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粘膠纖維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自動化濾機系統。
背景技術:
在粘膠的生產過程中,粘膠過濾系統主要采用自動化濾機,但是現有的自動化濾機的濾材為金屬纖維燒結氈,使用成本極高,為了減少消耗,降低成本,延長濾網使用壽命是粘膠生產產家的一個重要課題。
目前,在粘膠生產過程中,金屬纖維燒氈結市場價格約為2000-3000元/張,使用壽命一般在2-3月,按10萬噸/年粘膠纖維生產線計算,每年約消耗金屬纖維燒氈1500張,成本約300-450萬元/年。目前多數廠使用的金屬纖維燒氈在達到壽命后均直接報廢,也有少部分廠家嘗試采用清洗的方式延長金屬纖維燒氈結使用壽命,以達到降低濾材消耗成本的目的,但清洗后效果不明顯。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現在特別提出一種粘膠過濾中能在線清洗自動化濾機濾材的自動化濾機系統,其具體技術方案為:
自動化濾機系統包括自動化濾機和與之連通的堿液池,所述自動化濾機包括有機殼,所述機殼內設置有空心軸,空心軸的一端和中部設置有活塞,中部的活塞通過傳動螺母與傳動軸相連,所述傳動軸通過扭矩限制器與減速器相連,所述減速器連接有電機;所述機殼內從外至內依次還設置有護網、濾網和濾鼓。
進膠口設置在機殼的端面,出膠口設置在機殼的上部,反洗廢膠出膠口設置在機殼的端面。
所述進膠口的外部連接有管道,管道上設置有用于控制濾機進膠口打開和關閉的P1閥,管道上還設置有P1壓力表和P1壓力變送器。
所述出膠口的外部連接有管道,管道上設置有控制濾機的出膠口打開和關閉的P2閥,管道上還設置有P2壓力表、P2壓力變送器和P2自動閥。
所述反洗廢膠出膠口的外部連接有管道,管道上設置有控制濾機的反洗廢膠出膠口打開和關閉的P3閥,在P3閥一側的管道上設置有P3自動閥,所述管道上還連接有排膠管道,排膠管道上設置有P3排膠閥。
所述機殼底部設置有P2排膠閥。
所述機殼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前端蓋和后端蓋,所述前端蓋和后端蓋上均設置有接近開關,接近開關連接有極限燈。
所述堿液池的出口與自動化濾機的進膠口通過管道連接,管道上設置有控制堿液進口打開和關閉的V1閥,所述堿液進口與堿液池的出口連通。
所述堿液池的入口與自動化濾機之間設置有管道,管道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除鹽水出口打開和關閉的V2閥,所述除鹽水出口與堿液池的入口連通。
所述堿液池的入口與自動化濾機的反洗廢膠出膠口通過管道連接,管道上設置有控制堿液出口打開和關閉的閥門的V3閥,所述堿液出口與堿液池的入口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本系統可以不用將濾網從濾機上拆下來清洗,避免出現濾網等被人為損壞的情況,將濾網等濾材直接在機器內清洗,不用拆下來清洗,即實現了濾材的在線清洗。每隔30天清洗一次,可延長濾網使用壽命約三分之一,經過堿液的反復循環沖洗能清洗掉濾網上小于0.1mm細小纖維、半纖維素、小于15um的固體雜質,通過反復實驗,以上方法在線清洗濾網有很好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化濾機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自動化濾機1,堿液池2,機殼3,空心軸4,活塞5,傳動螺母6,傳動軸7,扭矩限制器8,減速器9,電機10,護網11,濾網12,濾鼓13,進膠口14,出膠口15,反洗廢膠出膠口16,P1閥17,P1壓力表18,P1壓力變送器19,P2閥20, P2壓力表21,P2壓力變送器22,P2自動閥23,P3閥24,P3自動閥25,排膠管道26,P3排膠閥27,P2排膠閥28,前端蓋29,后端蓋30,接近開關31,極限燈32,V1閥33,堿液進口34,V2閥35,除鹽水出口36,V3閥37,堿液出口38,P1室39,P2室40,P3室41。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自動化濾系統包括自動化濾機1和與之連通的堿液池2,所述自動化濾機1包括有機殼3,所述機殼3內設置有空心軸4,空心軸4的一端和中部設置有活塞5,中部的活塞5通過傳動螺母6與傳動軸7相連,所述傳動軸7通過扭矩限制器8與減速器9相連,所述減速器9連接有電機10;所述機殼3內從外至內依次還設置有護網11、濾網12和濾鼓13。
實施例2
一種自動化濾系統包括自動化濾機1和與之連通的堿液池2,所述自動化濾機1包括有機殼3,所述機殼3內設置有空心軸4,空心軸4的一端和中部設置有活塞5,中部的活塞5通過傳動螺母6與傳動軸7相連,所述傳動軸7通過扭矩限制器8與減速器9相連,所述減速器9連接有電機10;所述機殼3內從外至內依次還設置有護網11、濾網12和濾鼓13。
進膠口14設置在機殼3的端面,出膠口15設置在機殼3的上部,反洗廢膠出膠口16設置在機殼3的端面。
所述進膠口14的外部連接有管道,管道上設置有用于控制濾機進膠口14打開和關閉的P1閥17,管道上還設置有P1壓力表18和P1壓力變送器19。
所述出膠口15的外部連接有管道,管道上設置有控制濾機的出膠口15打開和關閉的P2閥20,管道上還設置有P2壓力表21、P2壓力變送器22和P2自動閥23。
所述反洗廢膠出膠口16的外部連接有管道,管道上設置有控制濾機的反洗廢膠出膠口16打開和關閉的P3閥24,在P3閥24一側的管道上設置有P3自動閥25,所述管道上還連接有排膠管道26,排膠管道26上設置有P3排膠閥27。
所述機殼3底部設置有P2排膠閥28。
所述機殼3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前端蓋29和后端蓋30,所述前端蓋29和后端蓋30上均設置有接近開關31,接近開關31連接有極限燈32。
所述堿液池2的出口與自動化濾機1的進膠口14通過管道連接,管道上設置有控制堿液進口34打開和關閉的V1閥33,所述堿液進口34與堿液池2的出口連通。
所述堿液池2的入口與自動化濾機1之間設置有管道,管道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除鹽水出口36打開和關閉的V2閥35,所述除鹽水出口36與堿液池2的入口連通。
所述堿液池2的入口與自動化濾機1的反洗廢膠出膠口16通過管道連接,管道上設置有控制堿液出口38打開和關閉的閥門的V3閥37,所述堿液出口38與堿液池2的入口連通。
實施例3
一種自動化濾系統包括自動化濾機1和與之連通的堿液池2,所述自動化濾機1包括有機殼3,所述機殼3內設置有空心軸4,空心軸4的一端和中部設置有活塞5,中部的活塞5通過傳動螺母6與傳動軸7相連,所述傳動軸7通過扭矩限制器8與減速器9相連,所述減速器9連接有電機10;所述機殼3內從外至內依次還設置有護網11、濾網12和濾鼓13。
進膠口14設置在機殼3的端面,出膠口15設置在機殼3的上部,反洗廢膠出膠口16設置在機殼3的端面。
所述進膠口14的外部連接有管道,管道上設置有用于控制濾機進膠口14打開和關閉的P1閥17,管道上還設置有P1壓力表18和P1壓力變送器19。
所述出膠口15的外部連接有管道,管道上設置有控制濾機的出膠口15打開和關閉的P2閥20,管道上還設置有P2壓力表21、P2壓力變送器22和P2自動閥23。
所述反洗廢膠出膠口16的外部連接有管道,管道上設置有控制濾機的反洗廢膠出膠口16打開和關閉的P3閥24,在P3閥24一側的管道上設置有P3自動閥25,所述管道上還連接有排膠管道26,排膠管道26上設置有P3排膠閥27。
所述機殼3底部設置有P2排膠閥28。
所述機殼3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前端蓋29和后端蓋30,所述前端蓋29和后端蓋30上均設置有接近開關31,接近開關31連接有極限燈32。
所述堿液池2的出口與自動化濾機1的進膠口14通過管道連接,管道上設置有控制堿液進口34打開和關閉的V1閥33,所述堿液進口34與堿液池2的出口連通。
所述堿液池2的入口與自動化濾機1之間設置有管道,管道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除鹽水出口36打開和關閉的V2閥35,所述除鹽水出口36與堿液池2的入口連通。
所述堿液池2的入口與自動化濾機1的反洗廢膠出膠口16通過管道連接,管道上設置有控制堿液出口38打開和關閉的閥門的V3閥37,所述堿液出口38與堿液池2的入口連通。
本系統可以不用將濾網12從濾機上拆下來清洗,避免出現濾網12等被人為損壞的情況,將濾網12等濾材直接在機器內清洗,不用拆下來清洗,即實現了濾材的在線清洗。
每隔30天清洗一次,可延長濾網12使用壽命約三分之一,經過堿液的反復循環沖洗能清洗掉濾網12上小于0.1mm細小纖維、半纖維素、小于15um的固體雜質,通過反復實驗,以上方法在線清洗濾網12有很好的效果。
一種在線清洗自動化濾機濾材的方法,
第1步:關閉P1閥17、P2閥20、P3閥24;
第2步:打開V1閥33,V2閥35,使堿液經儲罐-V1閥33-P1室39-濾網12-P2室40-V2閥35-儲罐-廢膠回收系統;用除鹽水將濾機內粘膠頂出。
自動化濾機1的濾鼓13以內為P1室39,護網11以外機殼3以內為P2室40,空心軸4為P3室41。
堿液為NaOH溶液,其濃度為 90g/L。
在第2步的循環清洗時,保持P1室39的壓力為4bar,時間至少為30分鐘。
第3步:關閉V2閥35,打開V3閥37,將堿液經V1閥33-P1室39-濾網12-P2室40-V3閥37-儲罐-廢膠回收系統;期間不斷反洗活塞5,并將第3步循環2小時。
第3步的溫度為60-70℃;P1室39和P2室40的壓力為4-5bar;
P1閥17為控制濾機的進膠口14打開和關閉的閥門;P2閥20為控制濾機的出膠口15打開和關閉的閥門;P3閥24為控制濾機的反洗廢膠出膠口16打開和關閉的閥門;V1閥33為控制堿液進口34打開和關閉的閥門;V2閥35為控制除鹽水出口36打開和關閉的閥門;V3閥37為控制堿液出口38打開和關閉的閥門。
堿液是用NaOH與除鹽水混合而成,其中除鹽水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