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顯示,具體涉及一種顯示面板、顯示面板的制備方法及顯示設備。
背景技術:
1、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顯示面板越發廣泛地應用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同時,人們對于顯示面板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如何提升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一直備受人們關注。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技術致力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顯示面板的制備方法及顯示設備,可以有效提升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
2、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包括:
3、基板;
4、隔離結構,位于所述基板的一側,限定出多個隔離開口;
5、多個發光器件,所述發光器件位于所述隔離開口內;
6、多個與所述隔離開口對應的封裝部;所述封裝部位于所述發光器件背離所述基板的一側,所述封裝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蓋對應的所述隔離開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
7、所述封裝部包括第一封裝單元;至少兩個所述發光器件對應的所述第一封裝單元在遠離所述基板方向上的厚度不同;所述第一封裝單元用于對目標光線減反增透;所述目標光線包括與所述第一封裝單元對應的發光器件發出的光線。
8、可選地,所述發光器件包括第一顏色發光器件;與所述第一顏色發光器件對應的、位于發光區域的所述第一封裝單元,在遠離所述基板方向上的厚度為第一厚度;所述第一厚度為第一顏色的光的波長的1/4。
9、可選地,所述第一顏色發光器件包括紅色發光器件;
10、所述第一厚度的范圍包括:155nm~190nm。
11、可選地,所述發光器件還包括第二顏色發光器件;與所述第二顏色發光器件對應的、位于發光區域的所述第一封裝單元,在遠離所述基板方向上的厚度為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為第二顏色的光的波長的1/4。
12、可選地,所述第二顏色發光器件包括綠色發光器件;
13、所述第二厚度的范圍包括123nm~145nm。
14、可選地,所述發光器件還包括第三顏色發光器件;與所述第三顏色發光器件對應的、位于發光區域的所述第一封裝單元,在遠離所述基板方向上的厚度為第三厚度;所述第三厚度為第三顏色的光的波長的1/4。
15、可選地,所述第三顏色發光器件包括藍色發光器件;
16、所述第三厚度的范圍包括108nm~123nm。
17、可選地,所述封裝部還包括與所述第一封裝單元層疊設置的第二封裝單元;
18、所述第二封裝單元在遠離所述基板方向上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對應的所述第一封裝單元在遠離所述基板方向上的厚度。
19、可選地,所述第二封裝單元位于所述第一封裝單元背離所述基板的一側;
20、可選地,所述第一封裝單元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完全覆蓋所述隔離開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
21、可選地,所述第二封裝單元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與所述第一封裝單元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合。
22、可選地,所述第二封裝單元位于所述第一封裝單元靠近所述基板的一側;
23、可選地,所述第二封裝單元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蓋所述隔離開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
24、可選地,所述第一封裝單元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與所述第二封裝單元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合。
25、可選地,所述第一封裝單元和所述第二封裝單元的材質不同;
26、可選地,所述第一封裝單元的材質包括氧化硅和氮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種;
27、可選地,所述第二封裝單元的材質包括氮化硅。
28、可選地,所述發光器件包括在遠離所述基板方向上依次層疊設置的第一電極、發光功能層和第二電極;
29、所述封裝部位于所述第二電極背離所述基板的一側;
30、可選地,所述第二電極的側邊與所述隔離結構的側壁搭接。
31、可選地,還包括絕緣層;
32、所述絕緣層限定出多個像素開口;所述像素開口暴露出所述第一電極的至少部分區域;所述像素開口與所述隔離開口連通,所述像素開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隔離開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內;
33、可選地,所述隔離結構位于所述絕緣層背離所述基板的一側;或者,
34、所述絕緣層上還設有容納開口,所述隔離結構位于所述絕緣層的容納開口內;或者,
35、所述絕緣層包括多個間隔設置的絕緣部,所述絕緣部覆蓋所述第一電極的側邊并圍繞所述第一電極的側邊呈環形設置,所述隔離結構位于相鄰所述絕緣部之間的間隔內;
36、可選地,所述絕緣層包括像素限定層。
37、可選地,所述隔離結構包括在遠離所述基板方向上依次層疊設置的第一結構和第二結構;
38、所述第二結構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蓋所述第一結構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
39、可選地,所述第一結構和所述第二結構的材質不同;
40、可選地,所述第二結構的材料包括鈦;
41、可選地,所述隔離結構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結構靠近所述基板一側的第三結構;
42、可選地,所述第三結構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蓋所述第一結構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
43、可選地,所述第三結構與所述第一結構的材質不同;
44、可選地,所述第三結構的材質包括鉬或者鈦;
45、可選地,所述第一結構的材質包括鋁。
46、可選地,還包括第二封裝層;
47、所述第二封裝層位于所述多個封裝部背離所述基板的一側;所述第二封裝層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蓋所述基板;
48、可選地,還包括第三封裝層;
49、所述第三封裝層位于所述第二封裝層背離所述基板的一側;所述第三封裝層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蓋所述基板;
50、可選地,所述封裝部的材料包括無機材料;和/或,所述第二封裝層的材料包括有機材料;和/或,所述第三封裝層的材料包括無機材料。
51、第二方面,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包括:
52、基板;
53、隔離結構,位于所述基板的一側,限定出多個隔離開口;
54、多個發光器件,所述發光器件包括在遠離所述基板方向上依次層疊設置的發光功能層和第二電極;所述發光功能層和所述第二電極位于所述隔離開口內;
55、增透膜層,位于所述第二電極背離所述基板的一側,包括多個與所述發光器件對應的增透單元;至少兩個所述發光器件對應的增透單元在遠離所述基板方向上的厚度不同;所述增透單元用于對目標光線減反增透;所述目標光線包括與所述增透單元對應的發光器件發出的光線。
56、可選地,所述增透膜層在遠離所述基板方向上的厚度為目標厚度;所述目標厚度為所述目標光線的波長的1/4。
57、可選地,還包括多個位于所述增透膜層背離所述基板一側,且與所述隔離開口對應的封裝部;
58、所述封裝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蓋所述隔離開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
59、第三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的制備方法,包括:
60、提供基板;
61、在所述基板上形成隔離結構、多個發光器件和多個封裝部;所述隔離結構位于所述基板的一側,限定出多個隔離開口;所述發光器件位于所述隔離開口內;所述封裝部與所述隔離開口對應;所述封裝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蓋對應的所述隔離開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封裝部包括第一封裝單元;至少兩個所述發光器件對應的所述第一封裝單元在遠離所述基板方向上的厚度不同;所述第一封裝單元用于對目標光線減反增透;所述目標光線包括與所述第一封裝單元對應的發光器件發出的光線。
62、第四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顯示設備,包括如本技術的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所述的顯示面板。
63、本技術的方案中,顯示面板包括基板、隔離結構、多個發光器件和多個封裝部,隔離結構位于基板的一側,限定出多個隔離開口;發光器件位于隔離開口內;封裝部與隔離開口對應,位于發光器件背離基板的一側,封裝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覆蓋隔離開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封裝部包括第一封裝單元,至少兩個發光器件對應的第一封裝單元在遠離基板方向上的厚度不同;第一封裝單元用于對目標光線減反增透;目標光線包括與第一封裝單元對應的發光器件發出的光線。如此,可以針對不同出光顏色的發光器件,設置不同厚度的第一封裝單元,使得第一封裝單元能夠針對不同的出光顏色盡可能多得透出對應顏色的光線,達到減反增透的效果,從而大大提升第一封裝層對發光器件發出的光的取出效率,進而增加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