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信息間隙決策理論的受端電網多源協同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間隙決策理論的受端電網多源協同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端電網的最小化運行成本的目標函數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信息間隙決策理論的受端電網多源協同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協同優化調度模型的約束條件包括:支路潮流約束、節點平衡約束、火電機組運行約束、梯級水電機組運行約束、風電機組運行約束、儲能設備約束、直流輸電線路約束和svc運行約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信息間隙決策理論的受端電網多源協同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求解所述信息間隙決策理論模型之前,將所述梯級水電機組運行約束進行線性化處理,方法為:將發電流量和庫容分別劃分為多個連續的發電流量區間和庫容區間,將發電容量和庫容組成的平面投影劃分為(m-1)×(n-1)維的網格,其中m-1為發電流量區間個數,n-1為庫容區間的個數,m、n為大于等于2的整數,將每個網格沿對角線分為左上三角形和右下三角形,通過所述電流量區間、庫容區間和三角形網格對所述梯級水電機組運行約束進行表示,得到線性化梯級水電機組運行約束,表示如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信息間隙決策理論的受端電網多源協同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求解所述信息間隙決策理論模型之前,將所述支路潮流約束約束進行線性化,方法為:根據輸電網實際情況,令節點之間的相角差θij,t取值滿足sinθij,t≈θij,t,各個節點電壓接近額定電壓,并定義vij,t=vit-vjt,將和視為獨立變量,得到有功潮流和無功潮流的線性化約束形式,表示為: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間隙決策理論的受端電網多源協同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確定性模型的抽象形式表示為: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信息間隙決策理論的受端電網多源協同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求解所述信息間隙決策理論模型之前,將所述上層目標函數和下層目標函數合并為單層模型,由于考慮的是負荷與風電不確定度,則可將隱式的不確定度下變量約束轉換為顯式表達,具體表示為:
8.基于信息間隙決策理論的受端電網多源協同優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種電子設備,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上并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時實現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基于信息間隙決策理論的受端電網多源協同優化方法。
10.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基于信息間隙決策理論的受端電網多源協同優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