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柔性AMOLED觸摸顯示器。
背景技術:
主動式(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ing Emitting Diode,AMOLED)作為第三代顯示技術,具有自主發光,視角廣,響應速度快,功耗低等特點,對于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管的研究已經成為顯示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可穿戴的柔性AMOLED顯示器件也成為了顯示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一種主流柔性顯示器件的結構示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目前柔性AMOLED顯示器件主要包括AMOLED顯示屏11,偏光片12和設置在頂層的觸摸屏傳感器13。由于現有技術是將柔性顯示屏11制作完成后,再貼附偏光片12,最后與觸摸屏傳感器13貼合,而各層之間分別設置有柔性基板層。其中,偏光片12和觸摸屏傳感器13之間設置有第一柔性基板14,AMOLED顯示屏11與偏光片12之間設置有第二柔性基板15,AMOLED顯示屏11底部設置有第三柔性基板16。即現有的柔性AMOLED觸摸顯示器件的制作至少需要三層柔性基板層。具體實現過程中,柔性基板通常采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簡稱PET)膜實現,單層PET膜的厚度約為120微米,這樣增加了整個柔性AMOLED顯示器件的厚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柔性AMOLED觸摸顯示器,有效降低顯示器的厚度。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柔性AMOLED觸摸顯示器,包括:柔性AMOLED顯示屏,觸摸屏傳感器和偏光片;所述柔性AMOLED顯示屏與所述觸摸屏傳感器對位貼合;所述偏光片貼合在所述觸摸屏傳感器上方。
在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柔性AMOLED顯示屏包括柔性基板;所述柔性基板上方通過第一PI(聚酰亞胺)層貼合有低溫多晶硅層;所述低溫多晶硅層上方蒸鍍有發光材料層。
進一步地,所述發光材料層上方沉積有TFE(Thin Film Encapsulation,薄膜封裝)阻隔層。
優選地,所述TFE阻隔層由無機膜層與有機膜層交叉沉積而成。
進一步地,所述觸摸屏傳感器制作于第二PI層上方并且,所述第二PI層的底面對位貼合在所述柔性AMOLED顯示屏上方。
優選地,所述第二PI層上表面蒸鍍有金屬膜;所述金屬膜為氧化銦錫膜。
優選地,所述第二PI層為透明PI層。
優選地,所述第二PI層為壓敏膠或者光敏膠。
優選地,所述第二PI層為固態膠或者液態膠。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柔性AMOLED觸摸顯示器,將觸摸屏傳感器和AMOLED顯示屏集合一體的同時,有效減少在顯示器制作過程中所需要的中間層材料,從而使得具有觸摸功能的柔性AMOLED顯示器的厚度得到有效降低,適用于超薄顯示應用場合。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一種主流柔性顯示器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柔性AMOLED觸摸顯示器的一個實施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柔性AMOLED顯示屏的一種實現方式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觸摸屏傳感器的一種實現方式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柔性AMOLED觸摸顯示器的又一個實施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參見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柔性AMOLED觸摸顯示器的一個實施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柔性AMOLED觸摸顯示器,包括:柔性AMOLED顯示屏21,觸摸屏傳感器22和偏光片23;
所述柔性AMOLED顯示屏21與所述觸摸屏傳感器22對位貼合;
所述偏光片23貼合在所述觸摸屏傳感器22上方。
具體實施時,本實施例在制作集觸摸功能的柔性AMOLED顯示器件時,采用先將柔性AMOLED顯示屏21與超薄觸摸屏傳感器22貼合在一起,然后再貼偏光片23的方式進行實現。
參看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柔性AMOLED顯示屏的一種實現方式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時,在一種可實現的方式中,所述柔性AMOLED顯示屏21包括柔性基板211;所述柔性基板211上方通過第一PI層212貼合有低溫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簡稱LTPS)層213;所述低溫多晶硅層213上方蒸鍍有發光材料層214。
在制備柔性AMOLED顯示屏21時,首先在玻璃基板(圖3中未示出,等效于柔性基板211的位置)上涂覆聚酰亞胺(簡稱PI),形成第一PI層212;然后在第一PI層212上面制作LTPS背板,即低溫多晶硅層213;在低溫多晶硅層213上蒸鍍有機發光材料,如圖3中分別蒸鍍有R、G、B(分別對應為紅、綠、藍)三種顏色。具體實施時,本實施例中的第一PI層212可以為任意顏色、透明、非透明、半透明的材料。進一步地,所述發光材料層214上方沉積有TFE阻隔層215。優選地,所述TFE阻隔層215由無機膜層與有機膜層交叉沉積而成。如圖3所示,有機膜層2152夾雜在兩個無機膜層2151和2153之間。
進一步地,觸摸屏傳感器22可以與柔性AMOLED顯示屏21并行制作,即,在制作柔性AMOLED顯示屏21的同時,觸摸屏傳感器22不受影響地進行同步制作。具體地,如圖4所示,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觸摸屏傳感器的一種實現方式的剖面結構示意圖。所述觸摸屏傳感器22包括第二PI層221和傳感器222。優選地,所述第二PI層221上表面蒸鍍有金屬膜(圖4中未示出),用于制作觸摸屏傳感器圖案。所述金屬膜優選為氧化銦錫(ITO)膜,并且,所述第二PI層221為透明PI層。具體地,所述第二PI層221可以優選為壓敏膠或者光敏膠,固態膠或者液態膠中的任意一種。
參看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柔性AMOLED觸摸顯示器的又一個實施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所述觸摸屏傳感器22制作于第二PI層221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二PI層221的底面對位貼合在所述柔性AMOLED顯示屏21上方,可以將圖3實施例提供的柔性AMOLED顯示屏21、圖4提供的觸摸屏傳感器22以及偏光片23共同構建為超薄的柔性AMOLED觸摸顯示器。
在將柔性AMOLED顯示屏21與觸摸屏傳感器22采用壓敏膠、UV膠、固態膠或者液態膠進行對位貼合時,首先通過激光分離或者機械分離的方式將第二PI層221與圖4中的玻璃基板進行分離,將該玻璃基板分離后再貼偏光片23;然后將圖3實施例提供的AMOLED顯示屏21中的第一PI層212與其玻璃基板(圖3中未示出)進行分離,然后在玻璃基板的位置貼附柔性基板211。
由此獲得的集成有觸摸功能的柔性AMOLED顯示器件可以使整個模組的厚度大大降低,且無需大幅度修正目前的生產制程,可以基于現有的生產制程和設備的基礎上,獲得超薄的柔性AMOLED觸摸顯示器,相對應現有技術至少可以少用兩層PET膜,極大的降低了顯示屏的厚度。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柔性AMOLED觸摸顯示器,將觸摸屏傳感器和AMOLED顯示屏集合一體的同時,有效減少在顯示器制作過程中所需要的中間層材料,從而使得具有觸摸功能的柔性AMOLED顯示器的厚度得到有效降低,適用于超薄顯示應用場合。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