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流體旁路套筒的變速器液壓控制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液壓泵和閥體組件,更特別地,涉及具有用于調節多個致動器的流體流的多個閥、孔和通道的變速器液壓泵和閥體組件。
背景技術:
這一部分的內容僅僅是提供與本公開相關的背景技術,且可以構成或不構成現有技術。典型的自動變速器包括液壓控制系統,除其它功能之外,液壓控制系統用于致動多個扭矩傳遞裝置。這些扭矩傳遞裝置可為例如摩擦離合器和制動器。傳統的液壓控制系統通常包括向多個閥和閥體內的螺線管提供增壓流體(例如油)的主泵。主泵由機動車輛的發動機或電機驅動。輔助泵也可由第二原動機(例如電機)提供動力,以在原動機關閉從而主泵關閉時(例如停止-起動發動機控制策略期間)提供流體流。供給有液壓流體的閥和螺線管可操作,以引導增壓液壓流體通過液壓流體回路至變速器中的多個扭矩傳遞裝置。輸送至扭矩傳遞裝置的增壓液壓流體用于接合或分離該裝置,以獲得從發動機到變速器輸出構件的扭矩通路。可能需要一些增壓流體系統來操作使用相同的基本硬件組件(例如泵、泵體和閥體)的多個變速器系統。當采用共同的硬件適應新的或不同的液壓流體系統時,可使用新零件替代某些個別零件,以降低復雜性和花費。以前,每個變速器應用都需要獨特的增壓流體系統。這些獨特的增壓流體系統在為其應用執行良好的同時需要大量的投資和設計工作, 從而引起制造過程中額外的復雜性。額外的零件和制造步驟還增加了系統的成本,同時降低其可靠性。盡管這些流體系統是有效的,但是在使單個液壓流體系統適應多個變速器應用的設備領域仍存在空間。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的原理,提供了一種用于變速器離合器的液壓控制系統。所述液壓控制系統包括增壓液壓流體源、管路壓力調節閥、離合器控制閥、控制閥孔和旁路套筒。所述管路壓力調節閥具有輸入口、輸出口和閥塞。所述輸入口與所述增壓液壓流體源連通。所述閥塞被偏壓成從所述輸入口向所述輸出口提供調節的壓力。所述離合器控制閥具有螺線管、閥塞、輸入口和第一輸出口。所述輸入口與所述增壓液壓流體源連通。所述控制閥孔具有多個口。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一個與所述離合器控制閥的第一輸出口連通。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二個與所述離合器連通。所述旁通套筒設置在所述控制閥孔中。所述旁路套筒具有軸向孔、及第一和第二口。所述第一口與軸向孔和所述控制閥孔的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一個連通。所述第二口與所述軸向孔和所述控制閥孔的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二個連通。所述軸向孔與所述控制閥孔的所述多個口中的其余口不連通。在本發明的另一實例中,所述液壓控制系統包括保持環。所述控制閥孔還包括布置在所述控制閥孔的開口端附近的槽。所述保持環布置在所述控制閥孔的槽中,并與所述旁路套筒接觸。在本發明的另一實例中,所述旁路套筒還具有第一端和與所述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所述軸向孔從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與所述第一端之間的大致中點。在本發明的另一實例中,所述旁路套筒的第二端為開口端,所述第一口最接近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口布置在所述旁路套筒的第二端與第一端的中間。在本發明的另一實例中,所述旁路套筒包括第三和第四口,其中所述第三口與所述軸向孔和所述控制閥孔的第一口連通,所述第四口與所述軸向孔和所述控制閥孔的第二口連通。本發明提供下列技術方案。技術方案I :一種用于變速器離合器的液壓控制系統,所述液壓控制系統包括
增壓液壓流體源;
具有輸入口、輸出口和閥塞的管路壓力調節閥,其中所述輸入口與所述增壓液壓流體源連通,所述閥塞被偏壓成從所述輸入口向所述輸出口提供調節的壓力;
具有螺線管、閥塞、輸入口和第一輸出口的離合器控制閥,其中所述輸入口與所述增壓液壓流體源連通;
具有多個口的控制閥孔,其中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一個與所述離合器控制閥的第一輸出口連通,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二個與所述離合器連通;以及
布置在所述控制閥孔中的旁路套筒,所述旁路套筒具有軸向孔、及第一和第二口,其中所述第一口與所述軸向孔和所述控制閥孔的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一個連通,所述第二口與所述軸向孔和所述控制閥孔的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二個連通,所述軸向孔與所述控制閥孔的所述多個口中的其余口不連通。技術方案2 :如技術方案I的液壓控制系統,還包括保持環,其中所述控制閥孔還包括布置在所述控制閥孔的開口端最近處的槽,并且所述保持環布置在所述控制閥孔的槽中,并與所述旁路套筒接觸。技術方案3 :如技術方案I的液壓控制系統,其中所述旁路套筒還具有第一端和與所述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其中所述軸向孔從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與所述第一端之間的大致中點。技術方案4 :如技術方案3的液壓控制系統,其中所述旁路套筒的第二端為開口端,所述第一口最接近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口布置在所述旁路套筒的第二端與第一端的中間。技術方案5 :如技術方案I的液壓控制系統,其中所述旁路套筒包括第三和第四口,其中所述第三口與所述軸向孔和所述控制閥孔的第一口連通,所述第四口與所述軸向孔和所述控制閥孔的第二口連通。技術方案6:—種用在液壓控制系統中的旁路套筒,所述旁路套筒具有第一端和與所述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軸向孔和多個口,其中所述軸向孔具有第一端和與所述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所述軸向孔布置成使得所述軸向孔的第二端最接近所述旁路套筒的第二端,所述軸向孔的長度大致為所述旁路套筒的長度的一半,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一個布置在所述軸向孔的第一端的最近處,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二個布置在所述軸向孔的第二端的最近處。技術方案7 :如技術方案6的旁路套筒,其中所述軸向口的第二端為敞開的。技術方案8 :如技術方案6的旁路套筒,其中所述多個口包括第三和第四口,其中所述第三口最接近所述軸向孔的第一端并與所述軸向孔連通,所述第四口最接近所述軸向孔的第二端并與所述軸向孔連通。技術方案9 :一種用于變速器離合器的液壓控制系統,所述液壓控制系統包括
增壓液壓流體源;
具有輸入口、輸出口和閥塞的管路壓力調節閥,其中所述輸入口與所述增壓液壓流體源連通,所述閥塞被偏壓成從所述輸入口向所述輸出口提供調節的壓力;
具有螺線管、閥塞、輸入口和第一輸出口的離合器控制閥,其中所述輸入口與所述增壓液壓流體源連通;
具有多個口和槽的控制閥孔,其中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一個與所述離合器控制閥的第一輸出口連通,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二個與所述離合器連通,所述槽布置在所述控制閥孔的開口端的最近處;
布置在所述控制閥孔的槽中的保持環;以及
布置在所述控制閥孔中的旁路套筒,所述旁路套筒具有軸向孔、及第一和第二口,其中所述第一口與軸向孔和所述控制閥孔的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一個連通,所述第二口與所述軸向孔和所述控制閥孔的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二個連通,所述軸向孔與所述控制閥孔的所述多個口中的其余口不連通。技術方案10 :如技術方案9的液壓控制系統,其中所述保持環與所述旁路套筒接觸。技術方案11 :如技術方案10的液壓控制系統,其中所述旁路套筒還具有第一端和與所述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其中所述軸向孔從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與所述第一端之間的大致中點。技術方案12 :如技術方案11的液壓控制系統,其中所述旁路套筒的第二端為開口端,所述第一口最接近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口布置在所述旁路套筒的第二端與第一端的中間。技術方案13 :如技術方案12的液壓控制系統,其中所述旁路套筒包括第三和第四口,其中所述第三口與所述軸向孔和所述控制閥孔的第一口連通,所述第四口與所述軸向孔和所述控制閥孔的第二口連通。參考下面的描述和附圖,可清楚本公開的其它特征和優點,附圖中,相同的標記指代相同的部件、元件或特征。
本文所示附圖僅僅是示例性目的,不意欲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開的范圍。圖I為根據本公開的液壓控制回路的示意圖2為根據本公開的示例性液壓泵和泵體組件的端視圖;圖3為根據本公開的安裝有流體旁路套筒的示例性泵體組件的截面圖;以及圖4為根據本公開的閥體組件的示例性流體旁路套筒的截面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的描述實質上僅僅是示例性的,不意欲限制本公開、應用或使用。參考附圖,其中相同的標記指代相同的部件,圖I中示出了液壓控制系統10的示例性實施例的示意圖。根據本發明的原理,液壓控制系統10包括管路壓力調節閥12、控制閥孔14和離合器控制閥16,這些閥可操作,以使用增壓液壓流體20控制發動機分離離合器18。例如,液壓控制系統10包括增壓液壓流體源22,例如泵、蓄壓器、或通過第一增壓流體通路24將增壓液壓流體20輸送至離合器控制閥16的中間液壓控制器。離合器控制閥 16包括螺線管16A和閥塞16B,并通過第二增壓流體通路26而有選擇地輸送增壓液壓流體 20至控制閥孔14。控制閥孔14包括流體旁路套筒28、與第二流體通路24連通的第一入口 14A和與發動機分離離合器18連通的第一出口 14B。流體旁路套筒28形成與控制閥孔 14的第一入口 14A和第一出口 14B連通的第三增壓流體通路30。第一出口 14B通過第四增壓流體通路31與發動機分離離合器18連通。現在參考圖2,液壓泵體組件32顯示為包括上述液壓控制系統10的一部分IOA0 在圖2和圖3中,采用與圖I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液壓泵體組件32包括液壓流體泵22和泵體組件34。在該實例中,液壓流體泵22為擺線式流體泵,但是,該組件可包括其它類型的泵而不脫離本發明的范圍。液壓流體泵22包括入口 36、出口 38、內葉輪40、外葉輪42和內腔44。入口 36與油箱(未示出)和內腔44的低壓部分44A連通。出口 38與內腔44的高壓部分44B連通。泵體34包括第一增壓流體通路24的第一部分24A、第二增壓流體通路26的第一部分26A、控制閥孔14及第四增壓流體通路31的第一部分31A。第一增壓流體通路24的第一部分24A與液壓流體泵22的出口 38和離合器控制閥(未示出)連通。第二增壓流體通路26的第一部分26A與離合器控制閥和控制閥孔14的第一入口 14A選擇性連通。控制閥孔14還包括第一出口 14B和由流體旁路套筒28形成的第三增壓流體通路30 (未示出)。 第三增壓流體通路30與控制閥孔14的第一入口 14A和第一出口 14B連通。第四增壓流體通路31與控制閥孔14的出口 14A和發動機分離離合器(未示出)的應用腔連通。現在參考圖3,示出了泵體組件34的一部分34A。泵體組件34的部分34A包括控制閥孔14、流體旁路套筒28、保持板46和第四增壓流體通路31的一部分31A。控制閥孔 14包括第一入口 14A、第一出口 14B、內表面14C、第一端14D、第二端14E、保持板槽14F和多個其它出入口 HG。第一入口 14A布置在第一端14D最近處,并與第二增壓流體通路(未示出)和控制閥孔14的內表面14C連通。第一出口 14B布置在控制閥孔14的中點14H最近處,并與控制閥14的內表面14C和第四增壓流體通路31連通。所述多個其它出入口 14G 中每個都與控制閥孔14的內表面14C及泵體18的多個其它流體通路18A之一連通。流體旁路套筒28包括第一端28A、第二端28B、孔或內部通道28C、至少一個入口 28D和至少一個出口 28E。流體旁路套筒28布置在控制閥孔14中,使得流體旁路套筒28的第一端28A與控制閥孔14的第一端14D相鄰,流體旁路套筒28的第二端28B與控制閥孔 14的第二端14E相鄰。流體旁路套筒28的第一端28A可打開,使得孔28C與控制閥孔14的內表面14G連通。流體旁路套筒28的第二端28B是封閉的,孔28C可布置成使得孔28C 延伸流體旁路套筒28的整個長度,或者它可延伸成適合其所用的特定應用。然而,根據本發明的其它實例,流體旁路套筒28的第二端28B可以是打開的。入口 28D布置在流體旁路套筒28的第一端28A的最近處,并與控制閥孔14的內表面14G的輸入部分14H和流體旁路套筒28的孔28C連通。所述至少一個出口 28E布置在例如流體旁路套筒的中點28G的最近處,并與控制閥孔14的內表面14G的輸出部分141和流體旁路套筒28的孔28C連通。 保持板46布置在保持板槽14F中,并與流體旁路套筒28的第二端28B接觸,以將流體旁路套筒28保持在控制閥孔14中。流體旁路套筒28的外表面密封泵體18的多個其它出入口 18A中的每一個,使得其它出入口 18A不再能夠與控制閥孔14的內表面14G連通,有效地限制口 18A彼此連通。現在參考圖4,示出了流體旁路套筒28。流體旁路套筒28包括第一端28A,第二端 28A、28B,孔28C,至少一個入口 28D和至少一個出口 28E。流體旁路套筒28的第一端28A 可以是打開的。流體旁路套筒28的第二端28B是關閉的,孔28C可布置成使得孔28C延伸流體旁路套筒28的整個長度,或者它可延伸成適應其所使用的特定應用。所述至少一個入口 28D布置在流體旁路套筒28的第一端28A的最近處,并與流體旁路套筒28的孔28C連通。所述至少一個出口 28E布置在例如流體旁路套筒的中點28G的最近處,并與流體旁路套筒28的孔28C連通。例如,依賴于流體旁路套筒28的應用,可具有多個入口 28D或出口 28E。本公開的描述實質上僅僅是示例性的,不脫離本公開實質的變型意欲在本公開的范圍內。這種變型不被認為脫離本公開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變速器離合器的液壓控制系統,所述液壓控制系統包括增壓液壓流體源;具有輸入口、輸出口和閥塞的管路壓力調節閥,其中所述輸入口與所述增壓液壓流體源連通,所述閥塞被偏壓成從所述輸入口向所述輸出口提供調節的壓力;具有螺線管、閥塞、輸入口和第一輸出口的離合器控制閥,其中所述輸入口與所述增壓液壓流體源連通;具有多個口的控制閥孔,其中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一個與所述離合器控制閥的第一輸出口連通,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二個與所述離合器連通;以及布置在所述控制閥孔中的旁路套筒,所述旁路套筒具有軸向孔、及第一和第二口,其中所述第一口與所述軸向孔和所述控制閥孔的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一個連通,所述第二口與所述軸向孔和所述控制閥孔的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二個連通,所述軸向孔與所述控制閥孔的所述多個口中的其余口不連通。
2.如權利要求I的液壓控制系統,還包括保持環,其中所述控制閥孔還包括布置在所述控制閥孔的開口端最近處的槽,并且所述保持環布置在所述控制閥孔的槽中,并與所述旁路套筒接觸。
3.如權利要求I的液壓控制系統,其中所述旁路套筒還具有第一端和與所述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其中所述軸向孔從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與所述第一端之間的大致中
4.如權利要求3的液壓控制系統,其中所述旁路套筒的第二端為開口端,所述第一口最接近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口布置在所述旁路套筒的第二端與第一端的中間。
5.如權利要求I的液壓控制系統,其中所述旁路套筒包括第三和第四口,其中所述第三口與所述軸向孔和所述控制閥孔的第一口連通,所述第四口與所述軸向孔和所述控制閥孔的第二口連通。
6.一種用在液壓控制系統中的旁路套筒,所述旁路套筒具有第一端和與所述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軸向孔和多個口,其中所述軸向孔具有第一端和與所述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 所述軸向孔布置成使得所述軸向孔的第二端最接近所述旁路套筒的第二端,所述軸向孔的長度大致為所述旁路套筒的長度的一半,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一個布置在所述軸向孔的第一端的最近處,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二個布置在所述軸向孔的第二端的最近處。
7.如權利要求6的旁路套筒,其中所述軸向口的第二端為敞開的。
8.如權利要求6的旁路套筒,其中所述多個口包括第三和第四口,其中所述第三口最接近所述軸向孔的第一端并與所述軸向孔連通,所述第四口最接近所述軸向孔的第二端并與所述軸向孔連通。
9.一種用于變速器離合器的液壓控制系統,所述液壓控制系統包括增壓液壓流體源;具有輸入口、輸出口和閥塞的管路壓力調節閥,其中所述輸入口與所述增壓液壓流體源連通,所述閥塞被偏壓成從所述輸入口向所述輸出口提供調節的壓力;具有螺線管、閥塞、輸入口和第一輸出口的離合器控制閥,其中所述輸入口與所述增壓液壓流體源連通;具有多個口和槽的控制閥孔,其中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一個與所述離合器控制閥的第一輸出口連通,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二個與所述離合器連通,所述槽布置在所述控制閥孔的開口端的最近處;布置在所述控制閥孔的槽中的保持環;以及布置在所述控制閥孔中的旁路套筒,所述旁路套筒具有軸向孔、及第一和第二口,其中所述第一口與軸向孔和所述控制閥孔的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一個連通,所述第二口與所述軸向孔和所述控制閥孔的所述多個口中的第二個連通,所述軸向孔與所述控制閥孔的所述多個口中的其余口不連通。
10.如權利要求9的液壓控制系統,其中所述保持環與所述旁路套筒接觸。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具有流體旁路套筒的變速器液壓控制系統。一種用于變速器離合器的液壓控制系統,包括增壓液壓流體源、管路壓力調節閥、離合器控制閥、控制閥孔和旁路套筒。所述旁路套筒安裝在所述控制閥孔中,包括軸向孔、及第一和第二口。所述第一口與軸向孔和所述控制閥孔的多個口中的第一個連通,所述第二口與所述軸向孔和所述控制閥孔的多個口中的第二個連通,所述軸向孔與所述控制閥孔的所述多個口中的其余口不連通。
文檔編號F16H61/40GK102588576SQ20121000841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2日
發明者E.T.格羅喬夫斯基 申請人: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