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子控制器件,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磁保持繼電器。
背景技術:
1、磁保持繼電器是一種電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統(又稱輸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統(又稱輸出回路),通常應用于自動控制電路中,它實際上是用較小的電流去控制較大電流的一種“自動開關”。故在電路中起著自動調節、安全保護、轉換電路等作用。
2、現有繼電器采用注塑工藝將磁鋼與銜鐵注塑為一體,以形成一體注塑磁路。該一體注塑磁路加工周期長、成本較高。該整體注塑式繼電器在想要降低動靜簧部件高度時,需要在銜鐵部分上新增特征,使得工藝復雜成本提升,或者需要增加一個零件,沒辦法達到少零件、少工序、低成本的設計理念。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磁保持繼電器,該磁保持繼電器可以減少繼電器內零部件數量,縮短加工周期、提升裝配效率并降低制備成本,以及,可以縮小繼電器內接觸組件占用空間、提升繼電器內結構件的集成度,進而利于繼電器進行小型化設置。
2、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磁保持繼電器,包括:磁路結構,所述磁路結構包括軛鐵組件、磁鋼和銜鐵,所述銜鐵與所述軛鐵組件的至少部分相對設置、形成第一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磁鋼置于所述銜鐵與所述軛鐵組件之間,且所述磁鋼與所述銜鐵為分體式設置,所述磁鋼與所述軛鐵組件相對固定;所述銜鐵設有開窗,且所述開窗在第二方向上與所述銜鐵的邊緣具有大于0的間距,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3、接觸組件,所述接觸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置于所述銜鐵背離所述軛鐵組件一側,所述接觸組件包括動觸片和靜觸片,所述動觸片可以接觸或脫離所述靜觸片;
4、推動卡,所述推動卡插接于所述銜鐵的開窗,且所述銜鐵通過所述推動卡接觸所述動觸片,以驅動所述動觸片接觸或脫離所述靜觸片。
5、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推動卡相對所述銜鐵具有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所述推動卡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狀態時至少部分自所述開窗朝向所述動觸片一側貫穿至另一側;所述推動卡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二狀態時相對所述第一狀態時具有大于0°的旋轉角,且所述推動卡還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二狀態時連接所述銜鐵,以在所述銜鐵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動。
6、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旋轉角為90度。
7、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推動卡設有卡合凹陷;在所述第二狀態時,所述銜鐵的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卡合凹陷內;所述卡合凹陷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對設置的第一抵推面和第二抵推面,所述第一抵推面被配置為用于在所述第二狀態時抵推所述銜鐵朝向所述接觸組件的一側表面,所述第二抵推面被配置為用于在所述第二狀態時抵推所述銜鐵背離所述接觸組件的一側表面。
8、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推動卡包括本體部、連接部和卡合部,所述卡合部通過所述連接部連接于所述本體部,且所述本體部、所述連接部以及所述卡合部配合形成所述卡合凹陷;所述連接部的至少部分用于置于所述開窗內,所述卡合部用于在所述第一狀態時貫穿所述開窗。
9、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推動卡設有兩個所述卡合凹陷,且兩個所述卡合凹陷在第三方向上關于所述連接部對稱設置,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二方向。
10、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銜鐵設有止擋凸起,且所述止擋凸起沿第三方向置于所述開窗一側,且所述止擋凸起用于抵接處于所述第二狀態的所述推動卡,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二方向。
11、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止擋凸起位于所述銜鐵朝向所述接觸組件的一側,且所述止擋凸起用于抵接處于所述第二狀態的所述推動卡的本體部。
12、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銜鐵在對應所述止擋凸起的另一側設有凹陷結構,所述凹陷結構與所述止擋凸起為一體沖壓設置。
13、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動觸片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靜觸片朝向所述銜鐵的一側;所述推動卡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接觸組件的一側,且所述推動卡的本體部設有卡合槽,所述動觸片的至少部分置于該卡合槽內。
14、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銜鐵與所述磁鋼之間設有弧形接觸面,所述銜鐵通過所述弧形接觸面接觸所述磁鋼的一側磁極,且所述銜鐵通過所述弧形接觸面相對所述磁鋼呈轉動設置,以使所述銜鐵的兩端與所述軛鐵組件交替接觸配合。
15、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卡合部在朝向所述銜鐵一側設有所述第一抵推面和第一斜面,且所述第一斜面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抵推面靠近所述弧形接觸面一側;
16、所述本體部在朝向所述銜鐵一側設有所述第二抵推面和第二斜面,且所述第二斜面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抵推面靠近所述弧形接觸面一側。
17、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連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側與所述銜鐵形成所述開窗的內壁之間具有間隙。
18、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還包括夾板組件,所述夾板組件包括兩個夾板,兩個所述夾板在第三方向上夾持所述銜鐵與所述磁鋼,且兩個所述夾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限位所述銜鐵與所述磁鋼;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二方向。
19、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夾板與所述磁鋼之間設有第一定位結構,所述第一定位結構用于限位所述磁鋼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對位置。
20、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定位結構包括設于所述夾板朝向另一所述夾板一側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抵接所述磁鋼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兩側。
21、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夾板與所述銜鐵之間設有第二定位結構,所述第二定位結構用以限位所述銜鐵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對位置。
22、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二定位結構包括設于所述夾板朝向另一所述夾板一側的凹槽以及設于所述銜鐵表面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置于與其配合的所述凹槽內,所述銜鐵能夠通過所述第二凸起部相對所述凹槽的內壁旋轉。
23、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夾板與所述軛鐵組件之間設有第三定位結構,所述軛鐵組件通過所述第三定位結構固定于所述夾板組件。
24、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三定位結構包括相互適配的凸部和凹部,所述凸部與所述凹部中的一個設于所述夾板,另一個設于所述軛鐵組件。
25、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還包括底座,所述磁路結構通過所述夾板組件固定于所述底座。
26、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夾板與所述底座之間設有防脫結構。
27、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防脫結構包括設于所述底座的固定凹槽和設于所述夾板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與所述固定凹槽之間過盈配合。
28、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防脫結構包括設于所述底座的固定凹槽和設于所述夾板的凸出部,所述固定凹槽為通槽,所述凸出部自所述固定凹槽朝向所述磁鋼一側表面伸出至相對另一側,且所述凸出部伸出所述固定凹槽的部分設有倒刺,且所述倒刺卡合于所述固定凹槽背離所述磁鋼一側表面。
29、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底座包括座體和自所述座體延伸出的圍擋板,所述圍擋板形成圍擋空間,所述磁路結構的至少部分至于所述圍擋空間內。
30、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圍擋板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相對兩側均設有沿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導向滑槽;
31、所述夾板在背離另一所述夾板一側設有導向凸起,所述導向凸起置于所述導向滑槽內。
32、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夾板設有卡合凸起,所述卡合凸起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凸出于所述導向凸起表面、并卡合于所述導向滑槽的內壁面。
33、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夾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關于所述導向凸起對稱設置。
34、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座體設有放置腔,所述接觸組件的至少部分置于所述放置腔內,且形成所述放置腔的座體與所述圍擋板之間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
35、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軛鐵組件包括第一接觸部、第二接觸部和第三接觸部,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接觸部與所述第二接觸部相對設置,所述第三接觸部置于所述第一接觸部與所述第二接觸部之間;所述第一接觸部用于與所述銜鐵的一端接觸配合、形成第一拍合面,所述第二接觸部用于與所述銜鐵的另一端接觸配合、形成第二拍合面,所述第二拍合面與所述第一拍合面共面設置;所述磁鋼固定于所述第三接觸部。
36、根據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卡合部置于所述第一接觸部和所述磁鋼之間;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卡合部與所述第三接觸部之間具有間隙。
37、上述實用新型中的一個實施例至少具有如下優點或有益效果:
38、1、本技術提供的磁保持繼電器未單獨在銜鐵上設置其他凸出結構,僅通過銜鐵上的開窗作為推動卡的裝配及推拉位置,使得推動卡可以有效連接銜鐵形成一個整體。同時,該開窗在第二方向上與銜鐵的邊緣具有大于0的間距,該結構設置使得開窗設置在銜鐵的非端部區域,可以降低動觸片以及靜觸片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縮小繼電器內接觸組件占用空間、提升繼電器內結構件的集成度,進而利于繼電器進行小型化設置,并且可以達到低銅耗的目的,以降低制備成本。
39、同時,本技術提供的磁保持繼電器通過銜鐵與推動卡連接后形成的整體驅動接觸組件中動觸片與靜觸片的接觸與脫離操作,可以提升驅動過程的穩定性,保障動觸片有效接觸或脫離靜觸片,進而可以提升該磁保持繼電器的結構性能。
40、而且,本技術提供的磁保持繼電器中,銜鐵與磁鋼為分體式結構,在制備過程中無需整體嵌件注塑,使得零件簡單、易于制備,并且可以提升零件的生產效率與生產質量,降低制備成本。而且,在裝配銜鐵與磁鋼時可以采用單機進行自動化裝配方式,降低裝配難度、提升零件的裝配效率。
41、2、本技術提供的磁保持繼電器在銜鐵設置開窗作為推動卡裝配及推拉位置,使得推動卡可以在第一狀態時將至少部分穿過該開窗,且在該過程中,推動卡與開窗的側壁之間無剮蹭。并且,該結構設置還使得推動卡可以在切換至第二狀態時,有效連接銜鐵形成一個整體。
42、3、本技術提供的磁保持繼電器中,在推動卡由第一狀態切換至第二狀態時,沿第一方向銜鐵被限定在該卡合凹陷的第一抵推面和第二抵推面之間,以使得銜鐵與推動卡形成一個整體,有效驅動動觸片與靜觸片的接觸與脫離操作。
43、4、本技術提供的磁保持繼電器中,銜鐵與磁鋼通過夾板組件形成一個整體,以實現磁路結構一體插裝,達到裝配工序極簡、零件成型簡單、低成本等效果。
44、同時,由于磁路結構通過該夾板組件與底座進行裝配,所以該夾板組件作為連接磁路結構和底座的過渡件,可以降低刮屑風險。而且,在夾板組件與底座裝配過程中,塑料材質的夾板組件接觸塑料材質的底座,減少刮屑現象發生的概率,以及減少二者之間的刮屑量,進而減少裝配過程中產生的異物量,提升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