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煤泥水絮凝效果比對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煤泥水絮凝效果比對裝置,屬于煤泥水處理【技術領域】。為了解決實驗室在進行煤泥水絮凝效果實驗操作中,實驗周期長、誤差大、操作繁瑣、效率低下等設計。本裝置主要包括固定板、卡扣、旋轉裝置,配套的塑料試管;實驗室在煤泥水絮凝實驗過程中為了選擇最佳的絮凝劑種類和用量,目前采用在煤泥水中加入不同濃度和種類的絮凝劑,探尋最佳的絮凝效果,本裝置改善傳統測定煤泥水絮凝實驗的弊端而設計,能夠一次進行多組絮凝實驗,提高了實驗精度、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能夠快速確定最佳的絮凝劑用量和種類。
【專利說明】一種煤泥水絮凝效果比對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了一種煤泥水絮凝效果比對裝置,屬于煤泥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煤泥水處理過程中快速確定絮凝劑種類和用量。
【背景技術】
[0002]在實驗室進行煤泥水和污水處理實驗過程中,為了提高絮凝劑對煤泥水的絮凝效果,為煤泥水尋求最佳的絮凝劑用量和絮凝劑種類,該過程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操作才能達到實驗目的。
[0003]目前多采用量筒作為絮凝設備使用,加入煤泥水和絮凝劑以后人工混勻待絮凝結束后觀察實驗現象,一方面實驗效率低下操作過程繁瑣,另一方面在尋求絮凝劑處理煤泥水最佳用量和種類時,由于在混勻過程中人為因素影響實驗的精度,同時容易導致煤泥絮凝形成的絮狀物破碎影響絮凝效果,達不到實驗的目的,影響實驗的進度和精度。因此為有效提高實驗進度和經濟效率,所以開發一種結構簡單,實驗進度快的煤泥水絮凝效果比對裝置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煤泥水絮凝效果比對裝置,通過此裝置能夠煤泥水處理過程中提高經濟效率和實驗精度。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煤泥水絮凝效果比對裝置,其包括如下組成部分:
[0006]旋轉裝置,用于將絮凝劑和煤泥水在旋轉的過程中充分的混勻;
[0007]配套的塑料試管,用于裝入需要實驗的煤泥水和絮凝劑;
[0008]卡扣,用于將配套的塑料試管固定在旋轉裝置上;
[0009]固定板,用于將整套設備固定,在操作過程中平穩進行;
[0010]同時,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得以進一步實現:
[0011]優選的,所述轉動電機(I)通過鏈條(2 )與轉輪(3 )相連。
[0012]優選的,所述旋轉槽(4 )與轉輪(3 )通過旋轉桿(5 )相連。
[0013]優選的,所述固定板(6 )兩側有固定桿(7 )通過螺栓連接轉輪(3 )。
[0014]進一步的,所述配套的塑料試管(8)帶有密封塞(9),中間有卡槽(10)通過卡扣
(11)固定在旋轉槽(4)中。
[0015]進一步的,所述卡扣(11)左側通過法蘭(12)固定在旋轉槽(4)上,右側為鎖扣
(13)。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測裝置結構簡單,改善了傳統的絮凝實驗技術,加快了絮凝實驗的進度和實驗的精確度,同時本裝置操作簡單,較少實驗的步驟增加經濟效益,在煤泥水處理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煤泥水絮凝效果比對裝置的示意圖;
[0019]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配套的塑料試管示意圖;
[0020]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卡扣示意圖;
[0021]圖中標記的含義如下:
[0022]圖1中:轉動電機一 I,鏈條一2,轉輪一3,旋轉槽一4,旋轉桿一5,固定板一6,固定桿一7,配套的塑料試管一8,密封塞一9,卡槽一 10,卡扣一 11,法蘭一 12 ;
[0023]圖2中:配套的塑料試管一8,卡槽一9 ;
[0024]圖3中:卡扣一 11,法蘭一 12,鎖扣一 13。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6]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聚丙烯酰胺快速溶解裝置,其包括如下組成部分:
[0027]旋轉裝置,用于將絮凝劑和煤泥水在旋轉的過程中充分的混勻;
[0028]配套的塑料試管,用于裝入需要實驗的煤泥水和絮凝劑;
[0029]卡扣,用于將配套的塑料試管固定在旋轉裝置上;
[0030]固定板,用于將整套設備固定,在操作過程中平穩進行;
[0031]同時,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得以進一步實現:
[0032]優選的,所述轉動電機I通過鏈條2與轉輪3相連。
[0033]優選的,所述旋轉槽4與轉輪3通過旋轉桿5相連。
[0034]優選的,所述固定板6兩側有固定桿7通過螺栓連接轉輪3。
[0035]進一步的,所述配套的塑料試管8帶有密封塞9,中間有卡槽10通過卡扣11固定在旋轉槽4中。
[0036]進一步的,所述卡扣11左側通過法蘭12固定在旋轉槽4上,右側為鎖扣13。
[0037]結合附圖1對本發明的工作過程進行說明:
[0038]首先,分別在配套的塑料試管8中加入500ml煤泥水和絮凝劑,蓋上密封蓋9,將塑料試管8通過卡扣9將其固定在旋轉槽4中。
[0039]調節轉動電機I轉速,通過鏈條2與帶動轉輪3來轉動配套的塑料試管8使煤泥水和絮凝劑快速混勻。
[0040]參照煤泥水絮凝實驗國標,待煤泥水上下混勻均勻后,關閉轉動電機1,使配套的塑料試管8處于豎直狀態,一段時間后觀察各試管煤泥水的絮凝效果,確定最佳的絮凝劑。
[0041]打開卡扣10,取出配套的塑料試管8,開啟密封塞9后清洗配套塑料試管8,實驗結束。
[0042]以上所述,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總體結構下的變化和修改,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煤泥水絮凝效果比對裝置,其特征在于: 本裝置包括如下組成部分: 旋轉裝置,用于將絮凝劑和煤泥水在旋轉的過程中充分的混勻; 配套的塑料試管,用于裝入需要測定的煤泥水和絮凝劑; 卡扣,用于將配套的塑料試管固定在旋轉裝置上; 固定板,用于將整套設備固定,在操作過程中平穩進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水絮凝效果比對裝置,包含轉動電機(I),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電機(I)通過鏈條(2)與轉輪(3)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煤泥水絮凝效果比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輪(3)與旋轉槽(4)通過旋轉桿(5)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煤泥水絮凝效果比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兩側有固定桿(7)通過螺栓連接轉輪(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煤泥水絮凝效果比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套的塑料試管(8)帶有密封塞(9),中間有卡槽(10)通過卡扣(11)固定在旋轉槽(4)中。
6.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煤泥水絮凝效果比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1),左側通過法蘭(12)固定在旋轉槽(4)上,右側為鎖扣(13)。
【文檔編號】G01N33/18GK203705431SQ201420011195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8日
【發明者】張林林, 馬帥, 胡鵬飛 申請人:安徽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