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路燈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路燈智能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智能路燈又叫智能化路燈,或者智慧路燈、智慧照明,是采用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對城市公共照明管理系統進行全面升級,實現路燈集中管控、運維信息化、照明智能化;而近些年來城市的空氣污染日趨嚴重,由于霧霾的緣故經常在白天的時候路面能見度就以及很低了;北京市的路燈開啟和關閉時間根據北京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節氣等因素有一個預估的時間,每天會根據實際情況對路燈的開閉時間進行微調,一旦發現照度不夠,就會立刻向路燈中心報警,路燈中心則會根據情況調整路燈開啟的時間。
專利號為CN204704691U的文件中公開了一種高穿透性LED路燈,包括透明燈罩、外殼、LED發光源、PCB板和散熱片,所述LED發光源焊接在所述PCB板上,所述PCB板與散熱片貼合連接,所述透明燈罩和外殼卡扣連接,所述透明燈罩與散熱片之間安裝有密封件,所述透明燈罩上鍍有黃色膜層;該裝置在非霧霾天使用的話會造成能源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路燈智能控制系統,使得可以根據天氣情況,進行智能切換燈組。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路燈智能控制系統,包括路燈本體,還包括光敏傳感器、空氣質量檢測模塊、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無線通信模塊、中央處理器、照明控制模塊、白光燈組、黃光燈組和紅光燈組,所述中央處理器分別連接光敏傳感器、空氣質量檢測模塊、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無線通信模塊和照明控制模塊,所述照明控制模塊分別連接白光燈組、黃光燈組和紅光燈組。
優選地,所述白光燈組和黃光燈組位于路燈本體的燈頭內部。
優選地,所述紅光燈組數量最少為兩個,位于路燈本體的燈臂兩邊側壁。
優選地,所述空氣質量檢測模塊為空氣溫度、空氣濕度、PM2.5、空氣能見度、風量進行監測的空氣監測儀。
優選地,所述無線通信模塊為ZigBee通信模塊。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路燈智能控制系統,能夠檢測路面上空氣狀況,可以根據天氣情況,進行智能切換黃光燈組,能檢測路面行人信息并點亮紅光燈組以提示司機慢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 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框圖。
圖2 為本實用新型的燈組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路燈智能控制系統,包括路燈本體1,還包括光敏傳感器、空氣質量檢測模塊、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無線通信模塊、中央處理器、照明控制模塊、白光燈組2、黃光燈組3和紅光燈組4,所述中央處理器分別連接光敏傳感器、空氣質量檢測模塊、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無線通信模塊和照明控制模塊,所述照明控制模塊分別連接白光燈組2、黃光燈組3和紅光燈組4;所述白光燈組2和黃光燈組3位于路燈本體1的燈頭內部;所述紅光燈組4數量最少為兩個,位于路燈本體1的燈臂兩邊側壁;所述空氣質量檢測模塊為空氣溫度、空氣濕度、PM2.5、空氣能見度、風量進行監測的空氣監測儀;所述無線通信模塊為ZigBee通信模塊。
在本實用新型中,光敏傳感器采集光照強度的信息,空氣質量檢測模塊采集空氣溫度、空氣濕度、PM2.5、空氣能見度、風量的信息,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采集路面行人信息,中央處理器根據這些采集到的信息來通過照明控制模塊控制燈組;天黑且PM2.5濃度低的時候點亮白光燈組;PM2.5濃度高的時候點亮黃光燈組,PM2.5濃度高且路上有行人的時候點亮黃光燈組和紅光燈組。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