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池,特別是涉及一種鎖止機構、電池及車輛。
背景技術:
1、隨著新能源技術的發展,電池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例如應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電瓶車、電動汽車、電動飛機、電動輪船、電動玩具汽車、電動玩具輪船、電動玩具飛機和電動工具等上。
2、電池技術的發展要同時考慮多方面的設計因素,例如,在將電池連接、鎖定至用電裝置的過程中,如何提高鎖止件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壽命,是電池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提供一種電池的鎖止機構、電池及車輛,其能夠提高可靠性以及使用壽命。
2、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電池的鎖止機構,包括基座、鎖止組件以及防轉組件,鎖止組件包括第一鎖止件和第二鎖止件,第一鎖止件沿自身軸向可移動地設置于基座,第二鎖止件連接于第一鎖止件沿軸向的一端,第二鎖止件被配置為通過轉動將第一鎖止件鎖定于目標部件或解除第一鎖止件與目標部件的鎖定;防轉組件包括防轉件、彈性件和止動件,防轉件套設于第二鎖止件并沿軸向可移動地連接于第二鎖止件,防轉件與第二鎖止件在第二鎖止件的周向上相對固定,止動件固定于基座并位于防轉件背離彈性件的一側,止動件用于與防轉件配合,并通過防轉件限制第二鎖止件的轉動;其中,在軸向上,彈性件夾設于第二鎖止件和防轉件之間。
3、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在鎖止組件通過轉動實現鎖定狀態和解鎖狀態的切換時,防轉件會隨著鎖止組件轉動。將彈性件設置為兩端分別與第二鎖止件以及防轉件相抵接,能夠在防轉件轉動的過程中使彈性件與防轉件在周向上同步轉動,減小彈性件的兩端的速度差異,降低彈性件扭轉失效的風險以及彈性件磨損的風險,提高鎖止機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4、根據本技術實施例中的一些實施例,第二鎖止件包括鎖止主體和限位法蘭,鎖止主體連接于第一鎖止件,限位法蘭環繞鎖止主體;彈性件套設于鎖止主體,在軸向上,彈性件夾設于限位法蘭和防轉件之間。第二鎖止件可以設置有沿徑向凸出的法蘭結構,以便于在彈性件套設于主體部分的同時與彈性件在軸向上的端部相抵接,使彈性件受力均勻、穩定。
5、根據本技術實施例中的一些實施例,限位法蘭在軸向上相對的兩側分別與基座以及彈性件相抵接,限位法蘭與基座滑動配合。將限位法蘭與基座設置為滑動配合能夠在提供軸向支撐的同時降低兩者之間的摩擦損耗。
6、根據本技術實施例中的一些實施例,鎖止機構還包括環繞第一鎖止件設置的墊圈,墊圈的至少部分在軸向上夾設于限位法蘭與基座之間。在限位法蘭與基座之間設置墊圈能夠使兩者不直接接觸,在發生相對轉動時能夠通過墊圈降低摩擦損耗、減少摩擦發熱。
7、根據本技術實施例中的一些實施例,墊圈與基座以及限位法蘭分別滑動配合;或者,墊圈與基座以及限位法蘭中的一者連接設置,且與另一者滑動配合。墊圈可選為兩側均為光滑表面并能夠自由轉動,其光滑表面分別與基座、限位法蘭滑動配合,或者,墊圈還可以為與基座、限位法蘭中的一者相連接,通過對側光滑表面與另一者滑動配合,由此能夠使墊圈便于加工,且能夠減少摩擦發熱。
8、根據本技術實施例中的一些實施例,基座以及第二鎖止件中的至少一者設置有阻隔結構,阻隔結構的至少部分位于彈性件和基座之間;或者,阻隔結構的至少部分與彈性件背離基座的一側相抵接,彈性件的中心軸與阻隔結構的中心軸相重合,且彈性件與基座間隔設置。阻隔結構能夠降低彈性件在徑向上出現位移的可能性,進而降低彈性件與其他部件發生摩擦或因與基座相接觸而受到扭轉力的可能性。
9、根據本技術實施例中的一些實施例,阻隔結構環繞鎖止組件設置,可以增大阻隔結構與彈性件之間的接觸面積,進一步使彈性件的位置固定。
10、根據本技術實施例中的一些實施例,第二鎖止件面向彈性件的一側設有阻隔槽,和/或,防轉件面向彈性件的一側設有阻隔槽,彈性件伸入阻隔槽中;阻隔槽的側壁為阻隔結構。阻隔結構可以進一步設置為阻隔槽的結構形式,降低彈性件由阻隔結構上脫離的可能性。
11、根據本技術實施例中的一些實施例,第二鎖止件包括鎖止主體和限位法蘭,限位法蘭以及防轉件朝向彈性件的一側分別設置有阻隔結構。在彈性件的兩端均設置阻隔結構能夠使對彈性件的限位更為穩定,同時降低彈性件因壓縮、伸展而脫離阻隔結構的可能性。
12、根據本技術實施例中的一些實施例,分別設置于限位法蘭以及防轉件的阻隔結構寬度相同并在軸向上對應設置。對應設置的阻隔槽能夠進一步使彈性件受力均勻,降低彈性件傾斜或錯位的可能性。
13、根據本技術實施例中的一些實施例,防轉件與第二鎖止件可拆卸連接,防轉件在軸向上相對的兩側分別與彈性件以及止動件相抵接;防轉件與止動件能夠通過沿軸向的相對移動在脫離狀態以及鎖定狀態之間切換。通過彈性件的配合能夠便捷地通過防轉件與止動件的抵接或分離調整對鎖止組件的鎖定狀態,使鎖止機構的加、解鎖效率提高。
14、根據本技術實施例中的一些實施例,防轉件以及止動件靠近彼此的一側分別設置有嚙合齒,在鎖定狀態下,防轉件與止動件相互嚙合。通過設置嚙合齒能夠使防轉件與止動件之間的鎖定穩定可靠,且在其中任一者旋轉后,還能夠經由軸向移動直接地恢復鎖定狀態。
15、根據本技術實施例中的一些實施例,第二鎖止件設置有沿軸向延伸的連接孔,第一鎖止件的一部分伸入連接孔中并與第二鎖止件螺紋連接。通過螺紋能夠便捷地實現第二鎖止件轉動驅動第一鎖止件軸向移動的功能。
16、根據本技術實施例中的一些實施例,第一鎖止件包括鎖止桿和壓頭,壓頭連接于鎖止桿沿軸向的一端且位于基座的外側,鎖止桿遠離壓頭的一端容納于基座內并連接于第二鎖止件;壓頭的外周面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第一鎖止件的徑向上,第一表面與鎖止桿之間的最小距離大于第二表面與鎖止桿之間的最小距離。通過設置至少部分沿徑向凸出設置的壓頭能夠使第一鎖止件穿過待連接件的連接孔,隨后通過旋轉預設角度壓緊于連接孔周圍的表面。
17、第二方面,根據本技術實施例提出了一種電池,包括箱體、電池單體以及第一方面任一實施例中的鎖止機構,多個電池單體設置于箱體中,鎖止機構中的基座連接于箱體。鎖止機構設置于電池箱體并能夠將箱體與其他外部部件進行可靠的連接鎖定。
18、根據本技術實施例中的一些實施例,電池包括箱體、多個電池單體以及鎖止機構,電池單體設置于箱體中,箱體設置有安裝孔,基座穿設于安裝孔。鎖止機構通過基座與箱體連接,以便于將待連接件夾設于第一鎖止件與基座之間。
19、第三方面,根據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輛,包括車身以及第二方面任一實施例中的電池,車身包括固定件,電池位于車身的下側,第一鎖止件鎖定于固定件,電池用于提供電能。通過設置鎖止機構減小連接所需的空間大小。
20、根據本技術實施例中的一些實施例,第一鎖止件包括鎖止桿和壓頭,壓頭連接于鎖止桿沿軸向的一端且位于基座的外側,鎖止桿遠離壓頭的一端與第二鎖止件連接;固定件設置有固定孔,壓頭被配置為能夠穿過固定孔;在第一方向上,壓頭的尺寸大于固定孔的尺寸;在第二方向上,壓頭的尺寸小于固定孔的尺寸,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軸向兩兩垂直;在軸向上,固定件的一部分夾持于壓頭和基座之間。使壓頭能夠由孔中傳出,再通過旋轉以及軸向位移壓接于孔周圍的區域,使其便于連接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