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led封裝,特別涉及一種led封裝結構。
背景技術:
1、top?led廣泛應用于照明、顯示和背光等領域。現有的top?led器件,包括芯片、支架和封裝膠,支架上設有膠杯,芯片設置在膠杯中并與支架的功能區電性連接,封裝膠設置在led芯片周圍并包覆led芯片,然后落料成一顆顆可發rgb三基色燈珠。但是封裝膠的頂部與膠杯的頂部齊平,膠杯會擋住芯片出射的部分光源,造成燈珠亮度和發光角度不足。此外,封裝膠一般需要添加擴散粉等添加劑,添加劑會造成光損失及器件氣密性的下降。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led封裝結構,能夠提高封裝結構的氣密性和冷熱沖擊性能,封裝后的led的發光角度大。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led封裝結構,包括封裝支架、led芯片以及封裝膠體;
3、所述封裝支架包括基座、導電端子、膠杯和封裝腔;
4、所述led芯片設置在所述封裝腔內的基座上;
5、所述封裝膠體設于所述封裝腔內并覆蓋所述led芯片,所述封裝膠體包括依次層疊的第一封裝膠體和第二封裝膠體,所述第一封裝膠體用于對所述led芯片進行密封;所述第二封裝膠體用于對所述led發出的光進行散射。
6、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封裝膠體垂直方向上的高度為50μm~600μm,所述第二封裝膠體垂直方向上的高度為10μm~900μm。
7、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封裝膠體的形狀為半球形、圓臺形或梯形體中的一種。
8、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封裝膠體上設有聚光的凸鏡結構。
9、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二封裝膠體的上表面與所述膠杯的上表面平齊。
10、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膠杯設于所述導電端子一側,所述膠杯與所述導電端子圍設形成有容納led芯片和封裝膠體的封裝腔。
11、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封裝腔的形狀為倒棱臺形。
12、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封裝腔的相鄰兩側面通過圓弧面過渡。
13、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導電端子包括固晶部和引腳部,所述固晶部設于所述導電端子的頂部,所述引腳部設于所述導電端子的底部。
14、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led芯片包括紅光led芯片、綠光led芯片和藍光led芯片。
15、實施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led封裝結構,第一封裝膠體的氣密性和冷熱沖擊性能好,可以實現對器件中主要電氣物料的保護,提高器件的可靠性;第二封裝膠體可以對第一封裝膠體出射的光線進行擴散,擴大發光角度,提升發光效率。
1.一種led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裝支架、led芯片以及封裝膠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裝膠體垂直方向上的高度為50μm~600μm,所述第二封裝膠體垂直方向上的高度為10μm~900μ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裝膠體的形狀為半球形、圓臺形或梯形體中的一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led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裝膠體上表面設有聚光的凸鏡結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裝膠體的上表面與所述膠杯的上表面平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膠杯設于所述導電端子一側,所述膠杯與所述導電端子圍設形成有容納led芯片和封裝膠體的封裝腔。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led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裝腔的形狀為倒棱臺形。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裝腔的相鄰兩側面通過圓弧面過渡。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led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端子包括固晶部和引腳部,所述固晶部設于所述導電端子的頂部,所述引腳部設于所述導電端子的底部。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芯片包括紅光led芯片、綠光led芯片和藍光led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