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汽車充電安全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指一種電動汽車充電安全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普及推廣,充電安全問題是影響電動汽車發展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現有電動汽車充電時大多采用自動充電,通過判斷充電連接器完全連接后,電池管理系統和充電機通訊交互后,進行充電,汽車正常故障下,電池管理系統能及時發送報文充電機停止充電。然而,由于用戶的濫用,經常采用手動充電方式,在該方式下電池管理系統和充電機之間沒有進行通訊交互,充滿電時需要人為手動停止充電,如若忘記及時停止充電,可能導致電池過充而引發電池火災等安全事故。并且,采用手動充電方式時,車輛端出現故障時,僅電池管理系統可作出處理動作,切斷車輛端充電接觸器,若接觸器粘合,將導致無法切斷充電回路,不但未能及時處理故障,還可能帶來過充、短路等嚴重故障,引發更大的安全隱患。另外,作為現有主流的直流充電技術中,通訊異常是充電過程中常見故障之一,自動充電方式在完成充電或車輛端故障時,通訊異常可能導致電池管理系統未能及時發送或停止發送通訊報文給充電機,導致充電安全事故的發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動汽車充電安全控制裝置,以解決現有電動汽車充電過程中,因用戶采用手動充滿電后未能及時停止充電,或車輛端故障時充電機無法自動停止充電,或自動充電時通訊異常等原因造成過充、短路等充電安全事故。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動汽車充電安全控制裝置,包括充電機、充電插頭、車載充電插座、車載蓄電池和電池管理系統,所述充電機通過充電插頭和車載充電插座分別與車載蓄電池和電池管理系統連接,還包括充電安全檢測電路,所述充電安全檢測電路包括第一電壓檢測點、第二電壓檢測點、若干個檢測電阻、開關S和常閉開關S1,所述第一電壓檢測點與充電機連接,所述第二電壓檢測點與電池管理系統連接,所述檢測電阻分別設置于所述充電插頭和車載充電插座上,所述開關S串聯于所述充電插頭上的檢測電阻,所述常閉開關S1串聯于車載充電插座上的檢測電阻,且該常閉開關與電池管理系統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檢測電阻包括檢測電阻R1、檢測電阻R2、檢測電阻R3、檢測電阻R4和檢測電阻R5,所述檢測電阻R1與第一電壓檢測點連接,所述檢測電阻R2和檢測電阻R3設置于所述充電插頭上,所述檢測電阻R4設置于所述車載充電插座上,所述檢測電阻R5與第二電壓檢測點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開關S串聯于所述檢測電阻R2,所述常閉開關S1串聯于所述檢測電阻R4。
進一步地,所述充電插頭和車載充電插座上設有直流充電電路,所述直流充電電路分別與充電機和車載蓄電池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充電插頭和車載充電插座上設有報文通訊電路,所述報文通訊電路分別與充電機和電池管理系統連接。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汽車充電安全控制裝置,在車載充電插座上的檢測電阻中串聯有一常閉開關S1,該常閉開關S1由電池管理系統控制斷開,在手動充電方式或自動充電方式下,車輛端發生故障或者充滿電時,電池管理系統控制斷開常閉開關S1,第一電壓檢測點的電壓放生變化,充電機檢測到該變化自動停止充電,從而實現故障斷電和充滿電自動斷電功能,避免因人為遺忘及時停止充電或通訊異常等原因,造成車載蓄電池過充、短路等充電安全事故。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路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手動充電流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充電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 1,一種電動汽車充電安全控制裝置,包括充電機1、充電插頭2、車載充電插座3、車載蓄電池4、電池管理系統5和充電安全檢測電路6,充電插頭2與充電機1連接,車載充電插座3分別與車載蓄電池4和電池管理系統5連接,充電機1通過充電插頭2和車載充電插座3相互配合分別與車載蓄電池4和電池管理系統5連接。充電插頭2和車載充電插座3上設有直流充電電路(DC+、DC-),該直流充電電路(DC+、DC-)分別與充電機1和車載蓄電池4連接,用于直流充電。充電插頭2和車載充電插座3上設有報文通訊電路(S+、S-),該報文通訊電路(S+、S-)分別與充電機1和電池管理系統5連接,用于為充電機1和電池管理系統5提供通訊通道。
參照圖1,充電安全檢測電路6包括第一電壓檢測點U1、第二電壓檢測點U2、檢測電阻R1、檢測電阻R2、檢測電阻R3、檢測電阻R4、檢測電阻R5、開關S和常閉開關S1,第一電壓檢測點U1與充電機1連接,第二電壓檢測點U2與電池管理系統5連接,檢測電阻R1串聯于第一電壓檢測點U1,檢測電阻R2、檢測電阻R3和開關S均設置于充電插頭2上,且開關S串聯于檢測電阻R2上,檢測電阻R4設于車載充電插座3上,常閉開關S1串聯于車載充電插座3上,且該常閉開關S1與電池管理系統5連接,檢測電阻R5與第二電壓檢測點U2串聯。
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及原理如下:
參照圖1和圖2,充電插頭2和車載充電插座3連接,開關S瞬間斷開以及閉合,第一電壓檢測點U1的電壓發生瞬間變化,告知充電機1充電插頭2及車載充電插座3連接完成,手動充電方式開始,此時常閉開關S1處于閉合狀態。手動充電過程中,當車輛端出現電池過溫、過壓等故障時,電池管理系統5控制斷開常閉開關S1,第一電壓檢測點U1的電壓發生變化,充電機1判斷為充電連接斷開,停止輸出高壓直流,從而停止充電,當故障修復后需要重新連接充電插頭2和車載充電插座3才可再次充電,從而避免手動充電方式下,車輛端故障時充電機1無法及時斷電所帶來的安全隱患。手動充電方式下充滿電時,電池管理系統5控制斷開常閉開關S1,第一電壓檢測點U1的電壓發生變化,充電機1判斷為充電連接斷開,停止充電,避免人為忘記及時斷電導致的過充故障等。
參照圖1和圖3,充電插頭2和車載充電插座3連接,開關S瞬間斷開以及閉合,第一電壓檢測點U1的電壓發生瞬間變化,告知充電機1充電插頭2及車載充電插座3連接完成,自動充電方式開始,此時常閉開關S1處于閉合狀態。自動充電過程中,車輛端出現電池過溫、過壓等故障時,電池管理系統5通過報文通訊電路與充電機1交互故障報文,同時控制斷開常閉開關S1,第一電壓檢測點U1的電壓發生變化,充電機1判斷充電連接斷開或者接收電池管理系統5的故障報文后,停止輸出高壓直流,從而停止充電,當故障修復后需要重新連接充電插頭2和車載充電插座3才可再次充電。自動充電方式下充滿電時,電池管理系統5向充電機1發送充電停止報文,同時控制斷開常閉開關S1,第一電壓檢測點U1的電壓發生變化,充電機1判斷充電連接斷開或者接收電池管理系統5的充電停止報文后,停止充電,避免因電池管理系統5和充電機1之間的通訊異常導致未能及時停止充電。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