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汽車車身,尤其涉及一種側碰吸能門檻加強結構。
背景技術:
1、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發展越來越快,對于汽車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嚴,特別是對燃油車改型新能源車安全的控制更為嚴格。現有新能源車型的電池包大部分都布置在前后軸間底板下部,在柱碰的試驗過程中,門檻處易碰撞安全變形。針對該問題,市面上的一些車型在門檻處設置了加強結構,防止在側碰時門檻處嚴重變形,有利于保護電池的安全。如公告號為cn216153869u的一種門檻加強板總成結構,通過在門檻腔體內設置m型結構的吸能盒來實現加強作用,但是該吸能盒和門檻的內側壁僅通過兩條折彎邊進行焊接,其它位置處于懸空狀態,并且整體結構強度不足,對電池的保護性能不佳。因此,需要發明一種新的側碰吸能門檻加強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側碰吸能門檻加強結構,解決現有的門檻加強結構強度不足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3、一種側碰吸能門檻加強結構,包括設置在門檻腔體內的吸能盒,所述的吸能盒包括若干組平行設置的門檻支撐板,所述門檻支撐板朝向車外的一側垂直固定連接有門檻連接板,所述門檻支撐板的底部垂直固定連接有門檻加強板,所述的門檻連接板與車身門檻的內側壁和內頂壁固定連接,所述的門檻加強板與車身門檻的內底壁固定連接。
4、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的門檻支撐板朝向門檻連接板的一側折彎設置有側固定邊,所述的側固定邊與門檻連接板的內側面固定連接。
5、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的門檻支撐板朝向門檻加強板的一側折彎設置有下固定邊,所述的下固定邊與門檻加強板的上端面固定連接。
6、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門檻支撐板的邊緣設置有第一加強翻邊。
7、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門檻支撐板上設置有x型結構的第一加強筋。
8、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門檻連接板的上端折彎設置有上固定邊,所述的上固定邊與車身門檻的內頂壁固定連接。
9、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的門檻連接板上間隔設置有若干組第二加強筋,所述的第二加強筋沿上下方向設置。
10、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門檻加強板朝向車內方向的一側設置有第二加強翻邊。
11、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的門檻加強板上間隔設置有若干組連接凸臺,所述的連接凸臺上設置有連接孔。
12、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的連接凸臺與膨脹膠塊上的卡扣連接,所述的膨脹膠塊設置在門檻支撐板之間的間隙中。
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門檻腔體中設置帶門檻支撐板、門檻連接板和門檻加強板的吸能盒結構,該結構連接穩定性強,結構剛度高,在碰撞過程中變形量變小,在碰撞過程中能起到很好的吸能作用,能對電池形成有效保護。
14、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
1.一種側碰吸能門檻加強結構,包括設置在門檻腔體內的吸能盒,其特征是,所述的吸能盒包括若干組平行設置的門檻支撐板(1),所述門檻支撐板(1)朝向車外的一側垂直固定連接有門檻連接板(2),所述門檻支撐板(1)的底部垂直固定連接有門檻加強板(3),所述的門檻連接板(2)與車身門檻的內側壁和內頂壁固定連接,所述的門檻加強板(3)與車身門檻的內底壁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碰吸能門檻加強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門檻支撐板(1)朝向門檻連接板(2)的一側折彎設置有側固定邊(11),所述的側固定邊(11)與門檻連接板(2)的內側面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碰吸能門檻加強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門檻支撐板(1)朝向門檻加強板(3)的一側折彎設置有下固定邊(12),所述的下固定邊(12)與門檻加強板(3)的上端面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碰吸能門檻加強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門檻支撐板(1)的邊緣設置有第一加強翻邊(1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碰吸能門檻加強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門檻支撐板(1)上設置有x型結構的第一加強筋(1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碰吸能門檻加強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門檻連接板(2)的上端折彎設置有上固定邊(21),所述的上固定邊(21)與車身門檻的內頂壁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碰吸能門檻加強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門檻連接板(2)上間隔設置有若干組第二加強筋(22),所述的第二加強筋(22)沿上下方向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碰吸能門檻加強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門檻加強板(3)朝向車內方向的一側設置有第二加強翻邊(31)。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碰吸能門檻加強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門檻加強板(3)上間隔設置有若干組連接凸臺(32),所述的連接凸臺(32)上設置有連接孔。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側碰吸能門檻加強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連接凸臺(32)與膨脹膠塊上的卡扣連接,所述的膨脹膠塊設置在門檻支撐板(1)之間的間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