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閥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換向閥。
背景技術:
1、換向閥包括主閥和導閥,主閥包括閥體部件、滑塊部件以及裝有連桿的活塞部件,通過導閥的換向改變主閥的活塞部件兩側的壓力大小,活塞部件在壓差作用下帶動滑塊部件相對閥體部件移動來實現主閥的換向。
2、以四通換向閥為例,一種四通換向閥的主閥中,滑塊部件的滑塊為方形結構,閥體部件上的d、e、s、c接口呈十字形布置,d接口和s接口相對,滑塊具有兩個通道,通過滑塊部件相對閥體部件的滑動改變每個通道連通的接口;滑塊的通道具有與s接口(低壓區)匹配的開口端,該開口端設有密封結構,在滑塊換向至該開口端與s接口連通時,可確保滑塊和閥體部件之間的密封性。
3、密封結構包括密封環和o型圈,密封環插接在滑塊的開口端,密封環的上表面和滑塊之間設有o型圈,以隔離高壓端和低壓端,密封環的下表面與閥體部件貼合密封,實際應用中發現,滑塊部件的密封環容易變形甚至破損。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換向閥,通過結構優化可降低滑塊部件的密封結構受到的壓力沖擊,有助于延長密封結構的使用壽命。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換向閥,包括閥體部件和滑塊部件;所述閥體部件包括壁部,所述滑塊部件位于所述閥體部件的內腔且能夠沿所述壁部滑動;所述滑塊部件包括滑塊本體和密封結構,所述滑塊本體包括開口端部,所述開口端部具有環形槽,所述滑塊本體具有通道,所述通道包括所述開口端部的開口;
3、所述密封結構包括密封環和密封圈,所述密封環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環形槽,所述密封環的第二端的第二端面形成密封面,所述密封面與所述壁部貼合,所述密封環的外側壁和所述環形槽的外槽周壁之間通過所述密封圈密封,所述密封環的內側壁和所述滑塊本體之間具有平衡通道,所述平衡通道連通所述第一端的第一端面所處區域和所述通道。
4、一種可實現的方案中,所述密封環包括環本體,所述環本體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環形槽;所述平衡通道包括所述環本體的內周壁和所述環形槽的內槽周壁之間的間隙。
5、一種可實現的方案中,所述環本體的第二端具有沿徑向向內延伸的凸環部,所述平衡通道還包括所述凸環部和所述開口端的端面之間的間隙。
6、一種可實現的方案中,所述密封結構還包括彈性件,所述彈性件彈性設置于所述密封環的第一端面和所述環形槽的槽底面之間。
7、一種可實現的方案中,所述彈性件為波形彈簧。
8、一種可實現的方案中,所述彈性件為碟形彈簧或橡膠圈,所述平衡通道還包括形成于所述密封環的第一端面的凹槽。
9、一種可實現的方案中,所述密封環的外側壁和/或所述環形槽的外槽周壁設有用于安裝所述密封圈的安裝槽。
10、一種可實現的方案中,所述密封環為金屬密封環或者塑料密封環。
11、根據本申請提供的方案,對換向閥的滑塊部件進行了改進,將滑塊部件上用于隔絕低壓區和高壓區的密封圈設置在密封環的外側壁和安裝槽的外槽周壁之間,密封環的第一端面(即上端面)所在區域和滑塊部件的通道通過平衡通道連通,這樣,密封環承受的壓差力主要作用在密封環的徑向方向上,滑塊部件在換向移動過程中,密封環與換向閥的接口錯開時,因密封環的第一端面通過平衡通道與滑塊部件的通道連通,壓力平衡,可避免對密封環產生向下的沖擊力,降低了密封環受損的機率,可有效延長密封結構的使用壽命。
1.一種換向閥,其特征在于,包括閥體部件和滑塊部件;所述閥體部件包括壁部,所述滑塊部件位于所述閥體部件的內腔且能夠沿所述壁部滑動;所述滑塊部件包括滑塊本體和密封結構,所述滑塊本體包括開口端部,所述開口端部具有環形槽,所述滑塊本體具有通道,所述通道包括所述開口端部的開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環包括環本體,所述環本體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環形槽;所述平衡通道包括所述環本體的內周壁和所述環形槽的內槽周壁之間的間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環本體的第二端具有沿徑向向內延伸的凸環部,所述平衡通道還包括所述凸環部和所述開口端的端面之間的間隙。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結構還包括彈性件,所述彈性件彈性設置于所述密封環的第一端面和所述環形槽的槽底面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為波形彈簧。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為碟形彈簧或橡膠圈,所述平衡通道還包括形成于所述密封環的第一端面的凹槽。
7.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環的外側壁和/或所述環形槽的外槽周壁設有用于安裝所述密封圈的安裝槽。
8.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環為金屬密封環或者塑料密封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