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光伏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伏安裝支架及光伏跟蹤支架。
背景技術:
1、現有的光伏跟蹤支架在主軸上安裝檁條時,往往通過上壓板與抱箍的配合才能將檁條固定在主軸上,安裝時u型抱箍的兩端先對穿上壓板后再對穿檁條,安裝復雜,增加了生產和安裝成本。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光伏安裝支架及光伏跟蹤支架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伏安裝支架及光伏跟蹤支架,能夠節省了材料,降低生產和安裝成本。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
3、一種光伏安裝支架,用于將光伏組件安裝固定于光伏跟蹤支架的主梁,包括:
4、檁條,包括底壁、設于所述底壁四周的側壁及設置于所述側壁遠離所述底壁一側邊緣的環形狀頂壁,所述光伏安裝支架通過所述頂壁安裝所述光伏組件,所述光伏安裝支架通過所述底壁安裝于所述主梁;
5、u型連接件,所述u型連接件的兩個自由端分別通過緊固件與所述底壁連接,所述底壁、所述u型連接件之間形成供所述主梁穿過的容納空間。
6、進一步地,所述底壁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朝向所述頂壁的一側凹陷,所述凹陷部用于與所述主梁相配合。
7、進一步地,所述光伏安裝支架還包括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兩個所述自由端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穿過所述第一壓塊與所述底壁連接,所述第一壓塊的側端能夠與所述主梁抵接,所述第二端部穿過所述第二壓塊與所述底壁連接,所述第二壓塊的側端能夠與所述主梁抵接。
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壓塊包括第一基部、垂直設置于所述第一基部寬度方向兩側的第一抵接部以及垂直設置于第一基部長度方向一側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基部與所述底壁貼合,所述第一抵接部與所述主梁的外壁抵接;所述第二壓塊包括第二基部、垂直設置于所述第二基部寬度方向兩側的第二抵接部以及垂直設置于第二基部長度方向一側的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二基部與所述底壁貼合,所述第二抵接部與所述主梁的外壁抵接。
9、進一步地,每個所述第一抵接部遠離所述第一連接部的一側具有第一弧面,每個所述第二抵接部遠離所述第二連接部的一側具有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與所述第二弧面相對設置,所述第一弧面、所述第二弧面分別用于與所述主梁貼合。
10、進一步地,所述u型連接件還包括連接所述第一端部與所述第二端部的本體部,所述本體部呈扁平狀,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呈圓柱狀。
11、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基部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基部具有第二通孔,所述底壁上設有第三通孔、第四通孔,所述第一端部依次穿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與所述緊固件連接,所述第二端部依次穿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四通孔與所述緊固件連接。
12、進一步地,所述檁條為具有船艙部、船頭部和船尾部的舟船狀,所述船頭部的頂壁與所述船艙部的兩側壁之間均設有加強筋,所述船尾部的頂壁和所述船艙部的兩側壁之間均設有加強筋。
13、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二:
14、一種光伏跟蹤支架,所述光伏跟蹤支架包括如上所述的光伏安裝支架及主梁,所述主梁安裝于所述u型連接件與所述檁條形成的容納空間內。
15、進一步地,所述底壁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包括第一水平面以及設置于所述第一水平面兩側的第一弧形面;
16、所述主梁包括第一水平壁、設置于第一水平壁兩側的兩個第一弧形壁、與所述第一水平壁相對設置的第二弧形壁以及連接第一弧形壁與第二弧形壁的第一豎直壁;
17、所述第一水平壁與所述第一水平面貼合,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弧形壁與所述第一弧形面貼合。
18、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光伏安裝支架,用于將光伏組件安裝固定于光伏跟蹤支架的主梁。光伏安裝支架包括檁條、u型連接件以及緊固件,檁條包括底壁、側壁以及頂壁,光伏安裝支架通過頂壁安裝光伏組件。u型連接件的兩個自由端分別通過緊固件與底壁連接,底壁、u型連接件之間形成供主梁穿過的容納空間,光伏安裝支架通過底壁安裝于主梁。本實用新型的光伏安裝支架在不影響整體結構強度的前提下簡化了安裝支架的安裝材料,降低了成本,通過單個u型連接件即能夠完成安裝,能夠減少現場安裝的時間、減少工作量,從而降低人工成本。
1.一種光伏安裝支架,用于將光伏組件安裝固定于光伏跟蹤支架的主梁(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安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11)具有凹陷部(111),所述凹陷部(111)朝向所述頂壁(13)的一側凹陷,所述凹陷部(111)用于與所述主梁(200)相配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安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安裝支架還包括第一壓塊(3)和第二壓塊(4),兩個所述自由端包括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所述第一端部(21)穿過所述第一壓塊(3)與所述底壁(11)連接,所述第一壓塊(3)的側端能夠與所述主梁(200)抵接,所述第二端部(22)穿過所述第二壓塊(4)與所述底壁(11)連接,所述第二壓塊(4)的側端能夠與所述主梁(200)抵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安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塊(3)包括第一基部(31)、垂直設置于所述第一基部(31)寬度方向兩側的第一抵接部(32)以及垂直設置于第一基部(31)長度方向一側的第一連接部(33),所述第一基部(31)與所述底壁(11)貼合,所述第一抵接部(32)與所述主梁(200)的外壁抵接;所述第二壓塊(4)包括第二基部(41)、垂直設置于所述第二基部(41)寬度方向兩側的第二抵接部(42)以及垂直設置于第二基部(41)長度方向一側的第二連接部(43),所述第二基部(41)與所述底壁(11)貼合,所述第二抵接部(42)與所述主梁(200)的外壁抵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安裝支架,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第一抵接部(32)遠離所述第一連接部(33)的一側具有第一弧面(321),每個所述第二抵接部(42)遠離所述第二連接部(43)的一側具有第二弧面(421),所述第一弧面(321)與所述第二弧面(421)相對設置,所述第一弧面(321)、所述第二弧面(421)分別用于與所述主梁(200)貼合。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安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連接件(2)還包括連接所述第一端部(21)與所述第二端部(22)的本體部(23),所述本體部(23)呈扁平狀,所述第一端部(21)和所述第二端部(22)呈圓柱狀。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安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部(31)具有第一通孔(301),所述第二基部(41)具有第二通孔(401),所述底壁(11)上設有第三通孔(105)、第四通孔(106),所述第一端部(21)依次穿過所述第一通孔(301)、所述第三通孔(105)與所述緊固件(5)連接,所述第二端部(22)依次穿過所述第二通孔(401)、所述第四通孔(106)與所述緊固件(5)連接。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安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檁條(1)為具有船艙部(101)、船頭部(102)和船尾部(103)的舟船狀,所述船頭部(102)的頂壁(13)與所述船艙部(101)的兩側壁(12)之間均設有加強筋(14),所述船尾部(103)的頂壁(13)和所述船艙部(101)的兩側壁(12)之間均設有加強筋(14)。
9.一種光伏跟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跟蹤支架包括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光伏安裝支架及主梁(200),所述主梁(200)安裝于所述u型連接件(2)與所述檁條(1)形成的容納空間(104)內。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跟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11)具有凹陷部(111),所述凹陷部(111)包括第一水平面(1111)以及設置于所述第一水平面(1111)兩側的第一弧形面(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