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壓鑄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自動化噴霧取件機。
背景技術:
目前,現階段各行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生產企業,為了克服生產能力和經濟效益大大受制于勞動人成本大幅上升所帶來的危機,提升產品的品質,滿足人們對越來越高的產品品質要求,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工人的勞動強度,實現生產設備的自動化是非常必要的。為此,壓鑄領域的業者急需一種可對壓鑄機自動進行噴氣、噴霧機取件操作的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的自動化噴霧取件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自動化噴霧取件機,包括多路控制噴霧模組、夾持構件和機械手;所述的多路控制噴霧模組通過連接桿固定安裝在機械手的自由端,夾持構件固定安裝在機械手的自由端且夾持構件位于多路控制噴霧模組的一側。
所述的夾持構件包括夾持體、雙軸氣缸、上夾塊、下夾塊;所述的夾持體固定在連接桿上,雙軸氣缸缸體固定安裝在夾持體上,上夾塊固定安裝在雙軸氣缸的活塞桿桿端,下夾塊固定安裝在夾持體上且與上夾塊相對。
所述的多路控制噴霧模組由水氣分配塊和多個噴霧模塊組成;所述的水氣分配塊的一端通過連接板與連接桿外端連接,多個噴霧模塊分別固定安裝在水氣分配塊的各個側壁上且與水氣分配塊內的水路和氣路連通。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電磁閥組,電磁閥組安裝在機械手的底座上且設置在通往多路控制噴霧模組的氣路和水路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多路控制噴霧模組由電磁閥組分別控制,各個噴霧模塊上的噴頭可獨立控制,亦可實現全面控制,可根據需要控制各個噴頭的噴霧、噴氣操作,而且噴霧模塊前面兩個噴頭還帶有一定角度,可噴產品不同角度的位置,特適合噴霧難度大、質量要求高的壓鑄產品的模溫控制;
2、由于本實用新型具有多路控制噴霧模組和夾持構件,可取件和達到取件噴霧一體化;
3、本實用新型機器人更具多維空間調整能力,適應更大的,更靈活的工作空間;
4、本實用新型機器手各軸的速度根據生產工藝伺服可調,各軸在程式的作用下按設定的軌跡自由運動。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多路控制噴霧模組與夾持構件的軸測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多路控制噴霧模組與夾持構件的正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多路控制噴霧模組與夾持構件的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電磁閥組安裝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噴霧模塊的后向軸測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噴霧模塊的正向軸測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安裝在壓鑄機上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自動化噴霧取件機,包括多路控制噴霧模組1、夾持構件2、機械手3、連接桿4、連接板5、電磁閥組6。
所述的多路控制噴霧模組1(如圖6、圖7所示)通過連接桿4固定安裝在機械手3的自由端,夾持構件2固定安裝在機械手3的自由端且夾持構件2位于多路控制噴霧模組1的一側。
所述的夾持構件2包括夾持體21、雙軸氣缸22、上夾塊23、下夾塊24。所述的夾持體21固定在連接桿4上,雙軸氣缸22缸體固定安裝在夾持體21上,上夾塊23固定安裝在雙軸氣缸22的活塞桿桿端,下夾塊24固定安裝在夾持體21上且與上夾塊23相對。
所述的多路控制噴霧模組1由水氣分配塊11和十個噴霧模塊12組成。所述的水氣分配塊12的一端通過連接板5與連接桿4外端連接,水氣分配塊12的前端具有兩個相對而設的傾斜面121、122,在該兩個傾斜面121、122上分別安裝一個噴霧模塊12,其它八個噴霧模塊12分別對稱安裝在水氣分配塊11頂面和底面。十個噴霧模塊12分別與水氣分配塊11內的水路和氣路連通。
所述的電磁閥組6安裝在機械手3的底座31上且設置在通往多路控制噴霧模組1的氣路和水路上。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所述的電磁閥組6在機械手3的程式的作用下多路控制噴霧模組1的工作,在夾持構件2的雙軸氣缸22的作用下在壓鑄機10進行取件(如圖8所示),在6軸機械手3聯接下實現高速點位聯動運動。
本實用新型的電氣系統:6軸機器人(機械手3)系統同自制多路控制噴霧器系統通過機器人本身的IO輸出點來通訊控制相關的噴霧電磁閥工作,可控制多路噴霧控制器的運動軌跡;系統擴展性強,參數配置簡單,易于維護。系統界面簡潔大方,提供豐富的顯示及監控信息,機器人語言指令系統簡單易學,能滿足絕大部分工業需求
本實用新型機器人(機械手3)工作原理:
各伺服軸在機器人(機械手3)控制系統和多路控制噴霧器閥組的控制下,通過示教器利用空間直線插補運動,空間圓弧插補等功能進行人工編程,機器人(機械手3)在已編制的程式下實現高速點位聯動直線及曲線運動。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