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擠壓筒三維應力場的模擬方法及裝置與流程

文檔序號:12466702閱讀:381來源:國知局
一種擠壓筒三維應力場的模擬方法及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一種三維應力場模擬方法及模擬裝置,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擠壓筒的三維應力場模擬方法及模擬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擠壓機向大型化、高端化發展,對擠壓筒功能性和可靠性要求也越來越高,進而導致擠壓筒結構愈發復雜,重要細部結構不斷增多,這也使得擠壓筒強度設計難度增大。擠壓筒三維應力場是擠壓筒強度設計的重要指標,準確的三維應力場計算結果對強度設計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目前,擠壓筒載荷邊界條件施加方法為將靜態載荷均布施加于擠壓筒內襯內壁,這與實際工況存在較大差別,偏于保守的計算結果導致擠壓筒外形設計尺寸偏大,制造成本也居高不下,嚴重阻礙了擠壓機整機設計水平的提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準確反映動態載荷下擠壓筒的實際工況,以準確獲取擠壓筒動態載荷三維應力場的模擬方法及模擬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擠壓筒三維應力場的模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建立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

利用第二幾何模型創建工具建立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

根據所述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筒進行加熱模擬,以得到第一加熱模型;

根據所述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坯料進行加熱模擬,以得到第二加熱模型;

根據所述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工具進行加熱模擬,以得到第三加熱模型;

根據所述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模具進行加熱模擬,以得到第四加熱模型;以及

將所述第一加熱模型、第二加熱模型、第三加熱模型和第四加熱模型合并形成擠壓筒受壓模型,對擠壓筒進行擠壓模擬,以獲取擠壓筒三維應力場。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根據所述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筒進行加熱模擬包括:

將所述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設置于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上;

將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設置為剛體,所述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的各層設置為可變形體;

向所述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的各層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添加邊界條件,并通過接觸表參數設置擠壓筒的各層及加熱支座之間的接觸關系,對擠壓筒進行加熱模擬。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根據所述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坯料進行加熱模擬包括:

將所述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設置于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上;

將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設置為剛體,所述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設置為可變形體;

向所述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添加邊界條件,并通過接觸表參數設置擠壓坯料及加熱支座之間的接觸關系,對擠壓坯料進行加熱模擬。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根據所述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工具進行加熱模擬包括:

將所述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設置于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上;

將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設置為剛體,所述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設置為可變形體;

向所述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添加邊界條件,并通過接觸表參數設置擠壓工具及加熱支座之間的接觸關系,對擠壓工具進行加熱模擬。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根據所述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模具進行加熱模擬包括:

將所述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設置于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上;

將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設置為剛體,所述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設置為可變形體;

向所述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添加邊界條件,并通過接觸表參數設置擠壓模具及加熱支座之間的接觸關系,對擠壓模具進行加熱模擬。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將所述第一加熱模型、第二加熱模型、第三加熱模型和第四加熱模型合并形成擠壓筒受壓模型,對擠壓筒進行擠壓模擬包括:

按照擠壓筒受壓模型的裝配圖將所述第一加熱模型、第二加熱模型、第三加熱模型和第四加熱模型合并形成擠壓筒受壓模型;

將所述擠壓筒受壓模型設置為可變形體;

向所述擠壓筒受壓模型添加邊界條件,并通過接觸表參數設置擠壓筒、擠壓坯料、擠壓工具和擠壓模具之間的接觸關系,對擠壓筒進行擠壓模擬。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所述邊界條件包括材料、網格、摩擦和溫度。

本發明的擠壓筒三維應力場的模擬裝置,包括:

第一建模單元,利用第一幾何模型創建工具建立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

第二建模單元,利用第二幾何模型創建工具建立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

第一加熱模擬單元,根據所述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筒進行加熱模擬,以得到第一加熱模型;

第二加熱模擬單元,根據所述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坯料進行加熱模擬,以得到第二加熱模型;

第三加熱模擬單元,根據所述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工具進行加熱模擬,以得到第三加熱模型;

第四加熱模擬單元,根據所述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模具進行加熱模擬,以得到第四加熱模型;以及

擠壓模擬單元,將所述第一加熱模型、第二加熱模型、第三加熱模型和第四加熱模型合并形成擠壓筒受壓模型,對擠壓筒進行擠壓模擬,以獲取擠壓筒三維應力場。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所述擠壓模擬單元包括:

合并模塊,按照擠壓筒受壓模型的裝配圖將所述第一加熱模型、第二加熱模型、第三加熱模型和第四加熱模型合并形成擠壓筒受壓模型;

設定模塊,將所述擠壓筒受壓模型設置為可變形體;

模擬模塊,向所述擠壓筒受壓模型添加邊界條件,并通過接觸表參數設置擠壓筒、擠壓坯料、擠壓工具和擠壓模具之間的接觸關系,對擠壓筒進行擠壓模擬。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所述邊界條件包括材料、網格、摩擦和溫度。

本發明對影響擠壓筒擠壓模擬結果的擠壓筒、擠壓工具、擠壓坯料以及擠壓模具分別進行加熱模擬,并結合上述模擬結果對擠壓筒進行擠壓模擬,使擠壓筒的擠壓模擬更加符合實際工況,進而提高模擬精度。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擠壓筒三維應力場的模擬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根據所述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筒進行加熱模擬的流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根據所述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坯料進行加熱模擬的流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根據所述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工具進行加熱模擬的流程示意圖;

圖5為圖1中根據所述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模具進行加熱模擬的流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擠壓筒進行擠壓模擬的流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擠壓筒三維應力場的模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擠壓筒三維應力場的模擬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擠壓筒三維應力場的模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0:建立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其中,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以及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可以采用兩種建模軟件進行建模,例如加熱支座模型結構簡單且要求不高,利用simufact軟件建模功能即可方便實現,省去了模型導出導入步驟,提高建模效率,而擠壓筒、擠壓坯料、擠壓工具和擠壓模具結構較為復雜,利用SolidWorks軟件建模,所創建的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以文件形式進行保存,供項目文件調用,保存文件的格式根據建模軟件而有所區別,例如文件的保存格式為*.stl。另外,為了便于后期選擇調用可以將三維幾何模型的文件名以相應的幾何模型名稱命名,例如將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保存為加熱支座.stl、將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保存為擠壓筒.stl、將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保存為擠壓坯料.stl、將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保存為擠壓工具.stl、將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保存為擠壓模具.stl。

步驟S20:根據所述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筒進行加熱模擬,以得到第一加熱模型。

圖2為圖1中根據所述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筒進行加熱模擬的流程示意圖。對擠壓筒進行單獨加熱模擬可以采用金屬塑性成形模擬軟件Simufact進行模擬,例如通過simufact軟件創建項目文件1,并將擠壓筒模型文件擠壓筒.stl導入至項目文件1中,按擠壓筒模型裝配總圖裝配,然后再將加熱支座模型文件加熱支座.stl也導入至項目文件1中,然后按以下步驟配置各項參數后進行擠壓筒的單獨加熱模擬。如圖2所示,根據所述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筒進行加熱模擬步驟包括:

步驟S201:將所述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設置于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上。

步驟S202:將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設置為剛體,所述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的各層設置為可變形體;

步驟S203:向所述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的各層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添加材料、網格、摩擦、溫度等第一邊界條件,并通過接觸表參數設置擠壓筒的各層及加熱支座之間的接觸關系,對擠壓筒進行加熱模擬。

例如,對擠壓筒進行加熱模擬添加的第一邊界條件以及接觸表參數如下:

擠壓筒內襯、中襯材料為H13模具鋼,外套材料為5CrNiMo模具鋼;擠壓筒網格類型為Slmesh Tetra,內襯網格單元尺寸為10mm,中襯單元尺寸為15mm,外套單元尺寸為20mm,上述單元尺寸可兼顧計算精度和計算機配置確定;擠壓筒內襯與加熱支座,內襯與中襯、中襯與外套的摩擦類型均為庫侖摩擦,摩擦系數均為0.3;擠壓筒各層溫度為室溫,設定為20℃,加熱爐Furnace temperature為450℃,加熱支座溫度與加熱爐溫度相同;擠壓筒內襯與加熱支座接觸,方向Direction為1st to 2nd,類型Type為Glued,內襯與中襯接觸,方向Direction為Automatic,類型Type為Touching,過盈量Interference closure為0.5,中襯與外套接觸,方向Direction為Automatic,類型Type為Touching,過盈量Interference closure為0.7,擠壓筒和加熱支座均為1/4模型,建立對稱平面Symmetry1、Symmetry2,擠壓筒和加熱支座與對稱平面之間接觸,方向Direction均為1st to 2nd,類型Type均為Touching。

根據上述工藝參數對擠壓筒進行加熱模擬可以得到第一加熱模型,第一加熱模型的結果命名為“Heating container”的項目文件1,第一加熱模型的模擬結果包括擠壓筒的變形、應力、溫度場等,以便與其他模型的加熱模擬結果合并使用。以上所列的加熱模擬設定參數僅是為了舉例說明用,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參數做相應改變,本發明并不以此為限。

步驟S30:根據所述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坯料進行加熱模擬,以得到第二加熱模型。

圖3為圖1中根據所述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坯料進行加熱模擬的流程示意圖。對擠壓坯料進行單獨加熱模擬可以采用金屬塑性成形模擬軟件Simufact進行模擬,例如通過simufact軟件創建項目文件2,并將擠壓坯料模型文件擠壓坯料.stl導入至項目文件2中,然后再將加熱支座模型文件加熱支座.stl也導入至項目文件2中,然后按以下步驟配置各項參數后進行擠壓坯料的單獨加熱模擬。如圖3所示,根據所述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坯料進行加熱模擬步驟包括:

步驟S301:將所述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設置于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上;

步驟S302:將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設置為剛體,所述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設置為可變形體;

步驟S303:向所述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添加材料、網格、摩擦、溫度等第二邊界條件,并通過接觸表參數設置擠壓坯料及加熱支座之間的接觸關系,對擠壓坯料進行加熱模擬。

例如,對擠壓坯料進行加熱模擬添加的第二邊界條件以及接觸表參數如下:

擠壓坯料材料為H13模具鋼;擠壓坯料網格類型為Slmesh Tetra,網格單元尺寸為10mm,單元尺寸可兼顧計算精度和計算機配置確定;擠壓坯料與加熱支座的摩擦類型為庫侖摩擦,摩擦系數均為0.3;擠壓坯料溫度為室溫,設定為20℃,加熱爐Furnace temperature為500℃,加熱支座溫度與加熱爐溫度相同;擠壓坯料與加熱支座接觸,方向Direction為1st to 2nd,類型Type為Glued;擠壓坯料和加熱支座均為1/4模型,建立對稱平面Symmetry1、Symmetry2,擠壓坯料和加熱支座與對稱平面之間接觸,方向Direction均為1st to 2nd,類型Type均為Touching。

根據上述工藝參數對擠壓坯料進行加熱模擬可以得到第二加熱模型,第二加熱模型的結果命名為“Heating billet”的項目文件2,第二加熱模型的模擬結果包括擠壓坯料的變形、應力、溫度場等,以便與其他模型的加熱模擬結果合并使用。以上所列的加熱模擬設定參數僅是為了舉例說明用,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參數做相應改變,本發明并不以此為限。

步驟S40根據所述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工具進行加熱模擬,以得到第三加熱模型。

圖4為圖1中根據所述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工具進行加熱模擬的流程示意圖。對擠壓工具進行單獨加熱模擬可以采用金屬塑性成形模擬軟件Simufact進行模擬,例如通過simufact軟件創建項目文件3,并將擠壓工具模型文件擠壓工具.stl導入至項目文件3中,然后再將加熱支座模型文件加熱支座.stl也導入至項目文件3中,然后按以下步驟配置各項參數后進行擠壓工具的單獨加熱模擬。如圖4所示,根據所述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工具進行加熱模擬步驟包括:

步驟S401:將所述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設置于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上;

步驟S402:將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設置為剛體,所述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設置為可變形體;

步驟S403:向所述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添加材料、網格、摩擦、溫度等第三邊界條件,并通過接觸表參數設置擠壓工具及加熱支座之間的接觸關系,對擠壓工具進行加熱模擬。

例如,對擠壓工具進行加熱模擬添加的第三邊界條件和接觸表參數如下:

擠壓工具材料為H13模具鋼;擠壓工具網格類型為Slmesh Tetra,網格單元尺寸為10mm,單元尺寸可兼顧計算精度和計算機配置確定;擠壓工具與加熱支座的摩擦類型為庫侖摩擦,摩擦系數均為0.3;擠壓工具溫度為室溫,設定為20℃,加熱爐Furnace temperature為450℃,加熱支座溫度與加熱爐溫度相同;擠壓工具與加熱支座接觸,方向Direction為1st to 2nd,類型Type為Glued;擠壓工具和加熱支座均為1/4模型,建立對稱平面Symmetry1、Symmetry2,擠壓工具和加熱支座與對稱平面之間接觸,方向Direction均為1st to 2nd,類型Type均為Touching。

根據上述工藝參數對擠壓工具進行加熱模擬可以得到第三加熱模型,第三加熱模型的結果命名為“Heating tool”的項目文件3,第三加熱模型的模擬結果包括擠壓工具的變形、應力、溫度場等,以便與其他模型的加熱模擬結果合并使用。以上所列的加熱模擬設定參數僅是為了舉例說明用,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參數做相應改變,本發明并不以此為限。

步驟S50:根據所述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模具進行加熱模擬,以得到第四加熱模型。

圖5為圖1中根據所述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模具進行加熱模擬的流程示意圖。對擠壓模具進行單獨加熱模擬可以采用金屬塑性成形模擬軟件Simufact進行模擬,例如通過simufact軟件創建項目文件4,并將擠壓模具模型文件擠壓模具.stl導入至項目文件4中,然后再將加熱支座模型文件加熱支座.stl也導入至項目文件4中,然后按以下步驟配置各項參數后進行擠壓模具的單獨加熱模擬。如圖5所示,根據所述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模具進行加熱模擬步驟包括:

步驟S501:將所述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設置于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上;

步驟S502:將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設置為剛體,所述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設置為可變形體;

步驟S503:向所述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添加材料、網格、摩擦、溫度等第四邊界條件,并通過接觸表參數設置擠壓模具及加熱支座之間的接觸關系,對擠壓模具進行加熱模擬。

例如,對擠壓模具進行加熱模擬添加的第四邊界條件和接觸表參數如下:

擠壓模具材料為H13模具鋼;擠壓模具網格類型為Slmesh Tetra,網格單元尺寸為10mm,單元尺寸可兼顧計算精度和計算機配置確定;擠壓模具與加熱支座的摩擦類型為庫侖摩擦,摩擦系數均為0.3;擠壓模具溫度為室溫,設定為20℃,加熱爐Furnace temperature為450℃,加熱支座溫度與加熱爐溫度相同;擠壓模具與加熱支座接觸,方向Direction為1st to 2nd,類型Type為Glued;擠壓模具和加熱支座均為1/4模型,建立對稱平面Symmetry1、Symmetry2,擠壓模具和加熱支座與對稱平面之間接觸,方向Direction均為1st to 2nd,類型Type均為Touching。

根據上述工藝參數對擠壓模具進行加熱模擬可以得到第四加熱模型,第四加熱模型的結果命名為“Heating die”的項目文件4,第四加熱模型的模擬結果包括擠壓模具的變形、應力、溫度場等,以便與其他模型的加熱模擬結果合并使用。以上所列的加熱模擬設定參數僅是為了舉例說明用,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參數做相應改變,本發明并不以此為限。

步驟S60:將所述第一加熱模型、第二加熱模型、第三加熱模型和第四加熱模型合并形成擠壓筒受壓模型,對擠壓筒進行擠壓模擬,以獲取擠壓筒三維應力場。

圖6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擠壓筒進行擠壓模擬的流程示意圖。擠壓筒進行擠壓模擬利用以上各模型單獨加熱的模擬結果。對擠壓筒進行擠壓模擬可以采用金屬塑性成形模擬軟件Simufact進行模擬,例如通過simufact軟件創建項目文件5,并將上述各項目文件加熱模擬后模型合并結果導入至項目文件5中,然后按以下步驟配置各項參數后進行擠壓筒的擠壓模擬。如圖6所示,根據所述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模具進行加熱模擬步驟包括:

步驟S601:按照擠壓筒受壓模型的裝配圖將所述第一加熱模型、第二加熱模型、第三加熱模型和第四加熱模型合并形成擠壓筒受壓模型;

步驟S602:將所述擠壓筒受壓模型設置為可變形體;

步驟S603:向所述擠壓筒受壓模型添加材料、網格、摩擦、溫度等第五邊界條件,并通過接觸表參數設置擠壓筒、擠壓坯料、擠壓工具和擠壓模具之間的接觸關系,對擠壓筒進行擠壓模擬,獲取擠壓筒動態載荷三維應力場。

本發明對影響擠壓筒擠壓模擬結果的擠壓筒、擠壓工具、擠壓胚料以及擠壓模具分別進行加熱模擬,并結合上述模擬結果對擠壓筒進行擠壓模擬,使擠壓筒的擠壓模擬更加符合實際工況,進而提高模擬精度。

圖7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擠壓筒三維應力場的模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7所示,擠壓筒三維應力場的模擬裝置包括:建模單元701,建立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加熱模擬單元702,用于對擠壓筒、擠壓胚料、擠壓工具和擠壓模具分別進行加熱模擬,例如可以包括第一加熱模擬單元,根據所述擠壓筒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筒進行加熱模擬,以得到第一加熱模型;第二加熱模擬單元,根據所述擠壓坯料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坯料進行加熱模擬,以得到第二加熱模型;第三加熱模擬單元,根據所述擠壓工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工具進行加熱模擬,以得到第三加熱模型;第四加熱模擬單元,根據所述擠壓模具三維幾何模型和所述加熱支座三維幾何模型對擠壓模具進行加熱模擬,以得到第四加熱模型;以及擠壓模擬單元703,將所述第一加熱模型、第二加熱模型、第三加熱模型和第四加熱模型合并形成擠壓筒受壓模型,對擠壓筒進行擠壓模擬,以獲取擠壓筒三維應力場。

在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擠壓模擬單元703包括:合并模塊,按照擠壓筒受壓模型的裝配圖將所述第一加熱模型、第二加熱模型、第三加熱模型和第四加熱模型合并形成擠壓筒受壓模型;設定模塊,將所述擠壓筒受壓模型設置為可變形體;模擬模塊,向所述擠壓筒受壓模型添加邊界條件,并通過接觸表參數設置擠壓筒、擠壓坯料、擠壓工具和擠壓模具之間的接觸關系,對擠壓筒進行擠壓模擬。

關于上述實施例中的裝置,其中各個模塊執行操作的具體方式已經在有關該方法的實施例中進行了詳細描述,此處將不做詳細闡述說明。

通過以上的實施方式的描述,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易于理解,這里描述的示例實施方式可以通過軟件實現,也可以通過軟件結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來實現。因此,根據本公開實施方式的技術方案可以以軟件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軟件產品可以存儲在一個非易失性存儲介質(可以是CD-ROM,U盤,移動硬盤等)中或網絡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臺計算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移動終端、或者網絡設備等)執行根據本公開實施方式的方法。

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考慮說明書及實踐這里公開的發明后,將容易想到本發明的其它實施方案。本申請旨在涵蓋本發明的任何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這些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遵循本發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開未公開的本技術領域中的公知常識或慣用技術手段。說明書和實施例僅被視為示例性的,本發明的真正范圍和精神由下面的權利要求指出。

以上具體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應可理解的是,本公開不限于這里描述的詳細結構、設置方式或實現方法;相反,本公開意圖涵蓋包含在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圍內的各種修改和等效設置。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郭勒盟| 黄冈市| 曲沃县| 厦门市| 河西区| 阿合奇县| 龙南县| 科技| 开阳县| 宣威市| 永州市| 白城市| 略阳县| 桓台县| 喀什市| 宝丰县| 阳城县| 彭州市| 固阳县| 安国市| 长垣县| 同德县| 舞钢市| 民乐县| 兰溪市| 竹山县| 门源| 邵武市| 开平市| 东乡| 黔东| 杨浦区| 高青县| 荔浦县| 广西| 丰镇市| 宁城县| 房产| 通化市| 茶陵县| 巧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