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污水處理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沉淀池。
背景技術:
1、在電子紗生產過程的拉絲工序中,需要將產生的污水經過多級沉淀池處理后再進行排放。污水中的雜質在經過多級沉淀池時,會在多級沉淀池底部不斷沉積;為了保證多級沉淀池的污水處理效果,需要對多級沉淀池底部的污泥進行定期進行清理。因多級沉淀池構造原因,污泥排放口較低,目前多級沉淀池底部污泥處理主要由人工打開排污閥門將污泥排放至地面后再進行清理,該清理過程持續時間較長,耗費人力較多,且清理期間污泥異味嚴重易造成清理人員不適。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沉淀池,可以實現對沉淀池污泥斗中的沉淀物進行自動清理,以保證沉淀池本體的使用效果,可以降低勞動強度、節約人力成本,并且改善生產現場的整潔度。
2、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沉淀池,包括:
3、沉淀池主體,用于對污水進行沉淀處理;
4、至少一個污泥斗,設置在所述沉淀池主體的底部,用于儲存所述沉淀池主體中的沉淀物;
5、抽吸機構,與所述污泥斗連接,用于抽吸所述沉淀物以及將所述沉淀物排出;
6、檢測器件,用于對經過沉淀處理后的液體的化學需氧量進行檢測;
7、控制機構,設置在所述沉淀池主體上,所述控制機構與所述抽吸機構和所述檢測器件均電連接。
8、本申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抽吸機構包括:
9、至少一個軸流泵,所述軸流泵的第一端通過連接管道與所述污泥斗連通;
10、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的一端與所述軸流泵的第二端連通,所述排污管道的另一端用于排出所述沉淀物。
11、本申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排污管道包括依次連通的至少一個第一排污子管、至少一個第二排污子管和第三排污子管;
12、所述第一排污子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排污子管連通,所述第一排污子管的另一端與所述軸流泵的第二端連通;所述第一排污子管沿水平方向延伸;
13、所述第三排污子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污泥斗的上方,所述第三排污子管沿豎直方向延伸。
14、本申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連接管道包括:
15、至少一個第一連接子管,至少一個所述第一連接子管與至少一個所述污泥斗連通,所述第一連接子管沿水平方向延伸;
16、第二連接子管,所述第二連接子管與所述第一連接子管連通,所述第二連接子管沿水平方向延伸且與所述第一連接子管相垂直;
17、至少一個第三連接子管,至少一個所述第三連接子管與至少一個所述軸流泵的第一端連通,所述第三連接子管沿水平方向延伸且與所述第二連接子管相垂直。
18、本申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控制機構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抽吸機構和所述檢測器件均電連接。
19、本申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控制機構還包括時控開關,所述時控開關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
20、本申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控制機構還包括信號指示燈,所述信號指示燈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
21、本申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控制機構包括顯示屏,所述顯示屏用于對所述抽吸機構的運行頻率進行顯示。
22、本申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沉淀池主體的頂端設置有污水進水管。
23、本申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沉淀池主體的側壁設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入口端位于所述污泥斗的上方,所述檢測器件靠近所述排液管設置。
24、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請通過沉淀池主體對污水進行沉淀處理,通過污泥斗對沉淀處理的沉淀物進行儲存,通過檢測器件對經過沉淀處理的液體的化學需氧量進行檢測,以獲取沉淀池本體對污水的沉淀處理信息;控制機構根據檢測器件檢測的信息控制抽吸機構的啟動或者關閉,以實現對污泥斗中的沉淀物進行自動抽吸,從而保證沉淀池本體的使用效果,可以降低勞動強度、節約人力成本,并且改善生產現場的整潔度。
25、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請。
1.一種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機構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包括依次連通的至少一個第一排污子管、至少一個第二排污子管和第三排污子管;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道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機構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抽吸機構和所述檢測器件均電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機構還包括時控開關,所述時控開關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機構還包括信號指示燈,所述信號指示燈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機構包括顯示屏,所述顯示屏用于對所述抽吸機構的運行頻率進行顯示。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主體的頂端設置有污水進水管。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主體的側壁設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入口端位于所述污泥斗的上方,所述檢測器件靠近所述排液管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