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凈化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凈化裝置和凈化能力失效判定方法。
背景技術:
通常情況下,凈化設備的凈化核心組件經過長期使用以后,凈化能力會大幅度下降,需要重新對凈化核心組件進行更換才能保證凈化設備的凈化能力。相關技術中的解決方法有如下幾種:記時法,使用一定時間后自動提醒用戶更換凈化核心組件;光學法,利用光學反射或透射檢測濾網是否臟堵;電機反饋法,通過電機的功率反饋判斷濾網是否臟堵,這些解決方法判斷凈化設備凈化能力的準確率差,影響用戶的使用滿意度。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至少之一,本發明的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凈化裝置。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實施例,還提出了一種凈化能力失效判定方法。
有鑒于此,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凈化裝置,用于對空氣中的粉塵進行凈化,凈化裝置包括:殼體,殼體具有內部中空的腔體;殼體的一端設置有進氣口,另一端設置有出氣口;過濾件,設置在腔體內,位于進氣口和出氣口之間;至少一個粉塵傳感器,設置在進氣口處和/或出氣口處,用于檢測空氣中的粉塵濃度;風機,設置在腔體中,位于腔體一端,靠近出氣口一側,用于驅動空氣流動。
本發明提供的凈化裝置,通過在殼體上的進氣口和出氣口之間設置過濾件,并在靠近出氣口一側設置風機,使得空氣順利地依次經過進氣口、過濾件以及出氣口,達到凈化空氣的良好效果,并且凈化速度快、干凈。通過進氣口處和/或出氣口處的至少一個粉塵傳感器,使得粉塵傳感器可以檢測到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和凈化后空氣中的粉塵濃度,進而通過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和凈化后空氣中的粉塵濃度的比較,可以判定過濾件的凈化能力。本發明提供的凈化裝置,通過粉塵傳感器直接對過濾件的凈化能力進行分析,進而使得凈化裝置判定凈化能力的準確率高,并且結構簡單,提升了用戶的使用滿意度。
另外,本發明提供的上述實施例中的凈化裝置,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凈化裝置還包括:初始氣體檢測風道,設置在風機側,初始氣體檢測風道的一端設置有粉塵傳感器,另一端延伸至殼體的外部;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設置在出氣口處,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的一端與出氣口相通,另一端連接至初始氣體檢測風道。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風機側設置初始氣體檢測風道,同時初始氣體檢測風道的一端設置有粉塵傳感器,另一端延伸至殼體的外部,使得粉塵傳感器可以準確地檢測到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通過在出氣口處設置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同時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的一端與出氣口相通,另一端連接至初始氣體檢測風道,使得粉塵傳感器可以準確地檢測到經過過濾件后的空氣中的粉塵濃度。進一步地,粉塵傳感器可以同時檢測到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和凈化后的空氣中的粉塵濃度,因此粉塵傳感器的數量可以為一個,簡化了凈化裝置的結構,同時節約了成本,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凈化裝置還包括:風道切換裝置,設置在初始氣體檢測風道和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的連接處,用于切換初始氣體檢測風道和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與至少一個粉塵傳感器的連接。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初始氣體檢測風道和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的連接處的風道切換裝置,使得初始氣體檢測風道和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與至少一個粉塵傳感器的連接直接通過風道切換裝置順利進行切換,操作簡單、方便。進一步地,粉塵傳感器測得的空氣中的粉塵濃度更加準確,進而使得凈化裝置判定凈化能力的準確率高,提升了用戶的使用滿意度。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風機為軸流風機。
在該技術方案中,由于軸流風機通風換氣效果明顯,使得空氣順利地依次經過進氣口、過濾件以及出氣口,達到凈化空氣的良好效果,并且凈化速度快、干凈。進一步地,軸流風機噪音低,節能環保,提升了凈化裝置的產品品質,進而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至少一個粉塵傳感器的數量為兩個,分別設置在進氣口的一端和出氣口的一端,位于所述過濾件的兩側。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過濾件兩側的兩個粉塵傳感器,并且兩個粉塵傳感器分別設置在進氣口的一端和出氣口的一端,使得兩個粉塵傳感器分別檢測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和凈化后的空氣中的粉塵濃度,使得凈化裝置的構成簡單,節約能源,同時節省了制作產品的時間,進而降低了產品的成本,使得產品的市場消費群體更加廣泛。
在上述任一項的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過濾件為過濾網。
在該技術方案中,由于過濾網可以直接對空氣進行過濾,過濾的效率高,達到了凈化空氣速度快、干凈的效果,并且工藝簡單,使用壽命長,進而降低了凈化裝置的成本,使得產品的市場消費群體更加廣泛。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實施例,還提出了一種凈化能力失效判定方法,用于上述所述的凈化裝置,凈化能力失效判定方法包括:檢測凈化裝置的進氣位置的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判斷進氣位置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是否大于預設的粉塵濃度;當粉塵濃度大于預設的粉塵濃度時,每隔預設時間,記錄進氣位置的粉塵濃度M1、M2、M3、Mn,及出氣位置的粉塵濃度M1b、M2b、M3b、Mnb;計算出n個時間點的瞬時凈化率d1=M1b/M1、d2=M2b/M2、dn=Mnb/Mn;將n個時間點的瞬時凈化率d1、d2、dn,與所對應的n個時間點的預設瞬時凈化率g1、g2、gn進行比較;當d1>g1,d2>g2,dn>gn時,判定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失效。
本發明第二方面實施例提供的凈化能力失效判定方法,通過檢測凈化裝置的進氣位置的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并在確定粉塵濃度大于預設的粉塵濃度后,根據記錄的n個時間點的進氣位置粉塵濃度和出氣位置粉塵濃度計算出對應的瞬時凈化率,并將瞬時凈化率與所對應的預設瞬時凈化率分別進行比較,當瞬時凈化率均大于所對應的預設瞬時凈化率時,說明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已經大幅度衰減,因此判定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失效,實現了通過瞬時凈化率和對應的預設瞬時凈化率對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直接進行判定,判定凈化能力失效的準確率高,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地,由于是綜合多個濃度點的差異后進行判斷,使得凈化裝置判定凈化能力失效的準確率更高,提升了用戶的使用滿意度。
另外,本發明提供的上述實施例中的凈化能力失效判定方法,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當進氣位置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小于等于預設的粉塵濃度時,不對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進行判斷。
在該技術方案中,當進氣位置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小于等于預設的粉塵濃度時,說明空氣質量良好,或者凈化裝置剛剛對空氣凈化完成,即空氣中的粉塵濃度比較低,此時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依然很強,但是至少一個濃度點對應的瞬時凈化率會很高,因此不對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進行判斷,保證了凈化裝置判定凈化能力失效的準確率,同時減輕了凈化裝置的工作負擔,進而提高凈化裝置的使用壽命,保證凈化裝置工作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在檢測凈化裝置的進氣位置的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的步驟之前,還包括:凈化裝置啟動,檢測凈化裝置的進氣位置的粉塵濃度為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
在該技術方案中,在檢測凈化裝置的進氣位置的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的步驟之前,將凈化裝置啟動,保證檢測凈化裝置的進氣位置的粉塵濃度為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保證了凈化裝置判定凈化能力失效的準確率。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根據凈化裝置檢測的氣體流量修正n個時間點的進氣位置的粉塵濃度和出氣位置的粉塵濃度。
在該技術方案中,根據凈化裝置檢測的氣體流量修正n個時間點的進氣位置的粉塵濃度和出氣位置的粉塵濃度,使得n個時間點對應的瞬時凈化率的計算結果更加準確,進而使得凈化裝置判定凈化能力失效的準確率更高,進一步地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在上述任一項的技術方案中,優選地,n個時間點取值為3個時間點。
在該技術方案中,n個時間點取值為3個時間點,即綜合3個濃度點的差異后進行判斷,使得凈化裝置判定凈化能力失效的速度更快,同時也保證了凈化裝置判定凈化能力失效的準確率。
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凈化裝置處于檢測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狀態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凈化裝置處于檢測凈化后的空氣的粉塵濃度狀態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的凈化裝置處于啟動狀態后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的用于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失效判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的用于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失效判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的用于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失效判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的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失效判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的再一個實施例的新風系統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失效判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其中,圖1至圖3中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10凈化裝置,102殼體,1020進氣口,1022出氣口,104過濾件,106粉塵傳感器,108風機,110初始氣體檢測風道,112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114風道切換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下面參照圖1至圖3描述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所述凈化裝置。
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凈化裝置10,用于對空氣中的粉塵進行凈化,凈化裝置10包括:殼體102,殼體102具有內部中空的腔體;殼體102的一端設置有進氣口1020,另一端設置有出氣口1022;過濾件104,設置在腔體內,位于進氣口1020和出氣口1022之間;至少一個粉塵傳感器106,設置在進氣口1020處和/或出氣口1022處,用于檢測空氣中的粉塵濃度;風機108,設置在腔體中,位于腔體一端,靠近出氣口1022一側,用于驅動空氣流動。
本發明提供的凈化裝置10,通過在殼體102上的進氣口1020和出氣口1022之間設置過濾件104,并在靠近出氣口1022一側設置風機108,使得空氣順利地依次經過進氣口1020、過濾件104以及出氣口1022,達到凈化空氣的良好效果,并且凈化速度快、干凈。通過進氣口1020處和/或出氣口1022處的至少一個粉塵傳感器106,使得粉塵傳感器106可以檢測到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和凈化后空氣中的粉塵濃度,進而通過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和凈化后空氣中的粉塵濃度的比較,可以判定過濾件的凈化能力。本發明提供的凈化裝置10,通過粉塵傳感器106直接對過濾件104的凈化能力進行分析,進而使得凈化裝置10判定凈化能力的準確率高,并且結構簡單,提升了用戶的使用滿意度。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凈化裝置10還包括:初始氣體檢測風道110,設置在風機108側,初始氣體檢測風道110的一端設置有粉塵傳感器106,另一端延伸至殼體102的外部;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112,設置在出氣口1022處,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112的一端與出氣口1022相通,另一端連接至初始氣體檢測風道110。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在風機108側設置初始氣體檢測風道110,同時初始氣體檢測風道110的一端設置有粉塵傳感器106,另一端延伸至殼體102的外部,使得粉塵傳感器106可以準確地檢測到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通過在出氣口1022處設置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112,同時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112的一端與出氣口1022相通,另一端連接至初始氣體檢測風道110,使得粉塵傳感器106可以準確地檢測到經過過濾件后的空氣中的粉塵濃度。進一步地,粉塵傳感器106可以同時檢測到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和凈化后的空氣中的粉塵濃度,因此粉塵傳感器106的數量可以為一個,簡化了凈化裝置10的結構,同時節約了成本,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凈化裝置10還包括:風道切換裝置114,設置在初始氣體檢測風道110和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112的連接處,用于切換初始氣體檢測風道110和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112與至少一個粉塵傳感器106的連接。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初始氣體檢測風道110和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112的連接處的風道切換裝置114,使得初始氣體檢測風道110和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112與至少一個粉塵傳感器106的連接直接通過風道切換裝置114順利進行切換,操作簡單、方便。進一步地,粉塵傳感器106測得的空氣中的粉塵濃度更加準確,進而使得凈化裝置10判定凈化能力的準確率高,提升了用戶的使用滿意度。
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處于檢測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狀態的凈化裝置10,風道切換裝置114未動作,在靠近出氣口1022一側的風機108轉動后,空氣順利地依次經過進氣口1020、過濾件104以及出氣口1022,即空氣沿著凈化氣流方向流動,粉塵傳感器106可以準確地檢測到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
如圖2所示,處于檢測凈化后的空氣的粉塵濃度狀態的凈化裝置10,風道切換裝置114動作后,在靠近出氣口1022一側的風機108轉動后,空氣順利地依次經過進氣口1020、過濾件104以及出氣口1022,即空氣沿著凈化氣流方向流動,由于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112的一端與出氣口1022相通,粉塵傳感器106可以準確地檢測到經過過濾件后的空氣中的粉塵濃度。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風機108為軸流風機。
在該實施例中,由于軸流風機通風換氣效果明顯,使得空氣順利地依次經過進氣口、過濾件以及出氣口,達到凈化空氣的良好效果,并且凈化速度快、干凈。進一步地,軸流風機噪音低,節能環保,提升了凈化裝置的產品品質,進而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至少一個粉塵傳感器106的數量為兩個,分別設置在進氣口1020的一端和出氣口1022的一端,位于所述過濾件104的兩側。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過濾件104兩側的兩個粉塵傳感器106,并且兩個粉塵傳感器106分別設置在進氣口1020的一端和出氣口1022的一端,使得兩個粉塵傳感器106分別檢測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和凈化后的空氣中的粉塵濃度,使得凈化裝置10的構成簡單,節約能源,同時節省了制作產品的時間,進而降低了產品的成本,使得產品的市場消費群體更加廣泛。
具體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處于啟動狀態后的凈化裝置10,處于檢測凈化后的空氣的粉塵濃度狀態的凈化裝置10,在靠近出氣口1022一側的風機108轉動后,空氣順利地依次經過進氣口1020、過濾件104以及出氣口1022,即空氣沿著凈化氣流方向流動,位于進氣口1020處的粉塵傳感器106可以準確地檢測到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位于出氣口1022處的粉塵傳感器106可以準確地檢測到經過過濾件后的空氣中的粉塵濃度。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過濾件104為過濾網。
在該實施例中,由于過濾網可以直接對空氣進行過濾,過濾的效率高,達到了凈化空氣速度快、干凈的效果,并且工藝簡單,使用壽命長,進而降低了凈化裝置的成本,使得產品的市場消費群體更加廣泛。
如圖4所示,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的用于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失效判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步驟402,檢測凈化裝置的進氣位置的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
步驟404,判斷進氣位置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是否大于預設的粉塵濃度;當粉塵濃度大于預設的粉塵濃度時,進入步驟406;
步驟406,每隔預設時間,記錄進氣位置的粉塵濃度M1、M2、M3…Mn,及出氣位置的粉塵濃度M1b、M2b、M3b…Mnb;
步驟408,計算出n個時間點的瞬時凈化率d1=M1b/M1、d2=M2b/M2…dn=Mnb/Mn;
步驟410,將n個時間點的瞬時凈化率d1、d2、dn,與所對應的n個時間點的預設瞬時凈化率g1、g2…gn進行比較;
步驟412,當d1>g1,d2>g2…dn>gn時,判定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失效。
本發明提供的凈化能力失效判定方法,通過檢測凈化裝置的進氣位置的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并在確定粉塵濃度大于預設的粉塵濃度后,根據記錄的n個時間點的進氣位置粉塵濃度和出氣位置粉塵濃度計算出對應的瞬時凈化率,并將瞬時凈化率與所對應的預設瞬時凈化率分別進行比較,當瞬時凈化率均大于所對應的預設瞬時凈化率時,說明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已經大幅度衰減,因此判定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失效,實現了通過瞬時凈化率和對應的預設瞬時凈化率對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直接進行判定,判定凈化能力失效的準確率高,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地,由于是綜合多個濃度點的差異后進行判斷,使得凈化裝置判定凈化能力失效的準確率更高,提升了用戶的使用滿意度。
如圖5所示,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的用于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失效判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步驟502,檢測凈化裝置的進氣位置的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
步驟504,判斷進氣位置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是否大于預設的粉塵濃度;當粉塵濃度大于預設的粉塵濃度時,進入步驟506;當進氣位置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小于等于預設的粉塵濃度時,進入步驟508;
步驟506,每隔預設時間,記錄進氣位置的粉塵濃度M1、M2、M3…Mn,及出氣位置的粉塵濃度M1b、M2b、M3b…Mnb;
步驟508,不對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進行判斷;
步驟510,計算出n個時間點的瞬時凈化率d1=M1b/M1、d2=M2b/M2…dn=Mnb/Mn;
步驟512,將n個時間點的瞬時凈化率d1、d2…dn,與所對應的n個時間點的預設瞬時凈化率g1、g2…gn進行比較;
步驟514,當d1>g1,d2>g2…dn>gn時,判定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失效。
在該實施例中,當進氣位置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小于等于預設的粉塵濃度時,說明空氣質量良好,或者凈化裝置剛剛對空氣凈化完成,即空氣中的粉塵濃度比較低,此時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依然很強,但是至少一個濃度點對應的瞬時凈化率會很高,因此不對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進行判斷,保證了凈化裝置判定凈化能力失效的準確率,同時減輕了凈化裝置的工作負擔,進而提高凈化裝置的使用壽命,保證凈化裝置工作的可靠性。
如圖6所示,本發明的再一個實施例的用于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失效判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步驟602,凈化裝置啟動,檢測凈化裝置的進氣位置的粉塵濃度為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
步驟604,檢測凈化裝置的進氣位置的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
步驟606,判斷進氣位置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是否大于預設的粉塵濃度;當粉塵濃度大于預設的粉塵濃度時,進入步驟608;當進氣位置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小于等于預設的粉塵濃度時,進入步驟610;
步驟608,每隔預設時間,記錄進氣位置的粉塵濃度M1、M2、M3…Mn,及出氣位置的粉塵濃度M1b、M2b、M3b…Mnb;
步驟610,不對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進行判斷;
步驟612,計算出n個時間點的瞬時凈化率d1=M1b/M1、d2=M2b/M2…dn=Mnb/Mn;
步驟614,將n個時間點的瞬時凈化率d1、d2…dn,與所對應的n個時間點的預設瞬時凈化率g1、g2…gn進行比較;
步驟616,當d1>g1,d2>g2…dn>gn時,判定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失效。
在該實施例中,在檢測凈化裝置的進氣位置的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的步驟之前,將凈化裝置啟動,保證檢測凈化裝置的進氣位置的粉塵濃度為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保證了凈化裝置判定凈化能力失效的準確率。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根據凈化裝置檢測的氣體流量修正n個時間點的進氣位置的粉塵濃度和出氣位置的粉塵濃度。
在該實施例中,根據凈化裝置檢測的氣體流量修正n個時間點的進氣位置的粉塵濃度和出氣位置的粉塵濃度,使得n個時間點對應的瞬時凈化率的計算結果更加準確,進而使得凈化裝置判定凈化能力失效的準確率更高,進一步地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n個時間點取值為3個時間點。
在該實施例中,n個時間點取值為3個時間點,即綜合3個濃度點的差異后進行判斷,使得凈化裝置判定凈化能力失效的速度更快,同時也保證了凈化裝置判定凈化能力失效的準確率。
具體實施例一,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凈化裝置10,凈化裝置10包括一個粉塵傳感器,設置在出氣口處,還包括風機側的初始氣體檢測風道、出氣口處的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和風道切換裝置,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的一端與出氣口相通,另一端連接至初始氣體檢測風道,風道切換裝置設置在初始氣體檢測風道和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的連接處,本實施例的凈化裝置10凈化能力失效判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7所示:
步驟702,凈化裝置10啟動,風道切換裝置114未動作,粉塵傳感器106檢測到初始氣體檢測風道110處的粉塵濃度為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
步驟704,檢測至少一個濃度點的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
步驟706,判斷至少一個濃度點的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是否大于預設的粉塵濃度;當粉塵濃度大于預設的粉塵濃度時,進入步驟708;當至少一個濃度點的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小于等于預設的粉塵濃度時,進入步驟712;
步驟708,風道切換裝置114未動作,記錄一個濃度點的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M1;風道切換裝置114動作,記錄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112內的粉塵濃度M1b;
步驟710,每隔預設時間,記錄至少一個濃度點的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M2、M3…Mn以及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112內的粉塵濃度M2b、M3b…Mnb;
步驟712,不對凈化裝置10的凈化能力進行判斷;
步驟714,計算出n個時間點的瞬時凈化率d1=M1b/M1、d2=M2b/M2…dn=Mnb/Mn;
步驟716,將n個時間點的瞬時凈化率d1、d2…dn,與所對應的n個時間點的預設瞬時凈化率g1、g2…gn進行比較;
步驟718,當d1>g1,d2>g2…dn>gn時,判定凈化裝置的凈化能力失效。
在該實施例中,根據記錄的n個時間點的初始室內空氣的粉塵濃度和凈化后氣體檢測風道112內的粉塵濃度計算出對應的瞬時凈化率,并將瞬時凈化率與所對應的預設瞬時凈化率分別進行比較,當瞬時凈化率均大于所對應的預設瞬時凈化率時,說明凈化裝置10的凈化能力已經大幅度衰減,因此判定凈化裝置10的凈化能力失效,實現了通過瞬時凈化率和對應的預設瞬時凈化率對凈化裝置10的凈化能力直接進行判定,判定凈化能力失效的準確率高,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地,由于是綜合多個濃度點的差異后進行判斷,使得凈化裝置10判定凈化能力失效的準確率更高,提升了用戶的使用滿意度。
具體實施例二,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新風系統凈化裝置10,新風系統凈化裝置10包括兩個粉塵傳感器,分別設置在進氣口和出氣口處,本實施例的新風系統凈化裝置10凈化能力失效判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8所示:
步驟802,粉塵傳感器106檢測凈化裝置10的進氣口1020處的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
步驟804,判斷進氣口1020處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是否大于預設的粉塵濃度;當粉塵濃度大于預設的粉塵濃度時,進入步驟806;當進氣口1022處至少一個濃度點的粉塵濃度小于等于預設的粉塵濃度時,進入步驟808;
步驟806,每隔預設時間,記錄進氣口1020處的粉塵濃度M1、M2、M3…Mn,及出氣口1022處的粉塵濃度M1b、M2b、M3b…Mnb;
步驟808,不對凈化裝置10的凈化能力進行判斷;
步驟810,計算出n個時間點的瞬時凈化率d1=M1b/M1、d2=M2b/M2…dn=Mnb/Mn;
步驟812,將n個時間點的瞬時凈化率d1、d2、dn,與所對應的n個時間點的預設瞬時凈化率g1、g2…gn進行比較;
步驟814,當d1>g1,d2>g2…dn>gn時,判定凈化裝置10的凈化能力失效。
在該實施例中,根據記錄的n個時間點的進氣口1020的粉塵濃度和出氣口1022的粉塵濃度計算出對應的瞬時凈化率,并將瞬時凈化率與所對應的預設瞬時凈化率分別進行比較,當瞬時凈化率均大于所對應的預設瞬時凈化率時,說明凈化裝置10的凈化能力已經大幅度衰減,因此判定凈化裝置10的凈化能力失效,實現了通過瞬時凈化率和對應的預設瞬時凈化率對凈化裝置10的凈化能力直接進行判定,判定凈化能力失效的準確率高,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地,由于是綜合多個濃度點的差異后進行判斷,使得凈化裝置10判定凈化能力失效的準確率更高,提升了用戶的使用滿意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