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酶解液脫氨的方法,屬于酶解液脫氨處理的生物反應后生產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生物酶解技術的優勢在于通過酶的催化作用讓物質自體分解,酶催化化學反應的能力叫酶活力(或稱酶活性),酶活力可受多種因素的調節控制,從而使生物體能適應外界條件的變化,維持生命活動,利用不同酶的不同催化作用,掌握物質不同活性成分的特性,能夠提取物質的活性物質,酶解(水解)作為蛋白類原料開發的一個方向,在飼料、調味劑、保健食品及醫藥領域有較廣泛的應用,酶解過程中由于細菌污染、酶解過程中脫氨反應等,產生揮發性氨類物質,揮發性氨類物質具有一定的生物危害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酶解液脫氨的方法,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酶解液脫氨的方法,該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向酶解液中加入NaOH調節PH值,然后加入氧化鎂;步驟二:將堿化后的酶解液煮沸一段時間;步驟三:通過陶瓷膜設備對氧化鎂進行回收、洗滌在利用。
進一步而言,在所述步驟一中,用加NaOH調節PH范圍值為7.0~8.0,然后再加入酶解液量2%~5%的氧化鎂。
進一步而言,在所述步驟二中,將酶解液通入蒸汽煮沸30分鐘,并對方法及時間進行控制。
進一步而言,在所述步驟三中,通過陶瓷膜設備對氧化鎂進行洗滌及回收再利用,陶瓷膜設備截留孔徑為50~200nm。
本發明有益效果:單獨使用氧化鎂,先用氫氧化鈉調酶解液調節PH范圍值為7.0~7.5,減少氧化鎂的溶解,降低酶解液的灰分,且氧化鎂使用量大幅減少,脫氨效果更穩定,降低生產成本,經陶瓷膜過濾出氧化鎂后物料PH維持在PH7.0~7.5,無需再次調節PH至中性調節,經陶瓷膜過濾出氧化鎂,加水洗脫,洗脫液中主要固形物為酶解出的肽類,可以回收到酶解液中,氧化鎂也能重復使用,避免細菌污染和氧化鎂的浪費,方法合理,操作可行,具有較好的經濟可行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
一種酶解液脫氨的方法,該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向酶解液中加入NaOH調節PH值,然后加入氧化鎂;步驟二:將堿化后的酶解液煮沸一段時間;步驟三:通過陶瓷膜設備對氧化鎂進行回收、洗滌在利用。
更具體而言,在所述步驟一中,用加NaOH調節PH范圍值為7.0~8.0,然后再加入酶解液量2%的氧化鎂。
更具體而言,在所述步驟二中,將酶解液通入蒸汽煮沸30分鐘,并對方法及時間進行控制。
更具體而言,在所述步驟三中,通過陶瓷膜設備對氧化鎂進行洗滌及回收再利用,陶瓷膜設備截留孔徑為50~200nm。
本發明改進與:單獨使用氧化鎂,先用氫氧化鈉調酶解液調節PH范圍值為7.0~7.5,減少氧化鎂的溶解,降低酶解液的灰分,且氧化鎂使用量大幅減少,脫氨效果更穩定,降低生產成本,經陶瓷膜過濾出氧化鎂后物料PH維持在PH7.0~7.5,無需再次調節PH至中性調節,經陶瓷膜過濾出氧化鎂,加水洗脫,洗脫液中主要固形物為酶解出的肽類,可以回收到酶解液中,氧化鎂也能重復使用,避免細菌污染和氧化鎂的浪費,方法合理,操作可行,具有較好的經濟可行性。
以上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能夠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凡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基礎上所作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