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儲能,具體涉及一種封裝結構。
背景技術:
1、隨著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對電池模組的需求越來越多;封裝結構作封裝技術是儲能領域的一項關鍵技術,由于電芯在充放電循環過程中會出現產氣現象,導致電芯出現膨脹;在模組封裝時為了解決電芯膨脹力的問題,相關技術中,用端板以及鋼帶組合,從而確保模組外形尺寸不受影響,然后再組裝到托盤內,組裝成pack,但是鋼帶捆繞電池模組成組安裝效率較低,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卷繞模組,增加了成本;當電池模組的數量增加,電池模組的重量隨之增大,由于電池模組底部沒有支撐裝置,鋼帶的約束力有限,會導致電池模組散開導致電池模組的封裝結構失效;
2、因此,提供一種能夠解決電池模組安裝效率低和電池模組尺寸受限的封裝結構是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封裝結構。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封裝結構,包括:一種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組件,被配置為支撐電池模組的下部;中間組件,被配置為固定在所述底部組件的上部,用于貼合電池模組外側的端面;頂部組件,被配置為安裝在中間組件的上部以蓋合電池模組的上部。
3、進一步地,所述底部組件被配置為一對底架和加強架,所述加強架被配置為所述底架之間,所述底架的上部相向設置有承托缺口,其中所述封裝結構的下部被所述承托缺口和所述加強架承托。
4、進一步地,所述中間組件被配置為兩個端板,所述端板設置在電池模組的兩側,其中所述端板的內側壁貼合電池模組外側的端面。
5、進一步地,所述中間組件被配置為至少一個隔板,所述隔板設置在所述端板之間,其中所述隔板的兩側貼合兩側的電池模組內側的端面。
6、進一步地,所述頂部組件被配置為三根固定條,所述固定條與所述底架和所述加強架的軸線位置對應;所述固定條上設置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底架和所述承托缺口上設置有若干與所述固定孔對應的支撐孔,所述端板和所述隔板的上部設置有若干貫穿口;其中螺栓依次穿過固定孔、貫穿口和支撐孔以將所述頂部組件、中間組件和底部組件連接形成框架。
7、進一步地,所述框架內放置有至少兩層電池模組,電池模組包括依次電性連接的電池單元。
8、進一步地,與所述端板貼合的所述電池單元的兩側壁設置有絕緣材料。
9、進一步地,與所述隔板貼合的所述電池單元的兩側壁設置有絕緣材料。
10、進一步地,遠離所述隔板和所述端板的所述電池單元的單側壁設置有膠帶。
11、進一步地,位于下層的所述電池單元的上部設置有隔熱材料。
12、進一步地,所述端板的側壁設置有若干接插件安裝孔,接插件通過螺栓與所述接插件安裝孔固定以安裝在所述端板的側壁。
13、進一步地,所述端板的靠外端的側壁設置有若干css安裝孔,css組件通過螺栓與所述css安裝孔固定以安裝在所述端板的側壁。
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通過設置底部組件,電池模組放置于底部組件的上部被底部組件穩定承托,電池模組的數量增加后,能夠對電池模組的下部穩定承托,避免電池模組重量增加,導致電池模組的散開,造成封裝結構失效,提高了電池模組的封裝結構的穩定性;通過設置中間組件,電池模組安裝在底部組件上后,中間組件能夠貼合電池模組外側的端面,對電池模組限位,防止電池模組的晃動,使電池模組工作穩定;通過設置頂部組件,頂部組件固定在中間組件的上部,與中間組件和底部組件通過螺栓連接將電池模組固定在本實用新型封裝結構內,安裝效率高,結構穩定,實現電池模組的穩定工作。
1.一種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一種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