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機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機轉子自動化加工生產設備。
背景技術:
電機轉子也是電機中的旋轉部件,電機由轉子和定子兩部分組成,它是用來實現電能與機械能和機械能與電能的轉換裝置。電機轉子分為電動機轉子和發電機轉子。電機轉子分為內轉子轉動方式和外轉子轉動方式兩種。內轉子轉動方式為電機中間的芯體為旋轉體,輸出扭矩(指電動機)或者收入能量(指發電機)。外轉子轉動方式即以電機外體為旋轉體,不同的方式方便了各種場合的應用。而現有的用于電機轉子的加工生產設備結構復雜,通常由人工進行卸換料,耗時耗力,且增加成本,另外設備本體在實際加工過程中,由于設備本體產生一定的振動力對電機轉子的加工精度有影響,使用上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電機轉子自動化加工生產設備用于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電機轉子自動化加工生產設備。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電機轉子自動化加工生產設備,包括設備本體和安裝于設備本體內的控制器,所述設備本體為空腔結構,所述設備本體的一側開設有進料口,所述設備本體的另一側開設有出料口,所述設備本體的頂端安裝有多個氣缸,所述設備本體內設有水平設置的移動板,且移動板與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所述移動板的頂端通過螺釘安裝有第一轉動電機,所述移動板的底端連接有轉動桿,且轉動桿與第一轉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轉動桿的底端安裝有磨塊,所述移動板的底端還嵌裝有紅外線傳感器,所述紅外線傳感器與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設備本體的底端內壁上安裝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設有傳送機構,其中傳送機構包括傳送帶、傳送軸和第二轉動電機,傳送軸轉動安裝于支撐架的內壁之間,傳送帶套設于傳送軸上,且傳送軸與第二轉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氣缸、第一轉動電機和第二轉動電機均與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傳送帶的頂端設有多個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頂端中間位置開設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內部的兩側均設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均焊接有多個豎直設置的活動桿,所述放置槽的底端內壁上焊接有多個豎直設置的固定桿,其中固定桿與活動桿相對應,固定桿靠近活動桿的一側開設有卡槽,卡槽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彈簧,且彈簧與活動桿連接。
優選地,所述進料口和出料口分別與傳送帶相對應,且進料口和出料口的頂端內壁與傳送帶的頂端垂直高度大于進料口和出料口的底端內壁與傳送帶的底端垂直高度。
優選地,所述固定板相遠離的一側頂部還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滾球,其中滾球的一部分延伸至凹槽外,且滾球與放置槽的內壁滑動連接。
優選地,所述活動桿的一端延伸至卡槽內,且活動桿與卡槽的內壁滑動連接。
優選地,所述固定板為C字形結構,且兩個固定板對立設置,固定板相靠近的一側壁與電機轉子滑動連接。
優選地,所述固定塊的頂端所處水平高度小于進料口和出料口的頂端所處水平高度。
優選地,所述控制器為AT80C51型單片機。
本發明中,所述一種電機轉子自動化加工生產設備通過傳送機構自動化傳送電機轉子進行生產加工,并利用固定板在彈性的作用下降低設備本身工作時產生的振動力,提高該設備的加工精度和電機轉子的使用質量;通過紅外線傳感器實時監測電機轉子的運動狀況,方便氣缸及時的帶動移動板上下移動,進而實現磨塊對電機轉子進行有序化加工,降低人力管理成本,自動化程度高,有效提高電機轉子的生產效率,本發明設計合理,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有效提高該設備的加工精度和電機轉子的生產效率,且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電機轉子自動化加工生產設備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電機轉子自動化加工生產設備的部分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電機轉子自動化加工生產設備的部分剖析結構示意圖。
圖中:1設備本體、2進料口、3傳送機構、4氣缸、5第一轉動電機、6紅外線傳感器、7移動板、8轉動桿、9磨塊、10出料口、11固定塊、12支撐架、13放置槽、14固定板、15活動桿、16卡槽、17固定桿、18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解說。
實施例
參照圖1-3,一種電機轉子自動化加工生產設備,包括設備本體1和安裝于設備本體1內的控制器,設備本體1為空腔結構,設備本體1的一側開設有進料口2,設備本體1的另一側開設有出料口10,設備本體1的頂端安裝有多個氣缸4,設備本體1內設有水平設置的移動板7,且移動板7與氣缸4的活塞桿固定連接,移動板7的頂端通過螺釘安裝有第一轉動電機5,移動板7的底端連接有轉動桿8,且轉動桿8與第一轉動電機5的輸出軸連接,轉動桿8的底端安裝有磨塊9,移動板7的底端還嵌裝有紅外線傳感器6,紅外線傳感器6與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設備本體1的底端內壁上安裝有支撐架12,支撐架12上設有傳送機構3,其中傳送機構3包括傳送帶、傳送軸和第二轉動電機,傳送軸轉動安裝于支撐架12的內壁之間,傳送帶套設于傳送軸上,且傳送軸與第二轉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氣缸4、第一轉動電機5和第二轉動電機均與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傳送帶的頂端設有多個固定塊11,固定塊11的頂端中間位置開設有放置槽13,放置槽13內部的兩側均設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的底端均焊接有多個豎直設置的活動桿15,放置槽13的底端內壁上焊接有多個豎直設置的固定桿17,其中固定桿17與活動桿15相對應,固定桿17靠近活動桿15的一側開設有卡槽16,卡槽16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彈簧18,且彈簧18與活動桿15連接。
本實施例中,進料口2和出料口10分別與傳送帶相對應,且進料口2和出料口10的頂端內壁與傳送帶的頂端垂直高度大于進料口2和出料口10的底端內壁與傳送帶的底端垂直高度,固定板14相遠離的一側頂部還開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滾球,其中滾球的一部分延伸至凹槽外,且滾球與放置槽13的內壁滑動連接,活動桿15的一端延伸至卡槽16內,且活動桿15與卡槽16的內壁滑動連接,固定板14為C字形結構,且兩個固定板14對立設置,固定板14相靠近的一側壁與電機轉子滑動連接,固定塊11的頂端所處水平高度小于進料口2和出料口10的頂端所處水平高度,控制器為AT80C51型單片機。
本實施例中,工作時,電機轉子從進料口2處放置于傳送機構3上的傳送帶上,控制器控制傳送機構3的第二轉動電機驅動傳送軸轉動,進而帶動傳送帶自動化傳送電機轉子進行生產加工,并利用固定板14在彈簧18的彈性作用下降低設備本身工作時產生的振動力,提高該設備的加工精度和電機轉子的使用質量;通過紅外線傳感器6實時監測電機轉子的運動狀況,一旦檢測到固定塊11移動至磨塊9的正下方時,控制器控制第二轉動電機停止輸出,傳送帶停止對電機轉子的繼續傳送,方便氣缸4及時的帶動移動板7向下移動,利用第一轉動電機5驅動磨塊9轉動對電機轉子進行有序化打磨加工,加工完成后控制器繼續控制第一轉動電機驅動傳送帶運行,使得加工后的電機轉子從出料口10處進行卸料,自動化程度高,降低人力管理成本,有效提高電機轉子的生產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