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污水處理,尤其涉及一種有機廢水中同步除氮磷的方法。
背景技術:
1、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有機廢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在許多行業產生的有機廢水中,常常含有大量的氨氮和磷酸鹽,其中氨氮和磷酸鹽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2、相關技術中有機廢水處理方法往往將氮和磷分別進行處理,或者采用生物處理法進行處理;其中一些相關技術雖然能夠去除氮或磷,但難以實現同步高效去除氨氮和磷酸鹽,還可能會引入新的污染物;且生物處理法對水質、水溫、微生物種群等條件要求苛刻,處理效果不穩定,且占地面積大,處理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本申請采用化學沉淀法,通過向富含氨氮和磷酸鹽的有機廢水中添加鎂鹽作為藥劑,利用化學反應生成磷酸銨鎂沉淀,從而實現同步去除氨氮和磷酸鹽的目的,有效解決有機廢水氮磷污染問題,且本申請公開的有機廢水中同步除氮磷的方法具有高效、經濟、環保的特點,易于推廣和應用。
2、為達到上述目的,根據本申請提出了一種有機廢水中同步除氮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3、檢測有機廢水中氨氮的濃度和磷酸鹽的濃度,并調節所述有機廢水的ph值為8.0-9.5;
4、將所述有機廢水的溫度調節至20℃-30℃;并向其中加入鎂鹽;其中鎂離子的添加量與nh4+的摩爾比為1.0-1.2:1;鎂離子的添加量與po43-的摩爾比為1.0-1.2:1。
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有機廢水中氨氮的濃度為100-500mg/l,同時所述磷酸鹽濃度為50-200mg/l。
6、在一些實施例中,鎂鹽包括氯化鎂、硫酸鎂、硝酸鎂中的至少一種。
7、在一些實施例中,調節所述有機廢水的方法為利用鹽酸或氫氧化鈉溶液進行調節。
8、在一些實施例中,每升有機廢水中鎂離子的添加量為0.1-0.2g。
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有機廢水中加入鎂鹽后,在20rpm-40rpm的速度下攪拌反應0.5-2h。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有機廢水中同步除氮磷的化學反應式為:
11、mg2++nh4++po43-+6h2o=mgnh4po4·6h2o↓。
12、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后的所述有機廢水中所述氨氮濃度不超過50mg/l;所述磷酸鹽濃度不超過10mg/l。
13、本申請相較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14、本申請采用化學沉淀法,通過向富含氨氮和磷酸鹽的有機廢水中添加鎂鹽作為藥劑,利用化學反應生成磷酸銨鎂沉淀,從而實現同步去除氨氮和磷酸鹽的目的,經過本申請的方法處理后的有機廢水,其氨氮的去除率可達90%以上,磷酸鹽的去除率可達95%以上,處理后的有機廢水中氨氮濃度可降低至50mg/l以下;磷酸鹽的濃度可降低至10mg/l以下,能夠滿足國家規定的污水排放標準。
15、此外,本申請生成的磷酸銨鎂沉淀性質穩定,易于通過沉淀、過濾等常規固液分離手段從有機廢水中分離出來,沉淀還可作為優質的緩釋肥料進行回收利用,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時,該工藝在去除氨氮和磷酸鹽的過程中,對有機廢水中的部分有機物也有一定的吸附和共沉淀去除作用,有助于提升有機廢水的整體水質。
16、本申請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申請的實踐了解到。
1.一種有機廢水中同步除氮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廢水中氨氮的濃度為100-500mg/l,同時所述磷酸鹽濃度為50-200mg/l。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鎂鹽包括氯化鎂、硫酸鎂、硝酸鎂中的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調節所述有機廢水的方法為利用鹽酸或氫氧化鈉溶液進行調節。
5.根據權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升有機廢水中鎂離子的添加量為0.1-0.2g。
6.根據權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廢水中加入鎂鹽后,在20rpm-40rpm的速度下攪拌反應0.5-2h。
7.根據權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機廢水中同步除氮磷的化學反應式為:
8.根據權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處理后的所述有機廢水中所述氨氮濃度不超過50mg/l;所述磷酸鹽濃度不超過10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