內的清洗劑已經完全排放,可以進行化學預膜3處理過程。
[0035]在第二次水置換停止后,在集水池進口投放化學預膜劑,并利用硫酸調節裝置將循環水的PH值維持在6.0-7.0,以保證化學預膜3的效果。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化學預膜劑采用ECH-200,當然也不排除采用其他的化學預膜劑。
[0036]需要說明的是,通過進行化學預膜3,可以在管道的內壁形成一層保護膜,可以減少沉積物和微生物等附著于管道,對管道內壁進行保護,減少管道的腐蝕現象,在進行化學預膜3的過程中,為保證預膜劑的濃度,嚴禁排污和補水。
[0037]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在化學預膜3的過程中,需要進行PH監測、總鐵濃度監測、濁度監測以及總鈣濃度(Ca-H,單位mg/L)監測。其中PH值監測頻率為I次/h,T-Fe監測頻率I次/4h,濁度監測的頻率為I次/2h,Ca-H監測頻率為I次/2h。[0038]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需要對化學預膜3的效果進行檢測和驗收:預膜掛片表面均勻透亮,有明顯的藍紫色色暈;用濃度為5%的CuSO4溶液滴在上述預膜掛片的表面,保證變色的時間大于7秒,此時可以確定化學預膜3完成。
[0039]化學預膜3結束后,需要再次進行排污和補水,待循環水的濁度< 10NTU時,投放緩蝕劑ECH-334,以進一步降低循環水對管道的腐蝕,以保證循環水系統穩定高效運行。
[0040]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工業循環水處理技術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工業循環水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包括: 殺菌處理(I ),將殺菌劑投放至循環水,進行殺菌處理(I); 化學清洗(2 ),待殺菌處理(I)結束后,投放清洗劑,進行化學清洗(2 ); 化學預膜(3),待化學清洗(2)結束后,投放化學預膜劑,進行所述化學預膜(3)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業循環水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殺菌處理(I)包括: 氧化性殺菌處理,在循環水中投放氧化性殺菌劑,待系統中余氯維持在0.5mg/Lc以上; 非氧化性殺菌處理,向循環水中投放非氧化性殺菌劑; 第一次水質置換,氧化殺菌處理和非氧化性殺菌處理結束后,循環水濁度不再升高,進行第一次水質置換,保證循環水濁度< 10NTU。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工業循環水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水質置換結束后,系統PH值維持在6.0-7.0,投放化學清洗劑,開始進行所述化學清洗(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工業循環水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在進行所述化學清洗(2)的過程中,循環水的流速在1.5m/s以上,持續時間至少24小時。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條所述的工業循環水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在進行所述化學清洗(2)的過程中進行PH值監測、濁度監測以及總鐵濃度監測,當PH值不再上升,且濁度和總鐵濃度不再變化時,確定所述化學清洗(2)結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工業循環水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確定所述化學清洗(2)結束后,進行第二次水質置換,保證濁度< 10NTU、總鐵濃度< 1.0mg/L,停止所述第二水質置換。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工業循環水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水質置換結束后,投放化學預膜劑,進行所述化學預膜(3),在所述化學預膜(3)的過程中,循環水的PH值維持在6.0-7.0。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條所述的工業循環水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學預膜(3)結束后,進行排污和補水,待循環水濁度< 10NTU,投放緩蝕劑。
【文檔編號】C02F9/04GK103613226SQ201310681104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3日
【發明者】于海彬, 趙彥行, 夏冰 申請人:海南漢地陽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