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能源化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壓縮機。
背景技術:
在能源化工領域中,常會使用到壓縮機對氣體等進行壓縮。通常情況下,壓縮機出口管道水平安裝于壓縮機的側部。壓縮機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熱量,為了保證壓縮機設備本身的運行性能和壽命,壓縮機內部需要設潤滑油系統。
然而,在壓縮機運行產生熱量過程中,潤滑油會吸收熱量形成油霧,造成液體的潤滑油不斷減少,并且油霧會隨壓縮介質的流動從壓縮機出口排出。由于溫度的緩慢下降,油霧流到出口管后會凝結成液體,并存結在管路的低點,以水平圓管為例,凝結的液體油質會留存在圓管的圓形底部,無法回到壓縮機系統,造成潤滑油不斷的損失,壓縮機需要頻繁的加注潤滑油。一方面使壓縮機的運行成本大大提高,另一方面這種油氣會污染后續工序設備內裝填的輔料。
綜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種減少潤滑油損失的壓縮機,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壓縮機,該壓縮機的潤滑油損耗較少,運行成本較低。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壓縮機,包括壓縮機本體和設于所述壓縮機本體的出口的出口管,所述出口管由所述出口向上方延伸,用于使所述出口管上凝結的潤滑油回流到所述壓縮機本體內;所述出口管為具有彎折部的彎折管,所述出口管設置在所述壓縮機本體的側部;所述出口管的底部設有用于使所述潤滑油流入潤滑油放置位置的導流裝置;且所述出口管上設有用于降低所述出口管溫度或 所述出口管內部氣體溫度的制冷裝置。
優選的,所述出口管為螺旋管,所述螺旋管向所述壓縮機本體上方螺旋延伸。
優選的,所述出口管設置在所述壓縮機本體的上側面。
優選的,所述出口管的長度大于等于0.8米。
優選的,所述出口管的長度等于1米。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縮機將出口管設置為由出口向上方延伸,可以使壓縮機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油霧在通過出口管時,凝結成液體的部分潤滑油流回壓縮機中,從而達到減少潤滑油損失、減少潤滑油加注次數的目的,并能夠降低潤滑油污染輔料的風險。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壓縮機的具體實施例一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壓縮機的具體實施例二的示意圖。
上圖1-2中:
1為壓縮機本體、2為出口管、3為入口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壓縮機,該壓縮機的潤滑油損耗較少,運行成本較低。
請參考圖1和圖2,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壓縮機的具體實施例一的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壓縮機的具體實施例二的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壓縮機,包括壓縮機本體1和設于壓縮機本體1的出口的出口管2,出口管2由出口向上方延伸,用于使出口管2上凝結的潤滑油回流到壓縮機本體1內。
需要提到的是,上述出口管2由出口向上方延伸指的是出口管2具有向上延伸的趨勢,出口管2可以豎直向上,也可以與豎直方向具有一定角度,但在延伸方向始終具有向上的趨勢,并保證出口管2上的每一段都高于出口位置。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壓縮機上,將出口管2設置為由出口向上方延伸,可以使壓縮機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油霧在通過出口管2時,凝結成液體的部分潤滑油流回壓縮機中,從而達到減少潤滑油損失、減少潤滑油加注次數的目的,并能夠降低潤滑油污染輔料的風險。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之上,出口管2可以具體設定為直管,且直管與豎直方向之間設有固定角度。也就是說,該直管可以傾斜設置在出口處,但仍保證出口管2上的每一段都高于出口位置。
本實施例中采用斜置的出口管2有益于油霧在向上導出時,與溫度較低的出口管2管壁接觸,進而凝結成液體的潤滑油。
在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出口管2還可以為具有彎折部的彎折管。需要提到的是,上述彎折管雖然設有彎折結構,但管體仍為向上延伸的。本實施例所提供的彎折管應具有由出口位置始終向上延伸的結構,在彎折管中,油霧更有益于與管壁接觸并凝結。
在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出口管2為螺旋管,螺旋管向壓縮機本體1上方螺旋延伸。
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出口管2為豎直向上設置的直管。出口管2沿豎直方向向上延伸,更有益于氣流的通過,且不會對油霧的凝結造成影響。
在上述任意一個實施例的基礎之上,出口管2的底部設有用于使潤滑油流入潤滑油放置位置的導流裝置。由上述實施例可以知道,油霧凝結后會順 著出口管2流回出口處,為了使凝結后的潤滑油更順利流回潤滑油放置位置,可以在出口處設置導流裝置,提升潤滑油回流的順暢性。
在上述任意一個實施例的基礎之上,出口管2可轉動并可固定地設置在出口。出口管2可以通過鉸接或卡接等方式可轉動的設置在上述出口位置,以保證使用過程中對于出口管2的角度可調性,另外,在出口處還應當設置固定裝置,用于將出口管2的角度進行固定。
在上述任意一個實施例的基礎之上,可以在出口管2上設置制冷裝置,用于對出口管2的溫度進行控制,當出口管2的溫度越低時,出口管2內的油霧凝結效果越好,能夠使得油霧更快的凝結。通過設置制冷裝置,可以一定程度的縮短出口管2的長度,以節省材料。
在上述任意一個實施例的基礎之上,出口管2設置在壓縮機本體1的側部。除出口管2豎直向上延伸的實施例以外,上述各種結構和形狀的出口管2均可以適用于設置在壓縮機本體1的側部,且均能夠保證潤滑油的凝結效果。
另外,在上述任意一個實施例的基礎之上,出口管2設置在壓縮機本體1的上側面。包括出口管2豎直向上延伸的實施例,上述各種結構和形狀的出口管2均可以適用于設置在壓縮機本體1的上側面,可見將出口管2設置在壓縮機本體1的上側面的適應性更好。
為了保證油霧充分冷卻和凝結,應當盡量將出口管2的長度加長,在上述任意一個實施例的基礎之上,出口管2的長度可以設置為大于等于0.8米。
進一步地,出口管2的長度等于1米。將出口管2長度設定為1米可以有效地加長油霧的冷卻時間,并保證油霧凝結效果。
需要提到的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壓縮機本體1上還設置有入口管3,入口管3的設置位置可以參考現有技術。
除了上述實施例所提供的壓縮機的主要結構,該壓縮機的其他各部分的結構請參考現有技術,本文不再贅述。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壓縮機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 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