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模型發動機起動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型發動機起動器,用于起動模型發動機以驅動一輛模型汽車。
背景技術:
在日本實用新型登記No.3093337公開的常規模型發動機起動器中,套筒(轂)形成有一個切口,該切口具有一個銷致動引導面以致動裝在起動器軸上的銷,以至將所述起動器軸移動而使裝配在模型發動機曲軸上的連接構件(連接銷)與形成在連接平板(驅動部分)內的嚙合凹陷嚙合,以便起動模型發動機。
當模型發動機起動時,連接構件從推動連接構件傾斜面的嚙合凹陷的倒角部分與嚙合凹陷脫離,以至將起動器軸恢復到原始位置。
在所述模型發動機的起動器中,所述套筒設有切口,該切口具有僅用來將銷推出的引導面。因此,有必要利用倒角部分和連接平板的傾斜面用來將起動器軸恢復(移動)到原始位置。
然而,將連接平板內的嚙合凹陷倒角在其中以形成一個傾斜面非常困難,以至成本上升。
另外,還需要設置一個機構(鋼球,螺旋彈簧,裝配螺釘或裝配孔腔)以設定起動器軸的初始位置用來將起動器軸恢復到初始位置。
然而,這樣的結構需要一個穿過起動器軸形成的容納孔腔,這能夠降低其強度。另外,因為直到施加預定負荷,一直阻止旋轉軸旋轉的偏壓裝置才起作用,所以存在起動器軸與套筒的同時旋轉的可能性,使得模型發動機的不可能起動。
另外,連接構件引起起動器軸與曲軸一起旋轉一段時間,產生了模型發動機的動力損失。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模型發動機起動器,該起動器包含旋轉驅動機構,所述旋轉驅動機構能夠旋轉的旋轉體;設有傾斜引導凹槽的轂,傾斜引導凹槽以與其軸線成預定角度傾斜;可旋轉地插入所述轂的起動器軸;裝在起動器軸并且能夠以轂的軸線方向沿限定傾斜引導凹槽的前引導面和后引導面移動的銷;和設置在所述起動器軸前端并能夠與設在模型發動機曲軸中的連接銷嚙合和脫離的執行器。
所述模型發動機起動器其特征還在于,遠離所述連接銷的傾斜引導凹槽的后引導面具有一個與其軸線成預定角度傾斜的傾斜后引導面和一個與所述軸線平行繼續到所述傾斜引導面的連接銷一側的平行面。
所述模型發動機起動器其特征還在于,所述起動器軸還形成有D形切口;與包括所述起動器軸的D形切口的圓周面可滑動地接觸的球;偏壓裝置,該偏壓裝置用來將球推向包括所述起動器軸的D形切口的圓周面,以防止當沒有阻力給予所述驅動部分時,所述轂與所述起動器軸一起旋轉。
所述模型發動機起動器其特征還在于,所述驅動部分以臂的形式設置。
所述模型發動機起動器其特征還在于,所述旋轉驅動機構由旋轉所述旋轉體的起動器繩和復位彈簧構成,當所述起動器繩拉出時,所述復位彈簧具有儲存的推力,以便將所述起動器繩重繞到所述旋轉構件的圓周面。
所述模型發動機起動器其特征還在于,所述旋轉驅動裝置由馬達和將旋轉力傳動到所述旋轉構件的傳動機構構成。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模型發動機起動器的一個實施例的分解透視圖;圖2是轂、起動器軸、銷和球的放大透視圖;圖3是圖1中示出的裝配到模型發動機的各部分的另一幅橫剖視圖;圖4是圖1中示出的裝配到模型發動機的各部分的橫剖視圖;和圖5根據本發明的模型發動機起動器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分解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模型發動機起動器的一個實施例的分解透視圖;圖2是轂、起動器軸、銷和球等的放大透視圖;和圖3和圖4顯示了圖1中示出的已組裝的各部件。
在此請注意,圖3顯示了其起動之前的模型發動機,而圖4則顯示了起動中的所述模型發動機。
圖1中,以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形式的用于起動模型發動機E的起動器S由以下構成外殼11;旋轉驅動機構31;以旋轉構件形式被所述旋轉驅動機構31旋轉的滑輪41;形成有與其軸線成預定角度軸向地傾斜的傾斜引導凹槽53的轂51;穿過所述轂51可旋轉地延伸的起動器軸61;能夠在轂51內沿著限定所述傾斜引導凹槽53的前引導面54和后引導面55移動的銷71;能夠與設在模型發動機E的曲軸C中的連接銷P嚙合和脫離的執行器臂64;裝在外殼11中的螺釘孔22內以與起動器軸61的包括切口部分62的圓周面滑動地接觸的球81;偏壓裝置,該偏壓裝置防止當執行器臂64未遇阻力時轂51與起動器軸61一起旋轉,和O形圓環91。
所述外殼11還由以下構成前外殼部分12;與前外殼部分設置成相對關系的后外殼部分23;連接管29;將所述后外殼部分23固定到所述前外殼部分12的緊固螺釘30。
所述前外殼部分12還由以下構成前碗形構件13;與所述前碗形構件13一體地形成且沿其切向延伸的前半圓形圓筒部分17;與所述前半圓形圓筒構件17一體地形成的小直徑前半圓形圓筒部分18;和與所述前碗形構件13同軸地形成的圓筒部分19。
所述前碗形構件13形成有圓形截面的延伸到所述圓筒部分19的孔腔14,用來將外殼11裝到模型發動機E的裝配孔15和將后外殼部分23固定到前碗形構件13的螺釘孔16。
如圖3和圖4中所示,所述圓筒部分19還形成有圓筒凹陷20,該凹陷20與形成在所述前碗形構件另一側上的所述圓形孔腔14同軸,圓周地延伸的O形圓環凹槽21和從所述O形圓環凹槽到圓形孔腔14連通的螺釘孔22。
其次,后外殼部分23由以下構成后碗形構件24,與所述前半圓形圓筒部分17相應沿切向延伸的后半圓形圓筒部分27,和與所述小直徑前半圓形圓筒部分18相應的后小直徑半圓形圓筒部分28。
盡管圖中未顯示,所述后碗形構件24在其內圓周面設有一個支座用于止動復位彈簧的外端34b,和一個裝配孔26,它與螺釘孔16一起將前碗形構件13固定到后碗形構件24。
連接管29的內徑等于所述小直徑前半圓形圓筒部分18與小直徑后半圓形圓筒部分28結合在一起的外徑,而其外徑等于前半圓形圓筒部分17與后半圓形圓筒部分27結合在一起的外徑。
其次,設有旋轉驅動機構31以旋轉設為旋轉構件的滑輪41。起動器繩32其一端裝到所述滑輪41上以旋轉它,而所述起動器繩32的另一端裝到夾具構件33上。所述滑輪41設有復位彈簧34,當起動器繩抽出,(復位彈簧34)儲存的推動力將所述起動器繩32繞著滑輪繞回。
然后,復位彈簧34設有內部棘爪34a以在其內部將內部嚙合部分43鎖住。另一方面,復位彈簧34設有外部支座34b以緊靠設在其外部的外部嚙合部分24上。
其次,以旋轉構件形式設置的滑輪41在其中心形成有一個裝配孔42以將轂51容納于其中,以至所述轂51不在其中旋轉。所述內部嚙合部分43設在所述裝配孔的后端以容納復位彈簧34的所述內部]棘爪34a。所述滑輪41在其周圍還形成有起動器繩凹槽44,在所述起動器繩凹槽的一部分設有起動器繩安裝部分45。
其次,所述轂51在中心設有孔腔52以可旋轉地容納起動器軸61,并在其圓周部分形成有傾斜引導凹槽53。
然后,所述傾斜引導凹槽有與其一軸線成預定角度傾斜的前引導面54(傾斜前引導面)和與所述軸線成預定角度傾斜的后引導面55。
所述后引導面55包括與所述軸線成預定角度傾斜的傾斜后引導面55a和與所述軸線平行延伸的平行表面,該平行表面繼續到所述傾斜后引導面55a,并與連接銷P成相對關系。
其次,起動器軸形成有縱向延伸的切口62,其后部形成有一個盲孔63用來容納銷71,同時執行器臂64向其前一體地形成。
然后,所述執行器臂形成有收縮部分64a以容納連接銷P。
其次,設置有偏壓裝置,該偏壓裝置由以下構成裝在外殼11中的螺釘孔22中的球81,將所述球81推向形成有D形切口62的起動器軸的圓周面的螺旋彈簧86,螺桿87,該螺桿87能夠擰到所述螺釘孔22中并調整螺旋彈簧的推力。
下面,將解釋起動器S的裝配方法。
首先,將與所述執行器臂64相反的起動器軸61的尖端從圓筒部分19插入前外殼部分12的插入孔14中。
接著,在螺桿87插入螺釘孔22之前,首先將球81然后螺旋彈簧86相繼插入螺釘孔22,以至球81和螺旋彈簧不會螺釘孔22中出來,同時調整球81相對于起動器軸的推力。
因此,在將球81和螺旋彈簧86裝入螺釘孔22并被擰到螺釘孔的螺桿87阻止的情況下,起動器軸61相對于前外殼部分12旋轉以將球81推入D形切口62,從而防止起動器軸62從前外殼部分12脫落。
其次,所述前外殼部分12的所述O形圓環凹槽21將O形圓環91容納于其中。
在這一狀態下,在所述前外殼部分12和模型發動機E之間的空隙被O形圓環91密封之前,將所述前外殼部分12的所述圓筒部分19插入發動機E。
通過四個裝配孔15將裝配螺釘(圖中未顯示)擰入模型發動機的螺釘孔15,將前外殼部分12固定到模型發動機E。
其次,將所述銷71,如圖2中所示,插入起動器軸61的裝配孔63,起動器軸61已經插入到圓筒部分19和前碗形構件13。其后,使起動器軸61的后端朝著面對傾斜引導凹槽53的開口并插入所述孔腔52,以至將銷71引導入傾斜引導凹槽53直到轂51緊靠前碗形構件13。
在這一狀態中,將轂51插入并裝到滑輪41的裝配孔42,且起動器繩纏繞到滑輪的起動器繩凹槽44,同時起動器繩32未纏繞的部分位于前半圓形圓筒部分17和小直徑前半圓形圓筒部分18中。
然后,利用預定的夾具,使復位彈簧34的內棘爪34a鎖住滑輪41的內嚙合部分44,而將復位彈簧的外支座34b推向緊靠設在后碗形構件24中的外嚙合部分。此時,后半圓形圓筒部分27與前半圓形圓筒部分17結合,同時后小直徑半圓形圓筒部分28與小直徑前半圓形部分18結合。
在這一狀態下,復位彈簧34儲存有推力以重繞起動器繩32。
其次,將兩個緊固螺釘30插入相應的兩個裝配孔26直到將緊固螺釘30的螺紋部分擰到前碗形構件13中的孔16,從而將后碗形構件23固定到前碗形構件12。
然后,將結合在一起的小直徑前半圓形圓筒部分18和后小直徑前圓筒部分28插入連接管29,以防止它們分開,因此完成如圖3中所示的起動器S組裝工作。
其次,將解釋模型發動機E的起動。
首先,圖3顯示了起動器繩32纏繞到滑輪41。當在這一狀態下將起動器繩32拉出,滑輪41旋轉使轂51依次旋轉,同時重繞起動器繩32的推力儲存在復位彈簧34中。
這樣,即使當轂51旋轉時,球81在螺旋彈簧86的推壓下防止起動器軸61與轂51一起旋轉。另外,傾斜后引導面55a壓緊銷71使之前進或移向模型發動機E的連接銷P一側。
然后,執行器臂64進入與曲軸C緊靠狀態,并與連接銷P嚙合。當連接銷P插入執行器臂64的凹陷64a時,銷71緊靠平行面55b以施加負荷到起動器軸61上,以至起動器軸61與滑輪41和轂51一起旋轉從而轉動曲軸C,因而起動模型發動機E。
請注意,一旦模型發動機起動,曲軸C的旋轉比轂51要快。換言之,轂51比曲軸C更慢的旋轉使前引導面(傾斜前引導面)54引導銷71,以至從遠離曲軸的方向推動起動器軸61移(后退)到原始的位置,使突出的執行器64脫離與連接銷P的嚙合。
因此,當在模型發動機E起動之后將起動器繩32拉出的力解除時,儲存在復位彈簧34里的推力將起動器繩32纏繞回滑輪41上,使模型發動機E處于備用位置(狀態)。
請注意,當起動模型發動機失敗引起儲存在復位彈簧34里的壓力將起動器繩32重繞到滑輪41上并且引起轂51以與起動模型發動機的相反方向旋轉,以至前引導面(傾斜前引導面)54引導銷71強制性地將起動器軸61移動(后退)離開曲軸C到原始位置,因此,使模型發動機處于備用位置(狀態)。
如上解釋了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設置前引導面(傾斜前引導面)54和后引導面用來引導裝在起動器軸61上的銷71,引起銷71沿前引導面54移動,以至執行器臂64與連接銷P的嚙合迅速釋放。
因此,在模型發動機E內沒有動力損失的可能性。
另外,后引導面55在傾斜凹槽53內遠離連接銷P的位置包括軸向地平行面55b,有助于旋轉驅動機構31的驅動動力可靠地傳動到模型發動機E的曲軸C上。
另外,在螺旋彈簧86的推力和螺釘87的幫助下,球81緊靠包括D形切口62的圓周面,防止轂51和起動器軸61在執行器無阻力的情況下一起旋轉。
因此,通過可靠地移動起動器軸61,使得模型發動機E可靠地起動。
另外,由旋轉滑輪41的起動器繩32和在拉長起動器繩32時存儲有將起動器繩32重繞回滑輪41的推力的復位彈簧34構成的旋轉驅動機構的結構確保復位彈簧34引起起動器繩纏繞到滑輪41的圓周面此時轂51以起動模型發動機的相反方向旋轉。
因此,與限定傾斜引導凹槽53的后引導面55的傾斜后引導面55a成相對關系的前引導面4將銷71恢復到原始位置,從而通過重新拉出起動器繩32可靠地起動模型發動機。
圖5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模型發動機起動器的分解透視圖。
參考圖5,起動模型發動機的起動器S由以下構成外殼111,旋轉驅動機構131;作為所述旋轉驅動機構131旋轉的旋轉體的齒輪141;能夠與所述齒輪141一起旋轉并形成有以與其軸線成預定角度傾斜的傾斜引導凹槽的轂51;可旋轉地穿過所述轂51插入的起動器軸61;裝配在所述起動器軸61上沿前引導面54和后引導面55在所述轂51軸線方向移動的銷71,前引導面54和后引導面55限定傾斜引導凹槽53;可分離地與設在曲軸C上的連接銷P嚙合起驅動構件作用的執行器臂64;裝在外殼111的螺釘孔122內的球81,球81滑動地接觸起動器軸61的包括形成在起動器軸61上的D形切口62的圓周面;將球81推向起動器軸61的圓周面以防止當沒有阻力施加在突出的執行器64上時轂51和起動器軸61一起旋轉的偏壓裝置(螺旋彈簧86和螺釘87);和O形圓環91。
請注意,因為除了旋轉驅動機構131和齒輪141外轂51到O形圓環91具有與圖1到圖4示出的相似的結構,故此省略(它們的)解釋。
另外,與前面實施例中的外殼23的構件起相同作用的外殼123的構件用外殼23中相應的標號表示,并且此處略去解釋。
所述外殼111由以下構成前平面外殼部分112,與前外殼部分112相應的后碗形構件123和將所述后碗形構件123固定到前外殼部分112上的緊固螺釘130。
然后,前外殼部分112設有圓筒部分(圖中未顯示)。
繼之,所述前外殼部分依次設有具有圓形橫截面的孔腔114,所述圓筒部分與孔腔114連通;用來將前外殼部分112裝配到模型發動機E上的裝配孔115;和具有用來將所述后碗形構件123固定到所述前外殼部分112的螺釘孔的凸臺116。
盡管圖中未顯示,所述圓筒部分在所述后碗形部分123的相反一側設有與孔腔114同軸的圓筒凹陷,圓周地延伸的O形圓環凹槽和從所述O形圓環凹槽連通到孔腔114的螺釘孔。
請注意,設有向所述螺釘孔后面裝到孔腔114的軸承117,以使軸承不能軸向地移動。將起動器軸61從孔腔114插入所述軸承117。
其次,后碗形部分123形成有與凸臺116中的所述螺釘孔相應的螺釘孔126。
其次,設有旋轉驅動機構131,它由裝配在前外殼部分112上的馬達132和通過減速將馬達132的旋轉動力傳動到齒輪141上的傳動機構133構成。
其次,作為旋轉構件的齒輪141設有裝配孔腔142,轂51插入其中以不使其旋轉。
因為起動器S的組裝和模型發動機的起動(操作)與前面的實施例相似,省略關于它的解釋。
在這個實施例中,獲得與前面實施例相似的效果。
盡管上述實施例顯示傾斜引導凹槽的一端(前端)開口,所述傾斜引導凹槽也可以在它的端關閉。在這種情況下,銷71可以從傾斜引導凹槽插入裝配孔63。
另外,盡管為了強度將執行器臂64一體地形成到起動器軸61上,如果達到了強度要求也可以將一個分開的執行器臂裝配到起動器軸61上。
因為本發明中的轂設有前引導面和后引導面以引導裝配到起動器軸上的銷,模型發動機的起動引起銷沿前引導面移動,以至驅動部分和連接銷很快地脫開。
因此,在模型發動機內沒有動力損失的時間。
另外,在傾斜引導凹槽中的遠離連接銷的后引導面的平行于軸線設置平行面使得能夠將旋轉驅動機構的驅動動力可靠地傳動到模型發動機的曲軸。
另外,偏壓裝置的推壓將球壓向起動器軸的包括D形切口的圓周面,球引起執行器臂與設置在模型發動機曲軸內的連接銷嚙合,直到驅動動力傳動到模型發動機曲軸,換言之,當沒有阻力施加到執行器防止轂和起動器軸一起旋轉時。
因此,將起動器軸可靠地移動以可靠地起動模型發動機。
另外,旋轉驅動構件由旋轉旋轉構件的起動器繩和當起動器繩拉出時將起動器繩重繞回旋轉構件的圓周面的復位彈簧構成。當拉出起動器繩以起動模型發動機的嘗試不成功時,解除拉出起動器繩的力,因此所述復位彈簧引起起動器繩重繞回到圓周面,此時轂以起動模型發動機相反的方向旋轉。
因此,與后引導面中的限定傾斜引導凹槽的傾斜后引導面相對的前引導面使銷回到原始位置。結果,再次拉動起動器繩起動模型發動機。
權利要求
1.一種模型發動機起動器,包含旋轉驅動機構;旋轉體,適合于由所述旋轉驅動機構帶動而旋轉;轂,該轂形成有與其軸線成預定角度傾斜的傾斜引導凹槽;起動器軸,該起動器軸設有孔腔以可旋轉地將所述轂容納于其中;銷,該銷適于在轂的軸線方向、沿限定所述傾斜引導凹槽的前引導面和后引導面移動;和執行器,該執行器與設在模型發動機曲軸上的連接銷嚙合和脫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發動機起動器,其中,遠離所述連接銷的傾斜引導凹槽的所述后引導面具有一個與其軸線成預定角度傾斜的傾斜后引導面和一個與所述軸線平行延伸到所述傾斜引導面的連接銷一側的平行面。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型發動機起動器,其中,所述起動器軸形成有D形切口;球,與包含所述起動器軸的所述D形切口的圓周面可滑動地接觸;偏壓裝置,用來當沒有給與所述驅動部分阻力時,將球推向包含所述起動器軸的所述D形切口的圓周面,以防止所述轂與起動器軸一起旋轉。
4.如權利要求1到3之一所述的模型發動機起動器,其中,所述執行器以臂的形式設置。
5.如權利要求1到4之一所述的模型發動機起動器,其中,所述旋轉驅動機構由旋轉所述旋轉體的起動器繩和復位彈簧構成,當所述起動器繩拉出時,所述復位彈簧具有儲存的推力以便將所述起動器繩重繞到所述旋轉構件的圓周面上。
6.如權利要求1到4之一所述的模型發動機起動器,其中,所述旋轉驅動裝置由馬達和將旋轉力傳動到所述旋轉構件的傳動機構構成。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模型發動機起動器,當模型發動機起動時,它能夠快速地解除執行器與連接銷的嚙合。所述模型發動機起動器由以下構成旋轉驅動機構31;能夠由旋轉驅動機構旋轉的滑輪41;設有傾斜引導凹槽53的轂51,傾斜引導凹槽53以與其軸線成預定角度傾斜;可旋轉地插入所述轂51的起動器軸61;裝在起動器軸并且能夠以轂51的軸線方向沿限定傾斜引導凹槽53的前引導面54和后引導面55移動的銷71;和能夠與設在模型發動機E的曲軸C的連接銷P嚙合和脫離的執行器64。
文檔編號F02N15/02GK1673518SQ20041005563
公開日2005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04年3月26日
發明者大槻直彥 申請人:京商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