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啟動永磁同步電動機轉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自啟動永磁同步電動機轉子,包括鼠籠、轉子鐵心和永磁體,截面形狀為瓦形的永磁體均布在轉子鐵心周面上的弧形槽內,所述鼠籠的籠條均布在所述永磁體端面之間的轉子鐵心中,所述各籠條的兩端分別與鼠籠的兩端環連接形成內鼠籠,筒形護套套設在轉子鐵心外周面和截面為瓦形的永磁體外周面上,所述護套的周面上均布有軸向的長孔,長孔之間的部分外籠條與鼠籠條相對,所述護套形成外鼠籠,所述護套為導電而不導磁材料制成。本實用新型具有運行效率高、節能、充磁方便和工藝性好的顯著優點。
【專利說明】
自啟動永磁同步電動機轉子
[0001 ] 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機,特別是自啟動永磁同步電動機轉子。
[0003]【背景技術】:
[0004]現有自啟動永磁同步電動機,永磁體設在籠條與轉軸之間的轉子鐵心中,這種結構存在兩個缺陷,由于永磁體與定子之間的距離較遠,當電動機啟動進入正常運行過程時,運行效率較低,耗能大的缺陷,二是在轉子鐵心內設置永磁體,工藝性差。
[0005]
【發明內容】
:
[0006]本實用新型目的是設計一種運行效率高,節能和工藝性好的自啟動永磁同步電動機轉子。
[0007]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自啟動永磁同步電動機轉子,包括鼠籠、轉子鐵心和永磁體,其特征在于:截面形狀為瓦形的永磁體均布在轉子鐵心周面上的弧形槽內,所述鼠籠的籠條均布在所述永磁體端面之間的轉子鐵心中,所述各籠條的兩端分別與鼠籠的兩端環連接形成內鼠籠,筒形護套套設在轉子鐵心外周面和截面為瓦形的永磁體外周面上,所述護套的周面上均布有軸向的長孔,長孔之間的部分外籠條與鼠籠條相對,所述護套形成外鼠籠,所述護套為導電而不導磁材料制成。所述護套為黃銅或不銹鋼材料制成。
[0008]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比較具有運行效率高、節能、充磁方便和工藝性好的顯著優點。
[0009]【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自啟動永磁同步電動機轉子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護套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的A-A剖面圖。
[0011]【具體實施方式】:
[0012]本實用新型有下述實施例,如圖1-3所示,在轉子鐵心7的周面上均布四個與截面形狀為瓦形的永磁體5相配的軸向弧形槽,在所述四個弧形槽端面之間的轉子鐵心外緣上均布有三個鼠籠條6,上述12個鼠籠條的兩端分別與兩個端環連接形成內鼠籠,在所述轉子鐵心的外周面上套設護套I將上述轉子鐵心弧形槽內的永磁體固定,防止在高速旋轉時被離心力甩出。所述護套的周面上均布有24個軸向的長孔2,此24個長孔之間的長條形成外籠條3,所述外籠條中的12個籠條分別與永磁體端面之間的內鼠籠條相對。所述護套由導電而不導磁的材料制成,如黃銅或不銹鋼等。轉軸4通過鍵驅動轉子鐵心旋轉。
[0013]上述實施例電動機的極性為四極,也可以是六極、八極或十二極。
[0014]本實用新型由于將永磁體設在轉子鐵心外緣處,與定子距離較近,同時,護套體上均布有外籠條與鼠籠條相互疊加而具有啟動效果疊加的作用,因而啟動和運行效果顯著和充磁方便及工藝性好的優點。
【主權項】
1.自啟動永磁同步電動機轉子,包括鼠籠、轉子鐵心和永磁體,其特征在于:截面形狀為瓦形的永磁體均布在轉子鐵心周面上的弧形槽內,所述鼠籠的籠條均布在所述永磁體端面之間的轉子鐵心中,所述各籠條的兩端分別與鼠籠的兩端環連接形成內鼠籠,筒形護套套設在轉子鐵心外周面和截面為瓦形的永磁體外周面上,所述護套的周面上均布有軸向的長孔,長孔之間的部分外籠條與鼠籠條相對,所述護套形成外鼠籠,所述護套為導電而不導磁材料制成。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啟動永磁同步電動機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套為黃銅或不銹鋼材料制成。
【文檔編號】H02K21/46GK205544668SQ201620050734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0日
【發明人】尚勤貴, 崔克泉, 王俊杰, 郭輝, 尚金鐸, 馬長銀, 尚金鴿, 孔祥云
【申請人】尚勤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