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屬于活化水制備,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離活化水裝置。
背景技術:
1、大氣等離子體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殺菌技術。近年來,隨著等離子體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該技術在醫(yī)療器械、食品保鮮以及消殺等眾多行業(yè)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市面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活化水制備設備。
2、然而,現有技術中的活化水制備設備存在如下缺陷:
3、1、采用水中放電的制備方式,需要在水中添加導電的鹽或其他成分,對活化水體的成分造成人為污染。
4、2、等離子體對液面直吹放電,會將熱量傳導至水面,導致水蒸發(fā)嚴重,而且制備的活性水中的活性成分較低,效果不明顯。
5、3、電離產生的電離氣與水反應后直接排放至空氣中,導致電離氣的利用率低。
6、4、移動不方便,不能滿足便攜式移動的需求。
7、5、放電電極一般要插入液面內部實現放電,能耗較高,存在安全問題,難以實現較大的生產規(guī)模。
8、6、電弧放電和輝光放電結合來提高放電活性氣體的濃度,成本高,設備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1、鑒于上述的分析,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旨在提供一種電離活化水裝置,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中的至少一者。
2、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3、一種電離活化水裝置,包括:
4、離子制氣設備,具有制氣殼體以及設于所述制氣殼體內的電離發(fā)生器和循環(huán)風扇,所述電離發(fā)生器被配置為在所述制氣殼體的封閉空間內產生電離氣,所述循環(huán)風扇被配置為使產生的電離氣體在所述制氣殼體的封閉空間內循環(huán)流動;所述制氣殼體上設有排氣通道,所述排氣通道設有第一排氣閥;
5、離子制水設備,具有筒體以及設于所述筒體內的汽水混流機構和除霧機構,所述汽水混流機構被配置為使供入筒體的離子氣與筒體內的水混勻;所述除霧機構位于所述汽水混流機構的上方,被配置為去除廢氣中的水蒸氣;所述筒體的下部設有進水通道、出水通道和進氣通道,所述筒體的頂部設有廢氣排出通道;
6、離子氣供氣管路,所述離子氣供氣管路具有進氣端和出氣端,所述進氣端與所述排氣通道連通,所述出氣端與進氣通道連通,所述離子氣供氣管路上設有抽氣泵。
7、進一步地,電離活化水裝置還包括廢氣回用管路;所述制氣殼體上還設有廢氣回收通道;所述廢氣回用管路連接所述廢氣排出通道和所述廢氣回收通道,被配置為將所述離子制水設備排出的廢氣供入所述離子制氣設備內進行重復利用。
8、進一步地,所述廢氣回收通道上設有第一單向進氣閥,所述進氣通道上設有第二單向進氣閥;所述進水通道上設有進水閥,所述出水通道上設有排水閥;所述排氣通道上還設有壓力安全閥;所述廢氣排出通道上設有第二排氣閥。
9、進一步地,所述電離發(fā)生器和循環(huán)風扇設有兩組,兩組電離發(fā)生器和循環(huán)風扇上下布置,且位于下方一組的電離發(fā)生器,正對上方一組的循環(huán)風扇。
10、進一步地,所述制氣殼體內還設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連接冷凝水源,所述冷凝器被配置為使電離氣體水冷卻。
11、進一步地,所述制氣殼體的底部設有疏水閥,用于排出冷凝水。
12、進一步地,所述制氣殼體上還設有壓力表,壓力表用于監(jiān)測并顯示所述制氣殼體內的壓力。
13、進一步地,所述汽水混流機構包括由下向上布置的第一汽水混流板、第二汽水混流板,第一汽水混流板、第二汽水混流板平行布置在所述筒體內。
14、進一步地,所述除霧機構包括由下向上布置的第一除霧器和第二除霧器。
15、進一步地,所述離子制氣設備還設有第一行走支架,所述制氣殼體設于所述第一行走支架上;所述離子制水設備還設有第二行走支架,所述筒體設于所述第二行走支架上。
16、進一步地,所述制氣殼體包括殼主體以及拆卸密封于所述殼主體兩端口的活動封頭。
17、進一步地,所述筒體的頂部拆卸設有密封上蓋,所述筒體的底部拆卸設有密封筒底。
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至少可實現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9、a)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離活化水裝置,包括獨立的離子制氣設備和離子制水設備,離子制氣設備通過離子氣供氣管路與離子制水設備連接,這樣使得制水和制氣過程分別在兩個獨立的設備中進行,將制備的電離氣體通過離子氣供氣管路供入制水設備的水中,無需在水中添加導電的鹽或其他成分,不會對活化水體的成分造成人為污染,而且也減少了熱量傳遞,降低水分蒸發(fā),電離氣體從制水設備筒體的下部供入,氣體與水的接觸時間更長,活化效果更好。
20、b)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離活化水裝置,離子制氣設備和離子制水設備之間還設有廢氣回用管路,制水設備排出的氣體中還含有一定量的電離氣,這部分氣體重新供回離子制氣設備中,實現廢氣的循環(huán)利用,提升了電離氣的利用率,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21、c)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離活化水裝置,離子制氣設備和離子制水設備均設置行走支架,移動方便,滿足了用戶便攜式移動的需求。
22、d)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離活化水裝置,能耗低,可實現活性氣體較高的溶解度,多余的活性氣體繼續(xù)循環(huán)制備,不會產生廢氣外放的問題,同時制備效率大大提升,每小時可制備0.5~5噸。
1.一種電離活化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離活化水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廢氣回用管路(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離活化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氣回收通道(15)上設有第一單向進氣閥(151),所述進氣通道(26)上設有第二單向進氣閥(26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離活化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離發(fā)生器(12)和循環(huán)風扇(13)設有兩組,兩組電離發(fā)生器(12)和循環(huán)風扇(13)上下布置,且位于下方一組的電離發(fā)生器(12),正對上方一組的循環(huán)風扇(1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離活化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氣殼體(11)內還設有冷凝器(16),所述冷凝器(16)連接冷凝水源,所述冷凝器(16)被配置為使電離氣體水冷卻。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離活化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氣殼體(11)的底部設有疏水閥(17),用于排出冷凝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離活化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氣殼體(11)上還設有壓力表(18),壓力表(18)用于監(jiān)測并顯示所述制氣殼體(11)內的壓力。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離活化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混流機構(22)包括由下向上布置的第一汽水混流板(221)、第二汽水混流板(222),第一汽水混流板(221)、第二汽水混流板(222)平行布置在所述筒體(21)內。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離活化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霧機構(23)包括由下向上布置的第一除霧器(231)和第二除霧器(232)。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離活化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子制氣設備(1)還設有第一行走支架(19),所述制氣殼體(11)設于所述第一行走支架(19)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