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儲能,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儲能集裝箱。
背景技術:
1、相關技術中,7mwh集裝箱的空間有限,電芯數量多,發熱量大,經計算約需要制冷量在120kw以上的液冷機組才能滿足散熱需求。目前單臺制冷機組的制冷能力約在60kw,若需滿足7mwh集裝箱所需制冷量在120kw以上的散熱需求,則需要設置2臺制冷機組,此時集裝箱的空間無法滿足。
2、基于此,需要提高液冷機組的散熱效率來滿足需求,如通過提高制冷劑的循環轉換效率來提高液冷機組的散熱效率,此時,制冷劑的循環轉換效率提高則需要增加冷凝器的散熱效率,就需要增加液冷機組的零部件,這樣會導致液冷機組所占空間變大,由于目前的液冷機組為一體柜形式,軸流風扇221布置在柜體211上部(如圖1所示),在增加軸流風扇221的情況下會導致占用空間更大,使得原有艙空間大小無法容納液冷機組。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儲能集裝箱,以解決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因提高液冷機組的散熱效率而導致所在艙空間不足的技術問題。
2、基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儲能集裝箱,包括箱體、液冷機組及電池組件,所述電池組件容置于所述箱體內,所述液冷機組包括:
3、液冷主機組件,容置于所述箱體內,且位于所述箱體沿第一方向的一側;
4、水冷冷凝器,設置于所述箱體外,并與所述液冷主機組件連通。
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水冷冷凝器可拆卸連接于所述箱體外側。
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水冷冷凝器包括:
7、冷凝器主體;
8、進水端,設置于所述冷凝器主體上;
9、出水端,設置于所述冷凝器主體上;
10、進氣端,設置于所述冷凝器主體上;以及
11、出液端,設置于所述冷凝器主體上;
12、其中,所述進水端和所述出水端用于連接循環冷卻液,所述進氣端和所述出液端分別與所述液冷主機組件連接。
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進水端和所述出水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排設置于所述冷凝器主體上;所述進氣端和所述出液端沿第二方向并列設置于所述冷凝器主體上。
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箱體包括:
15、側板,設置為多個;
16、底板,設置為一個;以及
17、頂板,設置為一個;
18、其中,所述底板沿第二方向設置于所述側板的一端,所述頂板沿所述第二方向設置于所述側板的另一端,多個所述側板沿所述頂板和所述底板的周向布置,且多個所述側板、所述底板及所述頂板圍合形成容置空間,所述電池組件及所述液冷主機組件均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間內;
19、所述水冷冷凝器可拆卸連接于所述頂板上。
2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液冷機組還包括管路組件,所述管路組件用于連通所述液冷主機組件及所述水冷冷凝器,所述液冷主機組件沿第三方向的兩端分別設置有連接口,所述管路組件包括:
21、進氣管路,其一端與所述液冷主機組件的其中一個所述連接口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進氣端連接;以及
22、出液管路,其一端與所述液冷主機組件的另一個所述連接口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出液端連接。
2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冷凝器主體內設置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套設于所述第一管路外且所述第二管路與所述第一管路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與所述進水端連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與所述出水端連通,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與所述進氣端連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與所述出液端連通。
2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內的介質流向與所述第二管路內的介質流向相反。
2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電池組件包括液冷板,所述液冷主機組件包括柜體,以及設置于所述柜體內的換熱件、動力件、壓縮件及節流件;
26、其中,所述換熱件、所述液冷板及所述動力件依次通過管路連接形成一級閉環回路;所述換熱件、所述壓縮件、所述水冷冷凝器及所述節流件依次通過管路連接形成二級閉環回路。
2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換熱件與所述液冷板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進液端溫度傳感器;
28、和/或,所述液冷板與所述動力件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出液端溫度傳感器。
29、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儲能集裝箱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相關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儲能集裝箱通過將液冷機組的水冷冷凝器和液冷主機組件分體設置,即液冷主機組件設置于箱體沿第一方向的一側,而水冷冷凝器設置于箱體外,并與液冷主機組件連通,由此,可以充分利用儲能集裝箱內空間,以滿足7mwh儲能集裝箱的散熱需求;同時,本實用新型的液冷機組采用水冷冷凝器代替風扇,減少了噪音與功耗,使得液冷機組運行更穩定。
1.一種儲能集裝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液冷機組及電池組件,所述電池組件容置于所述箱體內,所述液冷機組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儲能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冷凝器可拆卸連接于所述箱體外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儲能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冷凝器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儲能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端和所述出水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排設置于所述冷凝器主體上;所述進氣端和所述出液端沿第二方向并列設置于所述冷凝器主體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儲能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儲能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機組還包括管路組件,所述管路組件用于連通所述液冷主機組件及所述水冷冷凝器,所述液冷主機組件沿第三方向的兩端分別設置有連接口,所述管路組件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儲能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主體內設置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套設于所述第一管路外且所述第二管路與所述第一管路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與所述進水端連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與所述出水端連通,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與所述進氣端連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與所述出液端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儲能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內的介質流向與所述第二管路內的介質流向相反。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儲能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組件包括液冷板,所述液冷主機組件包括柜體,以及設置于所述柜體內的換熱件、動力件、壓縮件及節流件;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儲能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件與所述液冷板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進液端溫度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