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池,具體涉及一種電池架、電池簇及電池儲能系統。
背景技術:
1、相關技術中,電池架通常焊接于電池儲能系統的預制艙內,后續再將電池模塊插入到預制艙的電池架。若將電池架獨立于預制艙,則電池架的強度將無法滿足使用需求,使電池架無法單獨售賣或展示。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池架、電池簇及電池儲能系統,可以改善電池架結構強度不足的技術問題。
2、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池架,包括:
3、頂框;
4、底框,與所述頂框間隔設置;
5、側架,連接于所述頂框和底框之間,所述側架被裝配為安裝電池模塊;
6、其中,所述底框內連接有加強件,在第一方向上,所述加強件的兩側分別與所述底框的相對兩側連接,在第二方向上,所述加強件的兩側分別通過底橫梁與所述底框的相對兩側連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7、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底框包括:
8、兩個底側梁,每一所述底側梁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9、兩個底邊梁,每一所述底邊梁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10、其中,每一所述底側梁的端部均通過底角件與相對應的所述底邊梁的端部連接,以使所述兩個底側梁與所述兩個底邊梁圍合形成呈方形的底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加強件的兩側分別與所述兩個底邊梁連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加強件的兩側分別通過所述底橫梁與所述兩個底側梁連接。
11、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加強件包括:
12、第一加強板;
13、第二加強板,與所述第一加強板間隔設置;
14、第三加強板,連接于所述第一加強板與所述第二加強板之間;
15、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加強板的兩側分別與所述兩個底邊梁連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三加強板的兩側分別通過所述底橫梁與所述兩個底側梁連接。
16、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底框還包括:
17、兩個底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每一所述底板的兩側分別連接于所述兩個底邊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兩個底板分別連接于所述第三加強板的兩側,且每一所述底板分別與相對應的所述底側梁連接,在第三方向上,所述兩個底板均位于所述底橫梁與所述第二加強板之間;
18、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每一所述底板均連接有底加強板,所述底加強板與所述底角件連接。
19、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底框還包括:
20、安裝件,連接于所述底橫梁和/或所述底側梁,所述安裝件被配置為安裝電氣件。
21、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兩個底側梁上均構造有等電位連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兩個所述等電位連接部相互遠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每一所述等電位連接部均遠離所述底邊梁設置。
22、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頂框包括:
23、兩個頂側梁,每一所述頂側梁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24、兩個頂邊梁,每一所述頂邊梁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25、頂板,與所述兩個頂側梁及所述兩個頂邊梁連接;
26、其中,每一所述頂側梁的端部均通過頂角件與相對應的所述頂邊梁的端部連接,以使所述兩個頂側梁與所述兩個頂邊梁圍合形成呈方形的頂框,所述頂板上連接有頂加強板,所述頂加強板與所述頂角件連接。
27、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頂角件和/或所述底角件均構造有吊接孔。
28、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側架設置為兩個,兩個所述側架沿所述第二方向間隔設置,其中,每一所述側架均包括:
29、兩個立柱,每一所述立柱均連接于相對應的所述底角件和所述頂角件之間;
30、兩個側豎梁,間隔設置于所述兩個立柱之間,每一所述側豎梁均連接有第一側斜梁和第二側斜梁,所述第一側斜梁與所述底角件連接,所述第二側斜梁與所述頂角件連接;
31、側橫梁,連接于所述兩個側豎梁之間,和/或,連接于所述側橫梁與相鄰的所述立柱之間,和/或,連接于所述側橫梁與相鄰的所述第一側斜梁之間,和/或,連接于所述側橫梁與相鄰的所述第二側斜梁之間。
32、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側架上構造有用于安裝電池模塊的支撐件,所述支撐件包括:
33、限位部,與所述側架連接;
34、支撐部,呈角度地連接于所述限位部遠離所述側架的一側;
35、所述支撐部的第一端構造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被配置為通過緊固件鎖固電池模塊,所述支撐部的第二端構造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被配置為抵接電池模塊;
36、其中,沿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限位部具有朝遠離所述側架方向彎折的漸縮段。
37、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電池架的外表面均涂覆有防腐蝕層。
38、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防腐蝕層包括由內至外層疊設置的富鋅底漆層、環氧漆層及聚氨酯層。
39、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池簇,包括:
40、電池模塊;
41、如前述的電池架;
42、其中,所述電池模塊安裝于所述電池架內。
43、第三方面,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池儲能系統,包括前述的電池簇。
44、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45、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通過頂框、底框和側架形成電池架,以放置電池模塊。在底框內設置加強件,使加強件在第一方向上貫穿底框,并使加強件在第二方向上通過底橫梁與底框連接,則可以利用加強件對底框進行結構加強,以提升電池架整體的結構強度,從而改善電池架結構強度不足的技術問題。
1.一種電池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件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還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還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底側梁上均構造有等電位連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兩個所述等電位連接部相互遠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每一所述等電位連接部均遠離所述底邊梁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2-6任一項所述的電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框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角件和/或所述底角件均構造有吊接孔。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架設置為兩個,兩個所述側架沿所述第二方向間隔設置,其中,每一所述側架均包括:
10.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電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架上構造有用于安裝電池模塊的支撐件,所述支撐件包括:
11.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電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架的外表面均涂覆有防腐蝕層。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蝕層包括由內至外層疊設置的富鋅底漆層、環氧漆層及聚氨酯層。
13.一種電池簇,其特征在于,包括:
14.一種電池儲能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電池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