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顯示,具體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及其制備方法、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1、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inc?light-emitting?diode,oled)憑借其功耗小、亮度高、視角寬、對比度高等優點,是目前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智能穿戴設備等電子設備常用的顯示屏之一。
2、然而,當前的顯示面板因其結構及其制備工藝的限制,在使用時,仍存在一些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及其制備方法、顯示裝置。
2、第一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包括:基板;隔離結構,位于基板一側,隔離結構圍合出多個隔離開口,隔離開口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側和第二側;隔離結構包括靠近基板的第一端面和遠離基板的第二端面,沿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截面上,第二端面在第一側的邊緣和第一端面在第一側的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一阻擋角,第二端面在第二側的邊緣和第一端面在第二側的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二阻擋角,第二阻擋角大于第一阻擋角;多個發光單元,發光單元位于隔離開口內,發光單元包括沿遠離基板方向依次層疊設置的發光功能單元和第一電極,在隔離開口內,至少部分發光功能單元與隔離結構間隔設置,第一電極與隔離結構電連接。
3、結合第一方面,多個隔離開口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交替排布的第一隔離開口和第二隔離開口,第一隔離開口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對設置的第一子側和第二子側,第二隔離開口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對設置的第三子側和第四子側,沿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截面上,第二端面在第一子側的邊緣和第一端面在第一子側的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一阻擋角,第二端面在第二子側的邊緣和第一端面在第二子側的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二阻擋角;沿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截面上,第二端面在第三子側的邊緣和第一端面在第三子側的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二阻擋角,第二端面在第四子側的邊緣和第一端面在第四子側的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一阻擋角;優選地,在第一隔離開口內,第一電極與隔離結構在第一子側搭接且在第二子側不搭接,在第二隔離開口內,第一電極與隔離結構在第四子側搭接且在第三子側不搭接;優選地,多個發光單元包括第一發光單元、第二發光單元和第三發光單元,第一發光單元和第三發光單元位于第一隔離開口內,第二發光單元位于第二隔離開口內,或者,第一發光單元和第三發光單元位于第二隔離開口內,第二發光單元位于第一隔離開口內;優選地,第一發光單元包括紅色發光單元,第二發光單元包括綠色發光單元,第三發光單元包括藍色發光單元。
4、結合第一方面,隔離結構包括沿遠離基板方向依次層疊設置的第一部和第二部,隔離結構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交替排布的第一隔斷部和第二隔斷部,第一隔斷部和第二隔斷部關于隔離開口對稱設置,第一隔斷部的第二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隔斷部的第一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內,第二隔斷部的第二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覆蓋第二隔斷部的第一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優選地,沿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截面上,第一隔斷部的形狀為正梯形,第二隔斷部的形狀為t字型或工字型;優選地,第一隔斷部的第一部在基板上的投影寬度大于第二隔斷部的第一部在基板上的投影寬度;第一隔斷部的第二部在基板上的投影寬度與第二隔斷部的第二部在基板上的投影寬度相同;優選地,隔離結構還包括第三部,第三部位于第一部靠近基板一側,第三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覆蓋第一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優選地,第一部的材料包括鋁,第二部的材料包括鈦,第三部的材料包括鉬;優選地,第一電極與第一隔斷部搭接,第一電極與第二隔斷部間隔設置。
5、結合第一方面,多個隔離開口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隔離結構包括沿遠離基板方向依次層疊設置的第一部和第二部,隔離結構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個第三隔斷部,相鄰兩第三隔斷部關于隔離開口對稱設置,至少部分第三隔斷部的第二部在靠近第一側的邊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三隔斷部的第一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內,至少部分第三隔斷部的第二部在靠近第二側的邊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三隔斷部的第一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外;優選地,隔離結構還包括第三部,第三部位于第一部靠近基板一側,第三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覆蓋第一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優選地,第一部的材料包括鋁,第二部的材料包括鈦,第三部的材料包括鉬。
6、結合第一方面,第一電極與隔離結構在第一側搭接且在第二側不搭接;優選地,第一側和第二側沿第一方向相對設置;隔離開口還具有沿第二方向相對設置的第三側和第四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沿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截面上,第二端面位于第三側的至少部分邊緣和第一端面位于第三側的至少部分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二阻擋角;第二端面位于第四側的至少部分邊緣和第一端面位于第四側的至少部分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二阻擋角;優選地,沿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截面上,第二端面位于第三側的部分邊緣和第一端面位于第三側的部分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一阻擋角;第二端面位于第三側的部分邊緣和第一端面位于第三側的部分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二阻擋角;第二端面位于第四側的部分邊緣和第一端面位于第四側的部分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一阻擋角,第二端面位于第四側的部分邊緣和第一端面位于第四側的部分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二阻擋角;優選地,第一阻擋角為銳角,第二阻擋角為鈍角。
7、結合第一方面,發光功能單元包括沿遠離基板方向依次層疊設置的第一傳輸層、發光層和第二傳輸層;優選地,第一傳輸層包括空穴傳輸層,第二傳輸層包括電子傳輸層;優選地,第一傳輸層與隔離結構間隔設置;優選地,顯示面板還包括像素定義層,位于基板和隔離結構之間,像素定義層圍合出多個像素開口,像素開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隔離開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內;優選地,發光單元還包括第二電極,第二電極位于基板和像素定義層之間,像素開口暴露部分第二電極;優選地,顯示面板還包括第一封裝層,第一封裝層至少位于發光單元背離基板一側,第一封裝層包括多個間隔設置的封裝單元,封裝單元與發光單元對應,封裝單元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覆蓋發光單元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優選地,顯示面板還包括沿遠離基板方向依次層疊設置的第二封裝層和第三封裝層,第二封裝層和第三封裝層位于第一封裝層背離基板一側;優選地,第一封裝層和第三封裝層的材料包括無機材料,第二封裝層的材料包括有機材料。
8、第二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包括:基板;隔離結構,位于基板一側,隔離結構圍合形成多個隔離開口,隔離結構包括沿遠離基板方向依次層疊設置的第一部和第二部,隔離結構包括關于隔離開口對稱設置的第一隔斷部和第二隔斷部,第一隔斷部的第二部與第一隔斷部的第一步在基板上的正投影邊緣之間具有第一間距,第二隔斷部的第二部與第二隔斷部的第一步在基板上的正壓邊緣之間具有第二間距,第二間距大于第一間距;多個發光單元,發光單元位于隔離開口內,發光單元包括沿遠離基板方向依次層疊設置的發光功能單元和第一電極,在隔離開口內,至少部分發光功能單元與第二隔斷部間隔設置,第一電極與第一隔斷部接觸連接。
9、結合第二方面,沿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截面上,第一隔斷部的形狀為正梯形,第二隔斷部的形狀為t字型或工字型;優選地,第一隔斷部的第一部在基板上的投影寬度與第二隔斷部的第一部在基板上的投影寬度不同;第一隔斷部的第二部在基板上的投影寬度與第二隔斷部的第二部在基板上的投影寬度相同;優選地,隔離結構還包括第三部,第三部位于第一部靠近基板一側,第三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覆蓋第一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優選地,發光功能單元包括沿遠離基板方向依次層疊設置的第一傳輸層、發光層和第二傳輸層;優選地,第一傳輸層包括空穴傳輸層,第二傳輸層包括電子傳輸層;優選地,第一傳輸層與隔離結構間隔設置。
10、結合第二方面,隔離結構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對設置的第一側和第二側,隔離結構包括靠近基板的第一端面和遠離基板的第二端面,沿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截面上,第二端面在第一側的邊緣和第一端面在第一側的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一阻擋角,第二端面在第二側的邊緣和第一端面在第二側的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二阻擋角,第二阻擋角大于第一阻擋角;優選地,第一電極與隔離結構在第一側搭接且在第二側不搭接;優選地,隔離開口還具有沿第二方向相對設置的第三側和第四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沿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截面上,第二端面位于第三側的至少部分邊緣和第一端面位于第三側的至少部分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二阻擋角;第二端面位于第四側的至少部分邊緣和第一端面位于第四側的至少部分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二阻擋角;優選地,沿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截面上,第二端面位于第三側的部分邊緣和第一端面位于第三側的部分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一阻擋角,第二端面位于第三側的部分邊緣和第一端面位于第三側的部分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二阻擋角;第二端面位于第四側的部分邊緣和第一端面位于第四側的部分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一阻擋角;第二端面位于第四側的部分邊緣和第一端面位于第四側的部分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二阻擋角;優選地,第一阻擋角為銳角,第二阻擋角為鈍角。
11、第三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的制備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制備多個第二電極;在第二電極背離基板的一側制備隔離結構,隔離結構圍合出多個隔離開口,隔離開口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側和第二側;隔離結構包括靠近基板的第一端面和遠離基板的第二端面,沿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截面上,第二端面在第一側的邊緣和第一端面在第一側的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一阻擋角,第二端面在第二側的邊緣和第一端面在第二側的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二阻擋角,第二阻擋角大于第一阻擋角;調整蒸鍍源的蒸鍍角度,蒸鍍發光功能單元的材料得到多個發光功能單元,其中,至少部分發光功能單元與隔離結構間隔設置;調整蒸鍍源的蒸鍍角度,蒸鍍第一電極的材料得到多個第一電極,第一電極與隔離結構電連接,第二電極、發光功能單元和第一電極構成發光單元。
12、結合第三方面,在第二電極背離基板的一側制備隔離結構,包括:在第二電極背離基板的一側依次制備第一導電層和第二導電層;對第一導電層和第二導電層進行第一圖案化處理,得到中間結構,中間結構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交替排列的第一子中間結構和第二子中間結構;在第一子中間結構背離基板的表面覆蓋光刻膠;對第二子中間結構進行第二圖案化處理,得到第二隔斷部,在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截面上,第二隔斷部的形狀為t字型或工字型;去除光刻膠,得到第一隔斷部,在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截面上,第一隔斷部的形狀為正梯形,其中,第一隔斷部和第二隔斷部圍合出隔離開口,隔離開口包括第一隔離開口和第二隔離開口,第一隔離開口和第二隔離開口沿第一方向依次交替排布,第一隔離開口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對設置的第一子側和第二子側,第二隔離開口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對設置的第三子側和第四子側,沿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截面上,第二端面在第一子側的邊緣和第一端面在第一子側的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一阻擋角,第二端面在第二子側的邊緣和第一端面在第二子側的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二阻擋角;沿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截面上,第二端面在第三子側的邊緣和第一端面在第三子側的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二阻擋角,第二端面在第四子側的邊緣和第一端面在第四子側的邊緣的連線與第一端面的夾角為第一阻擋角;優選地,第一圖案化處理包括干法刻蝕,第二圖案化處理包括濕法刻蝕;優選地,對第一導電層和第二導電層進行第一圖案化處理,得到中間結構,包括:在第二導電層背離基板的表面覆蓋光刻膠,并進行曝光顯影,得到圖案化的光刻膠;對未覆蓋光刻膠的第一導電層和第二導電層進行第一圖案化處理,得到中間結構;優選地,在第二電極背離基板的一側依次制備第一導電層和第二導電層的步驟之前,方法還包括:在第二電極背離基板的一側制備第三導電層;在第二電極背離基板的一側依次制備第一導電層和第二導電層的步驟之后,方法包括:對第一導電層、第二導電層和第三導電層進行第一圖案化處理,得到中間結構。
13、結合第三方面,在第二電極背離基板的一側制備隔離結構,包括:在第二電極背離基板的一側依次制備第一導電層和第二導電層;對第一導電層和第二導電層進行第一圖案化處理,得到中間結構,中間結構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個第三子中間結構;對第三子中間結構背離基板的部分表面覆蓋光刻膠;對第三子中間結構未覆蓋光刻膠的部分進行第二圖案化處理;去除光刻膠,得到第三隔斷部,相鄰兩個第三隔斷部圍合出隔離開口;優選地,第一圖案化處理包括干法刻蝕,第二圖案化處理包括濕法刻蝕;優選地,對第一導電層和第二導電層進行第一圖案化處理,得到中間結構,包括:在第二導電層背離基板的表面覆蓋光刻膠,并進行曝光顯影,得到圖案化的光刻膠;對未覆蓋光刻膠的第一導電層和第二導電層進行第一圖案化處理,得到中間結構;優選地,在第二電極背離基板的一側依次制備第一導電層和第二導電層的步驟之前,方法還包括:在第二電極背離基板的一側制備第三導電層;在第二電極背離基板的一側依次制備第一導電層和第二導電層的步驟之后,方法包括:對第一導電層、第二導電層和第三導電層進行第一圖案化處理,得到中間結構。
14、結合第三方面,調整蒸鍍源的蒸鍍角度,蒸鍍發光功能單元的材料得到多個發光功能單元,包括:調整蒸鍍源的蒸鍍角度,使得蒸鍍源朝向第二側;沿第一方向移動蒸鍍源,蒸鍍發光功能單元的材料,得到多個發光功能單元;優選地,調整蒸鍍源的蒸鍍角度,蒸鍍第一電極的材料得到多個第一電極,包括:調整蒸鍍源的蒸鍍角度,使得蒸鍍源朝向第一側;沿第一方向移動蒸鍍源,蒸鍍第一電極的材料,得到多個第一電極;優選地,在第一側,第一電極的蒸鍍角大于發光功能單元的蒸鍍角;在第二側,發光功能單元的蒸鍍角大于第一電極的蒸鍍角。
15、結合第三方面,在第二電極背離基板的一側制備隔離結構的步驟之前,方法還包括:在第二電極背離基板的一側制備像素定義層,像素定義層圍合出多個像素開口,像素開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隔離開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內,像素開口暴露部分第二電極;優選地,在調整蒸鍍源的蒸鍍角度,蒸鍍第一電極的材料得到多個第一電極之后,方法還包括:在第一電極背離基板的一側制備第一封裝層,第一封裝層包括多個間隔設置的封裝單元,封裝單元與發光單元對應,封裝單元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覆蓋發光單元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優選地,在第一電極背離基板的一側制備第一封裝層之后,方法還包括:在第一封裝層背離基板一側依次制備第二封裝層和第三封裝層。
16、第四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上述的顯示面板,或者,包括上述的顯示面板的制備方法。
17、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發光功能單元與隔離結構間隔設置,可以避免發生漏流,改善顯示面板的畫面顯示效果。此外,第一電極與隔離結構電連接,可以保證第一電極整面導通,保證電壓降一致,保證顯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