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拆卸閥座密封結構及包括該密封結構的軌道球閥。
背景技術:
現有球閥或者軌道球閥采用單個浮動閥座結構,即下游只有1個閥座,只有1重密封,密封可靠性低;并且閥座與閥體之間采用過盈配合或焊接連接,很難甚至不可能在線拆卸和更換,所以,當閥座損壞后閥門的密封失效,維修十分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可拆卸閥座密封結構及包括該密封結構的軌道球閥,采用相互獨立的雙閥座結構,具有雙重密封功能,且支持在線拆卸。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可拆卸閥座密封結構,包括球體、浮動閥座、固定閥座、壓環、卡環和閥體,所述球體設于閥體內,所述浮動閥座和固定閥座設于球體與閥體之間,所述浮動閥座位于固定閥座內側,所述閥體內設有內臺階,所述浮動閥座外壁徑向設置有與閥體第一內臺階適配的環形抵擋部A,所述固定閥座外壁徑向設置有與閥體第二內臺階適配的環形 抵擋部B;
所述閥體內壁設有與卡環適配的卡槽,所述壓環套在固定閥座上,所述壓環設于卡環與環形抵擋部B之間,所述卡環的內徑小于壓環的外徑,所述壓環上軸向設有螺釘,所述螺釘頂在環形抵擋部B上,所述固定閥座的尾端頂在環形抵擋部A上,環形抵擋部A與閥體的第一內臺階面之間設有彈簧。
進一步的,所述浮動閥座與固定閥座的軸向密封面上水平設置有孔,所述孔的一端貫通浮動閥座的一端面,孔的另一端貫通固定閥座的一端面,所述閥體上設置有檢漏孔,檢漏孔的內端口位于第二內臺階面與第一內臺階面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浮動閥座和/或固定閥座內壁的一端設置有環形槽,所述環形槽遠離閥體。
優選的,在固定閥座的內壁上開水平槽形成浮動閥座和固定閥座軸向密封面上的孔。
進一步的,所述孔在圓周方向等間隔設置有4個。
進一步的,所述浮動閥座和固定閥座與閥體的軸向密封面上均設置有密封圈。
優選的,所述密封圈的材質為橡膠。
一種軌道球閥,除了包括上述可拆卸閥座密封結構外,還包括閥蓋以及構成閥桿的上閥桿和下閥桿,所述閥蓋設于閥體上方并與閥體固定連接,所述下閥桿一端穿過閥蓋和閥體與球體卡接,所述下閥桿上設有螺旋導向槽,導向銷安裝在閥蓋上,導向銷的頭端與螺旋導向 槽滑動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下閥桿與閥蓋之間設有軸套。
進一步的,所述上閥桿與閥蓋之間設有填料,在填料的上方設有套裝在上閥桿外的填料壓蓋,所述填料壓蓋與閥蓋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球體上設有銷軸,銷軸有兩個,兩個銷軸分別位于下閥桿的相對側,下閥桿與銷軸卡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可拆卸閥座密封結構采用相互獨立的雙閥座結構,即固定閥座和浮動閥座,具有雙重密封功能,極大地提高了閥門的密封可靠性,延長了閥門使用壽命;
2.浮動閥座尾部由彈簧提供預緊力,固定閥座采用可拆卸式卡環固定結構,閥座可在線更換,有利于閥門維護;
3.浮動閥座、固定閥座上設置的環形槽,構成特殊的“U”形彈性結構,具有良好的自補償功能;
4.浮動閥座與固定閥座密封面之間設置通孔A,同時在閥體上也設置檢漏孔,使球體密封面與閥體間形成通道,通過該通道可在線檢查閥座面密封情況;
5.閥座與閥體間采用橡膠軟密封和金屬硬密封的雙重密封結構,密封更加可靠,天然具有防火功能。
附圖說明
圖1是可拆卸閥座密封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U”形彈性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包括可拆卸閥座密封結構的軌道球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球體、2-浮動閥座、3-固定閥座、4-壓環、5-螺釘、6-卡環、7-密封圈、8-彈簧、9-閥體,10-環形抵擋部A、11-環形抵擋部B、12-孔、13-檢漏孔、14-上閥桿、15-下閥桿、16-閥蓋、17-軸套、18-螺旋導向槽、19-導向銷、20-填料、21-填料壓蓋、22-銷軸、23-襯套、24-環形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可拆卸閥座密封結構,包括球體1、浮動閥座2、固定閥座3、壓環4、卡環6和閥體9,球體1設于閥體9內,浮動閥座2和固定閥座3設于球體1與閥體9之間,浮動閥座2位于固定閥座3內側,閥體9內設有內臺階,浮動閥座2外壁徑向設置有與閥體9第一內臺階適配的環形抵擋部A10,固定閥座3外壁徑向設置有與閥體9第二內臺階適配的環形抵擋部B11;閥體9內壁設有與卡環6適配的卡槽,壓環4套在固定閥座3上,壓環4設于卡環6與環形抵擋部B11之間,卡環6的內徑小于壓環4的外徑,壓環4上軸向設有螺釘5,螺釘5頂在環形抵擋部B11上,固定閥座3的尾端頂在環形抵擋部A10上,環形抵擋部A10與閥體9的第一內臺階面之間設有彈簧8。
進一步的,浮動閥座2與固定閥座3的軸向密封面上水平設置有孔12,孔12的一端貫通浮動閥座2的一端面,孔12的另一端貫通固定閥座3的一端面,閥體9上設置有檢漏孔13,檢漏孔13的內端口位于第二內臺階面與第一內臺階面之間。進一步的,檢漏孔13垂直于閥體9的軸線。孔12與檢漏孔13組成在線檢漏口,通過檢漏口可實現閥座在線檢漏。優選的,在固定閥座3的內壁上開水平槽形成浮動閥座2和固定閥座3軸向密封面上的孔12。進一步的,所述孔12在圓周方向等間隔設置有4個。
進一步的,如圖2所示,浮動閥座2和/或固定閥座3內壁的一端設置有環形槽24,環形槽24遠離閥體9。環形槽24構成特殊的“U”形彈性結構,使閥座具有良好的自補償功能。進一步的,浮動閥座2與固定閥座3間的接觸面為階梯面,進一步的,固定閥座3上的環形槽24設于階梯面上;進一步的,浮動閥座2和固定閥座3與閥體9的軸向密封面上均設置有密封圈7。優選的,密封圈7的材質為橡膠。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軌道球閥,除了包括上述可拆卸閥座密封結構外,還包括閥蓋16以及構成閥桿的上閥桿14和下閥桿15,閥蓋16設于閥體9上方并與閥體9固定連接,下閥桿15一端穿過閥蓋16和閥體9與球體1卡接。進一步的,下閥桿15與閥蓋16之間設有軸套17。進一步的,下閥桿15上設有螺旋導向槽18,導向銷19安裝在閥蓋16上,導向銷19的頭端與螺旋導向槽18滑動配合。可拆卸閥座密封結構設于軌道球閥的下游。在閥體9內設有與球體1適配的襯套23,襯套23與下閥桿15分別位于球體1的相對 側。
進一步的,上閥桿14與閥蓋16之間設有填料20,在填料20的上方設有套裝在上閥桿14外的填料壓蓋21,填料壓蓋21與閥蓋16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球體1上設有銷軸22,銷軸22有兩個,兩個銷軸22分別位于下閥桿15的相對側,下閥桿15與銷軸22卡接。下閥桿15與球體1連接端設置為斜面,斜面上端向閥座方向傾斜,斜面下端為扁平面。兩個銷軸22設于斜面兩側。這樣設計的閥桿使球體1與閥座的密封面無摩擦,保護了球體1與閥座的密封面,從而延長球體1、浮動閥座2和固定閥座3的使用壽命,同時使閥桿操作需要很小的扭矩。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方式,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