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用于封閉容器的通氣件(vent)和包括通氣件的封閉容器,特別是用于柔性封閉容器的通氣件和包括通氣件的柔性封閉容器。
背景技術:
1、通氣件和通氣組件可用于減少封閉容器內的壓力波動和控制濕度。此類通氣件和通氣裝置還必須防止灰塵和其他污染物進入,并防止水進入。
2、用于容納液體的封閉容器需要通氣件或通氣組件來防止容納的液體泄漏,同時還要確保封閉容器內產生的任何氣體都能通過通氣件排出,以防止封閉容器內壓力升高。
3、用于容納液體的封閉容器的示例包括用于容納電池電解液的電池軟包(batterypouch)。典型的電池軟包由柔性材料制成,并且在電池軟包的壁上有一個或多個通氣件。因此,電池電解質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氣體能夠從電池軟包中逸出,以確保電池軟包內的壓力不會上升超過給定的閾值,從而確保電池軟包不會爆裂或泄漏,或者電池軟包不會因壓力增加而失去容量。
4、此類通氣件需要對允許通過的氣體具有選擇性,并且通常需要基本上防止水蒸氣進入封閉容器,同時允許封閉容器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如二氧化碳)通過通氣件排出封閉容器。
5、但是,有時必須犧牲選擇性以使通氣件具有足夠的強度,從而在給定應用中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
6、因此,仍然需要改進用于封閉容器的通氣件或通氣組件。
7、因此,至少一些實施方式旨在提供改進的通氣組件以解決這些問題中的至少一個。
技術實現思路
1、根據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封閉容器的通氣件,所述通氣件包括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和至少一個增強層,其中,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至少部分地滲透到至少一個增強層中,其中,如使用本文所述方法測量的,所述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對水(h2o)選擇率為至少600cm3/g,在30℃時的二氧化碳透過率為至少1000cm3/(m2*24h*atm)(平方米*24小時*標準大氣壓)。
2、已經發現,提供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至少部分地滲透到至少一個增強層的通氣件,可使通氣件基本上保留至少一層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的選擇性,同時顯著增加通氣件的強度,從而顯著提高通氣件的抗壓性。
3、通氣件所用材料的co2透過率通常會隨著材料厚度的增加而降低。通氣件所用材料的co2透過率通常會隨著材料溫度的升高而增加。通常情況下,通氣件的層厚度需要在透過性和選擇性的要求與結構強度的要求之間進行折中,以確保通氣件能夠承受使用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壓力。然而,發現根據本發明的通氣件保留了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的良好co2透過性,同時還實現了結構強度以提供更高的爆裂壓力(burst?pressure)抗性。
4、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可包含熔點低于320℃的含氟聚合物。
5、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可包括選自下組的含氟聚合物:全氟烷氧基烷烴(pfa)、氟化乙烯丙烯(fep)、聚氟乙烯(pvf)、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氯三氟乙烯(pctfe)或聚乙烯四氟乙烯(etfe)。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可包括pfa或fep。例如,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可包括pfa。
6、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的厚度可為約5μm至約150μm。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的厚度可為約5μm至約125μm。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的厚度可為約5μm至約100μm。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的厚度可為約5μm至約75μm。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的厚度可為約5μm至約50μm。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的厚度可為約5μm至約25μm。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的厚度可為約10μm至約150μm。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的厚度可為約20μm至約150μm。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的厚度可為約30μm至約150μm。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的厚度可為約40μm至約150μm。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的厚度可為約50μm至約150μm。
7、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的厚度可為10μm至50μm。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的厚度可為10μm至25μm。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的厚度可為12μm至25μm。例如,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的厚度可為10μm、12μm、15μm、20μm、25μm、30μm、40μm或50μm。
8、至少一個增強層可以是網狀物。
9、至少一個增強層可具有總體開放的結構。至少一個增強層可以是多孔的。至少一個增強層可以比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更多孔。至少一個增強層的氣體透過性可以比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更高。因此,通氣件的透過性可主要取決于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的透過性。
10、至少一個增強層可以是膨脹聚合物層。至少一個增強層可具有原纖維化結構。至少一個增強層可具有節點和原纖維結構,其中節點由原纖維相互連接。因此,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可至少部分滲透到節點和原纖維之間的孔隙和空隙中。
11、至少一個增強層可包括eptfe。
12、至少一個增強層的厚度可為約1μm至約100μm。至少一個增強層的厚度可為約5μm至約100μm。至少一個增強層的厚度可為約8μm至約100μm。至少一個增強層的厚度可為約10μm至約100μm。至少一個增強層的厚度可為約15μm至約100μm。至少一個增強層的厚度可為約20μm至約100μm。至少一個增強層的厚度可為約30μm至約100μm。至少一個增強層的厚度可為約1μm至約80μm。至少一個增強層的厚度可為約1μm至約60μm。至少一個增強層的厚度可為約1μm至約40μm。至少一個增強層的厚度可為約1μm至約30μm。至少一個增強層的厚度可為約1μm至約25μm。
13、通氣件可包括至少兩個增強層,其中,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夾在至少兩個增強層之間。
14、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對水蒸氣選擇率(carbon?dioxide?to?water?vapourselectivity)可為至少600cm3/g。
15、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對水蒸氣選擇率可為至少700cm3/g。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對水蒸氣選擇率可為至少800cm3/g。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對水蒸氣選擇率可為至少900cm3/g。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對水蒸氣選擇率可為至少1000cm3/g。
16、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對水蒸氣選擇率可為約600cm3/g至約2000cm3/g。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對水蒸氣選擇率可為約700cm3/g至約2000cm3/g。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對水蒸氣選擇率可為約800cm3/g至約2000cm3/g。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對水蒸氣選擇率可為約900cm3/g至約2000cm3/g。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對水蒸氣選擇率可為約1000cm3/g至約2000cm3/g。
17、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至少4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至少1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至少25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至少5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至少75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至少100000cm3/(m2*24h*atm)。
18、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cm3/(m2*24h*atm)至約20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4000cm3/(m2*24h*atm)至約20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0cm3/(m2*24h*atm)至約20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25000cm3/(m2*24h*atm)至約20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50000cm3/(m2*24h*atm)至約20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75000cm3/(m2*24h*atm)至約20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cm3/(m2*24h*atm)至約19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cm3/(m2*24h*atm)至約18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cm3/(m2*24h*atm)至約17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cm3/(m2*24h*atm)至約16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0cm3/(m2*24h*atm)至約19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0cm3/(m2*24h*atm)至約18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0cm3/(m2*24h*atm)至約17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0cm3/(m2*24h*atm)至約160000cm3/(m2*24h*atm)。
19、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30℃時的二氧化碳透過率可為至少4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30℃時的二氧化碳透過率可為至少1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30℃時的二氧化碳透過率可為至少25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至少5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至少75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至少100000cm3/(m2*24h*atm)。
20、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cm3/(m2*24h*atm)至約20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4000cm3/(m2*24h*atm)至約20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0cm3/(m2*24h*atm)至約20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25000cm3/(m2*24h*atm)至約20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50000cm3/(m2*24h*atm)至約20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75000cm3/(m2*24h*atm)至約20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0cm3/(m2*24h*atm)至約19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0cm3/(m2*24h*atm)至約18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0cm3/(m2*24h*atm)至約17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3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0cm3/(m2*24h*atm)至約160000cm3/(m2*24h*atm)。
21、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至少4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至少1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至少25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至少5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至少75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至少10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至少150000cm3/(m2*24h*atm)。
22、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cm3/(m2*24h*atm)至約50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4000cm3/(m2*24h*atm)至約50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0cm3/(m2*24h*atm)至約50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25000cm3/(m2*24h*atm)至約50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50000cm3/(m2*24h*atm)至約50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75000cm3/(m2*24h*atm)至約50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cm3/(m2*24h*atm)至約45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cm3/(m2*24h*atm)至約40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cm3/(m2*24h*atm)至約35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cm3/(m2*24h*atm)至約30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0cm3/(m2*24h*atm)至約45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0cm3/(m2*24h*atm)至約40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0cm3/(m2*24h*atm)至約350000cm3/(m2*24h*atm)。通氣件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0cm3/(m2*24h*atm)至約300000cm3/(m2*24h*atm)。
23、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60℃時的二氧化碳透過率可為至少4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60℃時的二氧化碳透過率可為至少1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60℃時的二氧化碳透過率可為至少25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至少5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至少75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至少100000cm3/(m2*24h*atm)。
24、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cm3/(m2*24h*atm)至約20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4000cm3/(m2*24h*atm)至約20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0cm3/(m2*24h*atm)至約50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25000cm3/(m2*24h*atm)至約50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50000cm3/(m2*24h*atm)至約50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75000cm3/(m2*24h*atm)至約50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0cm3/(m2*24h*atm)至約45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0cm3/(m2*24h*atm)至約40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0cm3/(m2*24h*atm)至約350000cm3/(m2*24h*atm)。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在60℃時的二氧化碳(co2)透過率可為約10000cm3/(m2*24h*atm)至約300000cm3/(m2*24h*atm)。
25、通氣件的co2透過率可為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單獨的co2透過率的至少60%。通氣件的co2透過率可為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單獨的co2透過率的至少65%。通氣件的co2透過率可為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單獨的co2透過率的至少70%。通氣件的co2透過率可為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單獨的co2透過率的至少75%。通氣件的co2透過率可為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單獨的co2透過率的至少80%。
26、通氣件可包括至少兩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以及將兩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連接在一起的結合層。結合層可以是增強層。通氣件可包括至少兩個增強層,并且至少兩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夾在至少兩個增強層之間。
27、通氣件可包括至少兩個增強層,并且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可以夾在至少兩個增強層之間。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可滲透進至少兩個增強層中的每一個。
28、用本文所述方法測量,在5mm直徑時通氣件的爆裂壓力可為至少400kpa。在5mm直徑時通氣件的爆裂壓力可為至少450kpa。在5mm直徑時通氣件的爆裂壓力可為至少500kpa。
29、通氣件可配置為安裝在封閉容器中。封閉容器可以是電池殼體。因此,通氣件可適用于電池殼體。電池殼體可以是電池的一部分。電池可以是二次電池。二次電池可以是鋰離子電池。電池可包括正極和負極。正極可選自:鋰鎳錳鈷氧化物(“nmc”)、鋰鎳鈷鋁氧化物(“nca”),鋰錳氧化物(“lmo”),鋰鐵磷酸鹽(“lfp”),鈷鋰氧化物(“lco”),或其任意組合。負極可選自:鋰、石墨、鈦酸鋰(“lto”)、錫鈷合金或其任意組合。
3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電池可包括至少一個隔膜(separator)。至少一個隔膜可包括至少一種選自以下的材料:聚丙烯、聚乙烯、至少一種四氟乙烯(tfe)聚合物或共聚物、至少一種偏二氟乙烯的均聚物、至少一種六氟丙烯(hfp)-偏二氟乙烯的共聚物或其任意組合。
31、電解質可以是電解液,其中電解液可以包含至少一種溶劑和至少一種電解質鹽。電解液的至少一種溶劑可包括至少一種有機溶劑。電解質的至少一種有機溶劑可選自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或其混合物。
32、電解質可以包含至少一種添加劑,其中,至少一種添加物可配置為在電池運行期間釋放至少一種選自以下的氣體:co2、h2、co、ch4或其任意組合。至少一種添加劑可選自下組:碳酸亞乙烯酯(vc)、亞硫酸乙烯酯(es)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
33、電解質可以浸漬在至少一個隔膜內。
34、封閉容器可以是軟包。封閉容器可以是電池軟包。封閉容器可配置為容納電池流體,其允許離子通過電池流體從第一電極轉移到第二電極。因此,封閉容器可容納至少兩個電極和至少兩個電觸點,至少兩個電觸點被配置為將至少兩個電極連接到外部電路。至少一個容器壁可配置成基本不滲透封閉容器內容納的流體。例如,電池軟包可以是鋰(li)離子軟包電池。
35、多個容器壁中的至少一個容器壁可以是硬質容器壁。硬質容器壁可包括硬質聚合物材料。硬質容器壁可包括熱塑材料。硬質容器壁可包括增強熱塑性材料。例如,硬質容器壁可包括用玻璃纖維或類似的纖維增強的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熱塑性材料。硬質容器可包括硬質金屬材料。例如,硬質容器壁可包括鋁、鋼、不銹鋼、銅、黃銅、青銅、錫或鉛。
36、在第二方面,一種用于封閉容器的通氣件,包括:至少一個全氟烷氧基烷(pfa)層或至少一個氟化乙烯丙烯(fep)層;以及至少一個eptfe層,其中至少一個pfa層或至少一個fep層至少部分地滲透到至少一個eptfe層中,其中至少一個pfa或fep層的厚度為5μm至150μm。
37、通氣件可包括至少兩個eptfe層,并且至少一個pfa層或至少一個fep層可夾在至少兩個eptfe層之間。
38、至少一個pfa層或至少一個fep層可至少部分滲透到至少兩個eptfe層兩者中。
39、至少一個pfa層或至少一個fep層的厚度可為10μm至25μm。
40、根據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制造第一方面所述的通氣件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41、提供至少一個增強層和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
42、將至少一個增強層布置成至少部分遮擋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以及
43、對至少一個增強層施加熱量和壓力,
44、其中,至少一個保護性含氟聚合物層至少部分地滲透到至少一個增強層中。
45、對至少一個增強層施加的熱量對應于施加100℃至325℃的溫度到至少一個增強層。對至少一個增強層施加的熱量對應于施加300℃至325℃的溫度。
46、對至少一個增強層施加的壓力可為200kpa至10000kpa。
47、在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封閉容器,其包括根據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通氣件,其中封閉容器包括至少一個壁并且壁包括開孔,并且其中通氣件覆蓋所述開孔。
48、通氣件可覆蓋開孔,使得在使用過程中,封閉容器內的氣體可通過開孔和通氣件逸出封閉容器。
49、封閉容器可以是電池殼體。因此,通氣件可適用于電池殼體。二次電池可以是鋰離子電池。
50、正極可選自:鋰鎳錳鈷氧化物(“nmc”)、鋰鎳鈷鋁氧化物(“nca”),鋰錳氧化物(“lmo”),鋰鐵磷酸鹽(“lfp”),鈷鋰氧化物(“lco”),或其任意組合。
51、負極可選自:鋰、石墨、鈦酸鋰(“lto”)、錫鈷合金或其任意組合。
52、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電池可包括至少一個隔膜。至少一個隔膜可包括至少一種選自以下的材料:聚丙烯、聚乙烯、至少一種四氟乙烯(tfe)聚合物或共聚物、至少一種偏二氟乙烯的均聚物、至少一種六氟丙烯(hfp)-偏二氟乙烯的共聚物或其任意組合。
53、電解質可以是電解液,其中電解液可以包含至少一種溶劑和至少一種電解質鹽。電解液的至少一種溶劑可包括至少一種有機溶劑。電解質的至少一種有機溶劑可選自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甲酯(dmc)或其混合物。
54、電解質可包含至少一種添加劑,其中,至少一種添加物可配置為在電池運行期間釋放至少一種選自以下的氣體:co2、h2、co、ch4或其任意組合。至少一種添加劑可選自下組:碳酸亞乙烯酯(vc)、亞硫酸乙烯酯(es)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
55、電解質可以浸漬在至少一個隔膜內。
56、封閉容器可以是軟包。
57、封閉容器可以是電池軟包。封閉容器可配置為容納電池流體,其允許離子通過電池流體從第一電極轉移到第二電極。因此,封閉容器可容納至少兩個電極和至少兩個電觸點,至少兩個電觸點被配置為將至少兩個電極連接到外部電路。至少一個容器壁可配置成基本上不能透過封閉容器內容納的流體。例如,電池軟包可以是鋰(li)離子軟包電池。
58、多個容器壁中的至少一個容器壁可以是硬質容器壁。硬質容器壁可包括硬質聚合物材料。硬質容器壁可包括熱塑材料。硬質容器壁可包括增強熱塑性材料。例如,硬質容器壁可包括用玻璃纖維或類似的纖維增強的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熱塑性材料。硬質容器可包括硬質金屬材料。例如,硬質容器壁可包括鋁、鋼、不銹鋼、銅、黃銅、青銅、錫或鉛。
59、第一和第二方面的通氣件的特征即是第三和第四方面的通氣件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