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鍍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電鍍廢氣余熱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電鍍就是利用電解原理在某些金屬表面上鍍上一薄層其它金屬或合金的過程,是利用電解作用使金屬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著一層金屬膜從而起到防止金屬氧化(如銹蝕),提高耐磨性、導電性、反光性、抗腐蝕性(硫酸銅等)及增進美觀等作用。電鍍廢氣的溫度一般在60℃,這部分熱量具有回收價值,但現今這份熱量基本上是直接讓他浪費在空氣中。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利用電鍍廢氣的電鍍廢氣余熱回收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鍍廢氣余熱回收裝置,包括殼體和管件,所述殼體包括吸附腔室和流通腔室,所述吸附腔室和流通腔室連通,所述吸附腔室內設有排風扇,所述流通腔室與管件連通,所述管件上設有保溫裝置,管件保溫裝置之間設有連接管,所述保溫裝置包括呈條狀的保溫袋,所述保溫袋上設有一端與保溫袋連通的第一導管,所述第一導管另一端連接有蓄水池。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殼體包括吸附腔室和流通腔室,吸附腔室和流通腔室連通,所述吸附腔室內設有排風扇,利用排風扇進行將電解池內的電鍍氣體排入流通腔室內,并且通過流通腔室與管件連通,氣體從管件通過,以及在管件上設有保溫裝置,保溫裝置包括 呈條狀的保溫袋,通過保溫袋的設置,可以將保溫袋圍在電解池外圍,對電解池起到了良好的保溫效果,利用廢棄通過保溫袋內進行加溫,從而減少電解池內的溫度,從而保證了工作效率,減少了預加熱的電資源使用,以及在保溫袋上設有一端與保溫袋連通的第一導管,第一導管另一端連接有蓄水池,通過電解廢氣在保溫袋內進行循環,從而冷凝成液態水進行二次使用,可以將蓄水池內的水進行當做冷卻使用,從而充分的利用電解廢氣。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保溫袋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間通過隔離條,所述第一腔室與第一導管連接,所述第二腔室上設有進水口,第二腔室底部設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連接有第二導管。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保溫袋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間通過隔離條,通過將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隔開,第一腔室與第一導管連接,使得在第一腔室內的電解廢氣能夠起到雙向加溫作用,通過第二腔室上設有進水口,第二腔室底部設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連接有第二導管,抗壓在第二腔室內填充水,白天在工作的時候,通過電解廢氣進行加溫,保證第二腔室內的水的溫度,之后,可以將水從出水口流出,進行直接使用,減少了平時使用的熱水加溫時間和電量,從而保充分的利用電解廢氣。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管件外設有加熱管,所述加熱管均距環繞于管件外。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管件外設有加熱管,所述加熱管均距環繞于管件外,可以利用加熱管外管件外進行加熱,保證管件溫度一定減少電解廢氣提前冷凝成水,從而保證產品電解廢氣的充分利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保溫袋一端設有圓環扣,所述保溫袋另一端設有勾住圓環扣的倒勾。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保溫袋一端設有圓環扣,所述保溫袋另一端設有勾住圓環扣的倒勾,便于在使用的時候,進行勾住,保證包裹在電解池的時候能夠固定更牢固,使得保溫效果更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保溫條內部結構圖。
圖中附圖標記:101、吸附腔室;102、流通腔室;103、排風扇;201、管件;202、加熱管;301、連接管;401、保溫條;402、圓環扣;403、倒勾;404、第一腔室;405、第二腔室;4051、進水口;4052、出水口;4053、第二導管;501、第一導管;601、蓄水池。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2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電鍍廢氣余熱回收裝置,包括殼體和管件201,所述殼體包括吸附腔室101和流通腔室102,所述吸附腔室101和流通腔室102連通,所述吸附腔室101內設有排風扇103,所述流通腔室102與管件201連通,所述管件201上設有保溫裝置,管件201與保溫裝置之間設有連接管301,所述保溫裝置包括呈條狀的保溫袋401,所述保溫袋401上設有一端與保溫袋401連通的第一導管501,所述第一導管501另一端連接有蓄水池601。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殼體包括吸附腔室101和流通腔室102,吸附腔室101和流通腔室102連通,所述吸附腔室101內設有排風扇103,利用排風扇103進行將電解池內的電鍍氣體排入流通腔室102內,并且通過流通腔室102與管件201連通,氣體從管件201通過,以及在管件201上設有保溫裝置,保溫裝置包括呈條狀的保溫袋401,通過保溫袋401的設置,可以將保溫袋401圍在電解池外圍,對電解池起到了良好的保溫效果,利用廢棄通過保溫袋401內進行加溫,從而減少電解池內的溫度,從而保證了工作效率,減少了預加熱的電資源使用,以及在保溫袋401上設有一端與保溫袋401連通的第一導管501,第一導管501另一端連接有蓄水池601,通過電解廢氣在保溫袋401內進行循環,從而冷凝成液態水進行二次使用,可以將蓄水池601內的水進行當做冷卻使用,從而充分的利用電解廢氣。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保溫袋401包括第一腔室404和第二腔室405,所述第一腔室404和第二腔室405之間通過隔離條,所述第一腔室404與第一導管501連接,所述第二腔室405上設有進 水口4051,第二腔室405底部設有出水口4052,所述出水口4052上連接有第二導管4053。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保溫袋401包括第一腔室404和第二腔室405,所述第一腔室404和第二腔室405之間通過隔離條,通過將第一腔室404和第二腔室405的隔開,第一腔室404與第一導管501連接,使得在第一腔室404內的電解廢氣能夠起到雙向加溫作用,通過第二腔室405上設有進水口4051,第二腔室405底部設有出水口4052,所述出水口4052上連接有第二導管4053,抗壓在第二腔室405內填充水,白天在工作的時候,通過電解廢氣進行加溫,保證第二腔室405內的水的溫度,之后,可以將水從出水口4052流出,進行直接使用,減少了平時使用的熱水加溫時間和電量,從而保充分的利用電解廢氣。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管件201外設有加熱管202,所述加熱管202均距環繞于管件201外。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管件201外設有加熱管202,所述加熱管202均距環繞于管件201外,可以利用加熱管202外管件201外進行加熱,保證管件201溫度一定減少電解廢氣提前冷凝成水,從而保證產品電解廢氣的充分利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保溫袋401一端設有圓環扣402,所述保溫袋401另一端設有勾住圓環扣402的倒勾403。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保溫袋401一端設有圓環扣402,所述保溫袋401另一端設有勾住圓環扣402的倒勾403,便于在使用的時候,進行勾住,保證包裹在電解池的時候能夠固定更牢固,使得保溫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通常的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