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棉籽破殼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破殼裝置,尤其是一種快速去除棉籽種皮的棉籽破殼器。
背景技術:
轉基因棉花種子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是檢測轉基因抗蟲棉的種子純度,種子純度不達標會對棉花種子銷售及農民種植生產帶來許多問題,而目前快速準確檢驗轉基因棉花種子是否抗蟲的快速方法是試紙條法,該方法檢測時需要將種子外殼剝去,取出種仁后將種仁和少量蒸餾水研磨制成稀糊狀后提取上清液備用,而目前去除棉籽外殼的方法主要是使用剪刀或刀片人工進行操作,該方法取種仁速度慢,效率低,由于棉籽體積小,人工不容易抓握,給人工帶來麻煩,甚至會傷到手。目前,還未有好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棉籽破殼器,該棉籽破殼器具有取種仁速度快,效率高,而且不用人工抓握,不會傷到手,使用方便的特點。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夾體和刀具,所述的夾體包括左夾體和右夾體,所述的左夾體和右夾體通過轉軸相連,所述的左夾體和右夾體的下部分別為手柄,所述的左夾體上設置有凹槽,所述的與凹槽對應處的右夾體上設置有刀具,所述的刀具包括橫向刀片和豎向刀片,所述的橫向刀片和豎向刀片垂直設置,所述的橫向刀片和豎向刀片通過圓片設置在右夾體上。所述的凹槽和與凹槽相對應的刀具分別為2個。所述的左夾體和右夾體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本發明的棉籽破殼器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可以一次對兩個棉籽進行破殼,取種仁速度快,效率高,而且不用人工抓握,不會傷到手,使用方便等特點。
附圖I是棉籽破殼器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橫向刀片,2、豎向刀片,3、圓片,4、右夾體,5、轉軸,6、凹槽,7、左
夾體,8、手柄,9、復位彈簧。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說明書附圖I對本發明的棉籽破殼器作以下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棉籽破殼器,其結構包括夾體和刀具,所述的夾體包括左夾體7和右夾體4,所述的左夾體7和右夾體4通過轉軸5相連,所述的左夾體7和右夾體4的下部分別為手柄8,所述的左夾體7上設置有凹槽6,所述的與凹槽6對應處的右夾體4上設置有刀具,所述的刀具包括橫向刀片I和豎向刀片2,所述的橫向刀片I和豎向刀片2垂直設置,所述的橫向刀片I和豎向刀片2通過圓片3設置在右夾體4上。所述的凹槽6和與凹槽6相對應的刀具分別為2個。所述的左夾體7和右夾體4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9。當使用棉籽破殼器對棉籽進行破殼時,將棉籽分別放入左夾體7的凹槽6內,然后按壓左夾體7和右夾體4下部的手柄8,使右夾體4上的橫向刀片I和豎向刀片2分別壓向凹槽6內的棉籽,橫向刀片I對棉籽進行頭部切斷,豎向刀片2對棉籽進行破殼,然后松開手柄8,復位彈簧9使左夾體7和右夾體4彈開,然后將破殼后的棉籽從凹槽6內取出,然后取出種仁即可。 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
1.棉籽破殼器,其特征是包括夾體和刀具,所述的夾體包括左夾體和右夾體,所述的左夾體和右夾體通過轉軸相連,所述的左夾體和右夾體的下部分別為手柄,所述的左夾體上設置有凹槽,所述的與凹槽對應處的右夾體上設置有刀具,所述的刀具包括橫向刀片和豎向刀片,所述的橫向刀片和豎向刀片垂直設置,所述的橫向刀片和豎向刀片通過圓片設置在右夾體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棉籽破殼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凹槽和與凹槽相對應的刀具分別為2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棉籽破殼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夾體和右夾體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棉籽破殼器,屬于破殼裝置,其結構包括夾體和刀具,所述的夾體包括左夾體和右夾體,所述的左夾體和右夾體通過轉軸相連,所述的左夾體和右夾體的下部分別為手柄,所述的左夾體上設置有凹槽,所述的與凹槽對應處的右夾體上設置有刀具,所述的刀具包括橫向刀片和豎向刀片,所述的橫向刀片和豎向刀片垂直設置,所述的橫向刀片和豎向刀片通過圓片設置在右夾體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棉籽破殼器具有取種仁速度快,效率高,而且不用人工抓握,不會傷到手,使用方便等特點,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文檔編號G01N1/04GK102879221SQ20121036755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7日
發明者隋潔, 趙鳴, 王仲敏, 薛超, 雒珺瑜 申請人:山東棉花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