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顯示,具體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1、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裝置(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簡稱oled)作為一種新型的顯示裝置逐漸受到更多的關注。
2、然而,隨著觀察視角的增加,產品的顯示亮度會隨視角的增大而衰減,特別是在45度視角時,亮度水平顯著下降。這對需要寬視角應用的產品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挑戰,因為亮度的不均勻性會影響顯示質量,造成用戶體驗不佳。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了本申請,以提供解決或至少部分地解決現有產品的顯示亮度會隨著視角的增大而嚴重衰減的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2、在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包括:
3、背板;
4、設置在所述背板上的像素界定層,具有第一開口;
5、界定在所述第一開口中的發光元件;
6、薄膜封裝層,覆蓋所述像素界定層和發光元件;
7、光調制層,設置在所述薄膜封裝層上,其中所述光調制層包括折射率不同的第一折射率層和第二折射率層,所述第一折射率層和第二折射率層的交界面包括非平面區域,其中所述非平面區域被形成為使得在所述顯示面板的預設視角范圍內正視視角的出射光與非正視視角的出射光之間的亮度差減少,其中所述非正視視角的出射光相對于所述正視視角的出射光呈一角度偏離。
8、在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非平面區域包括第一非平面區域,其中所述發光元件的正視視角的出射光中的至少部分自所述第一折射率層入射,在所述第一非平面區域處被發散出射至所述第二折射率層中。
9、在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折射率層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折射率層的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層遠離所述背板的表面形成有第一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與所述第一開口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對準,所述第一凹槽處的交界面構成所述第一非平面區域。
10、在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為半橢球形或倒梯形。
11、在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開口的開口寬度等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寬度。
12、在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折射率層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折射率層的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層為正梯形,其中所述第一折射率層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與所述第一開口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對準,所述正梯形的側邊處的交界面構成所述第一非平面區域。
13、在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開口的開口寬度等于所述正梯形的下底邊寬度。
14、在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折射率層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折射率層的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層為半橢球形,其中所述第一折射率層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與所述第一開口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對準,所述半橢球形的弧邊處的交界面構成所述第一非平面區域。
15、在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開口的開口寬度等于所述半橢球形的底邊寬度。
16、在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非平面區域包括第二非平面區域,所述發光元件的非正視視角的出射光在所述第二非平面區域處被收斂。
17、在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折射率層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折射率層的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層為正梯形,其中所述第一折射率層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與所述第一開口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對準,所述正梯形的側邊處的交界面構成所述第二非平面區域,所述第一開口的開口寬度小于所述正梯形的下底邊寬度。
18、在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非平面區域包括第一非平面區域和第二非平面區域,
19、其中,所述發光元件的正視視角的出射光中的至少部分自所述第一折射率層入射,在所述第一非平面區域處被發散出射至所述第二折射率層中;所述發光元件的非正視視角的出射光在所述第二非平面區域處被收斂。
20、在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折射率層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折射率層的折射率,
21、所述第一折射率層整體為具有第二凹槽的正梯形,其中所述第一折射率層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與所述第一開口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對準,所述正梯形的側邊處的交界面構成所述第二非平面區域,所述第一開口的開口寬度小于所述正梯形的下底邊寬度;
22、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與所述第一開口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對準,所述第一凹槽處的交界面構成所述第一非平面區域。
23、在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為半橢球形或倒梯形。
24、在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為倒梯形并且所述凹槽貫穿所述第一折射率層。
25、在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開口的開口寬度等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寬度。
26、在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折射率層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折射率層的折射率,
27、所述第一折射率層整體為具有第三凹槽的半橢球形,其中所述第一折射率層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與所述第一開口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對準,所述半橢球形的底面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一開口的開口寬度,所述半橢球形的弧邊處的交界面構成所述第二非平面區域;
28、所述第三凹槽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與所述第一開口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對準,所述第三凹槽處的交界面構成所述第一非平面區域。
29、在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凹槽為半橢球形或倒梯形。
30、在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凹槽為倒梯形并且所述第三凹槽貫穿所述第一折射率層;和/或
31、所述第一開口的開口寬度等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寬度。
32、在第二方面,提供一種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包括前述的顯示面板。
33、本申請上述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種或多種
34、有益效果:
35、本申請中的顯示面板包括背板、像素界定層、發光元件、薄膜封裝層和光調制層,像素界定層設置在背板上且具有第一開口,發光元件界定在第一開口中,薄膜封裝層覆蓋像素界定層和發光元件;光調制層設置在薄膜封裝層上,光調制層包括折射率不同的第一折射率層和第二折射率層,第一折射率層和第二折射率層的交界面包括非平面區域,其中非平面區域被形成為使得在顯示面板的預設視角范圍內正視視角的出射光與非正視視角的出射光之間的亮度差減少,其中非正視視角的出射光相對于正視視角的出射光呈一角度偏離。通過設置光調制層特別是非平面區域的設計,有效地減少了在預設視角范圍內正視視角與非正視視角之間出射光的亮度差,使得從不同角度觀看時,屏幕的亮度更加均勻,提升了視覺體驗的一致性,也提升了用戶的滿意度。
1.一種顯示面板,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平面區域包括第一非平面區域,其中所述發光元件的正視視角的出射光中的至少部分自所述第一折射率層入射,在所述第一非平面區域處被發散出射至所述第二折射率層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射率層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折射率層的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層遠離所述背板的表面形成有第一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與所述第一開口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對準,所述第一凹槽處的交界面構成所述第一非平面區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為半橢球形或倒梯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口的開口寬度等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寬度。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射率層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折射率層的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層為正梯形,其中所述第一折射率層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與所述第一開口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對準,所述正梯形的側邊處的交界面構成所述第一非平面區域。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口的開口寬度等于所述正梯形的下底邊寬度。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射率層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折射率層的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層為半橢球形,其中所述第一折射率層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與所述第一開口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對準,所述半橢球形的弧邊處的交界面構成所述第一非平面區域。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口的開口寬度等于所述半橢球形的底邊寬度。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平面區域包括第二非平面區域,所述發光元件的非正視視角的出射光在所述第二非平面區域處被收斂。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射率層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折射率層的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層為正梯形,其中所述第一折射率層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與所述第一開口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對準,所述正梯形的側邊處的交界面構成所述第二非平面區域,所述第一開口的開口寬度小于所述正梯形的下底邊寬度。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平面區域包括第一非平面區域和第二非平面區域,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為半橢球形或倒梯形。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為倒梯形并且所述第二凹槽貫穿所述第一折射率層。
16.根據權利要求13-15中任一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口的開口寬度等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寬度。
17.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為半橢球形或倒梯形。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為倒梯形并且所述第三凹槽貫穿所述第一折射率層;和/或
20.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裝置包括權利要求1-19中任一項所述的顯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