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到電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電機轉子用絕緣體。
背景技術:
電機,俗稱“馬達”,是指依據電磁感應定律實現電能轉換或傳遞的一種電磁裝置。它的主要作用是產生驅動轉矩,作為用電器或各種機械的動力源。發電機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熱能、水能等推動發電機轉子來發電。在電機中,鐵芯在整個電機里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用來增加電感線圈的磁通量,已實現電磁功率的最大轉換。電機鐵芯通常是由一個定子和一個轉子組合而成。定子通常作為不轉動的部分,而轉子通常是內嵌在定子的內部位置。在電機轉子的鐵芯上需要安裝上絕緣體,絕緣體能夠防止漆包線與鐵芯鐵芯接觸,提高了電機的性能。然而常見的電機轉子用絕緣體在與鐵芯組裝到一起的過程中很不方便,工人很難快速的將兩者組裝到一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新型電機轉子用絕緣體,該電機轉子用絕緣體的絕緣板和絕緣側板的底部設有導角,導角的存在使得絕緣體與鐵芯之間的安裝更加方便快捷,使得電機轉子的質量更加穩定統一;該電機轉子用絕緣體上設有的絕緣凸環能夠防止漆包線內滑接觸到轉軸安裝孔內的轉軸,使得電機的質量更加穩定。此外,該電機轉子用絕緣體結構設計合理,使用安裝方便、快捷,適合推廣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電機轉子用絕緣體,包括絕緣體本體和轉軸安裝孔,所述絕緣體本體的中部設有轉軸安裝孔,所述絕緣體本體上以轉軸安裝孔為中心均勻分布著多個絕緣支架,所述絕緣支架的兩側設有絕緣板,所述絕緣支架的頂端設有絕緣頂板,所述絕緣板的側面上設有絕緣側板,所述絕緣板和絕緣側板的底部設有導角。
優選的所述絕緣支架的個數為奇數個。
優選的所述絕緣支架的個數為13個。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種新型電機轉子用絕緣體,該電機轉子用絕緣體的絕緣板和絕緣側板的底部設有導角,導角的存在使得絕緣體與鐵芯之間的安裝更加方便快捷,使得電機轉子的質量更加穩定統一;該電機轉子用絕緣體上設有的絕緣凸環能夠防止漆包線內滑接觸到轉軸安裝孔內的轉軸,使得電機的質量更加穩定。此外,該電機轉子用絕緣體結構設計合理,使用安裝方便、快捷,適合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電機轉子用絕緣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電機轉子用絕緣體的主視圖;
圖3是圖2中沿A-A方向的剖視圖;
其中:1、絕緣體本體;2、絕緣凸環;3、絕緣支架;4、絕緣板;5、絕緣頂板;6、絕緣側板;7、導角;8、轉軸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具體實施例,請參閱圖1、圖2和圖3,一種新型電機轉子用絕緣體,包括絕緣體本體1和轉軸安裝孔8,所述絕緣體本體1的中部設有轉軸安裝孔8,所述絕緣體本體1上以轉軸安裝孔8為中心均勻分布著多個絕緣支架3,所述絕緣支架3的兩側設有絕緣板4,所述絕緣支架3的頂端設有絕緣頂板5,所述絕緣板4的側面上設有絕緣側板6,所述絕緣板4和絕緣側板6的底部設有導角7,所述絕緣支架3的個數為奇數個,所述絕緣支架3的個數為13個。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種新型電機轉子用絕緣體,該電機轉子用絕緣體的絕緣板和絕緣側板的底部設有導角,導角的存在使得絕緣體與鐵芯之間的安裝更加方便快捷,使得電機轉子的質量更加穩定統一;該電機轉子用絕緣體上設有的絕緣凸環2能夠防止漆包線內滑接觸到轉軸安裝孔內的轉軸,使得電機的質量更加穩定。此外,該電機轉子用絕緣體結構設計合理,使用安裝方便、快捷,適合推廣使用。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