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罩極電機,具體為一種罩極電機自動檢測流水線。
背景技術:
1、罩極電機是目前常用的一種電機,其結構比較簡單,用在電器中比較多,在罩極電機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對制造好的罩極電機做多種測試,目前流水線檢測效率較低、項目不全面、大部分崗位采用人工檢測,人工成本高,不能實現自動區分不良品,消耗時間長、生產節奏不平衡,檢測結果受人員熟練程度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罩極電機自動檢測流水線,可以解決現有流水線檢測效率較低、人工成本高,不能實現自動區分不良品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罩極電機自動檢測流水線,包括流水線平臺架,所述的流水線平臺架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動力支架和第二動力支架,所述的第一動力支架內安裝有第一齒輪傳輸軸,所述的第二動力支架內安裝有第二齒輪傳輸軸,所述的第一齒輪傳輸軸和第二齒輪傳輸軸上設置有傳動齒輪,所述的第一齒輪傳輸軸和第二齒輪傳輸軸之間連接有輸送帶,所述的輸送帶上均勻排列安裝有鏈板,所述的第一齒輪傳輸軸或第二齒輪傳輸軸的側部安裝有伺服電機,所述的伺服電機與第一齒輪傳輸軸或第二齒輪傳輸軸之間通過驅動鏈相連,所述的流水線平臺架上從第一動力支架到第二動力支架依次設置有夾線區域、通電研磨區域、性能測試區域、噪聲檢測區域、隔音板區域和打包區域,所述的鏈板包括絕緣板、設置在所述絕緣板上側兩端的電機固定塊,所述的電機固定塊的相對側設置有線夾,所述的絕緣板的下端并排設置有多個導電刷,所述的流水線平臺架上安裝有與導電刷對應的導電板。
3、作為優選,所述的絕緣板的下側兩端設置有導向輪,所述的導向輪與流水線平臺架內側的導向槽相配。
4、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一齒輪傳輸軸或第二齒輪傳輸軸的兩端與水線平臺架內側的調節滑槽相嵌,所述的第一齒輪傳輸軸或第二齒輪傳輸軸的一側橫向連接有調節螺桿。
5、作為優選,所述的流水線平臺架的下側沿著其長度方向均勻設置有流水線立柱,相鄰的流水線立柱之間連接有流水線圍欄。
6、作為優選,所述的噪聲檢測區域的外側設置有靜音房。
7、作為優選,所述的線夾包括測試夾頭座和設置在測試夾頭座上的引線夾孔,所述的測試夾頭座上設置有與引線夾孔配合的測試夾緊塊,所述的測試夾緊塊的一側下端設置有壓縮彈簧。
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通過設置模塊化的鏈板來快速裝夾數量比較多的罩極電機,具有能夠使電機從單檔位到多檔位的檢測,包括整條流水線不同崗位及項目的檢測手段,包括:夾線、通電延磨、絕緣電阻、耐壓檢測、低壓啟動、電機轉向、一檔電流、功率、二檔電流、功率、三檔電流、功率、不良品區分、及不良品自動取出分類,噪音檢測等項目,達到了電機自動檢測、自動區分不良品的優點,可以減少員工人數及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的優點。
1.一種罩極電機自動檢測流水線,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罩極電機自動檢測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絕緣板(61)的下側兩端設置有導向輪(65),所述的導向輪(65)與流水線平臺架(1)內側的導向槽相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罩極電機自動檢測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齒輪傳輸軸(16)或第二齒輪傳輸軸(14)的兩端與水線平臺架(1)內側的調節滑槽(15)相嵌,所述的第一齒輪傳輸軸(16)或第二齒輪傳輸軸(14)的一側橫向連接有調節螺桿(7)。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罩極電機自動檢測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水線平臺架(1)的下側沿著其長度方向均勻設置有流水線立柱(4),相鄰的流水線立柱(4)之間連接有流水線圍欄(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罩極電機自動檢測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噪聲檢測區域的外側設置有靜音房(1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罩極電機自動檢測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線夾(64)包括測試夾頭座和設置在測試夾頭座上的引線夾孔,所述的測試夾頭座上設置有與引線夾孔配合的測試夾緊塊,所述的測試夾緊塊的一側下端設置有壓縮彈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