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服務器散熱,尤其是涉及一種機房柜式服務器散熱控制方法、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1、服務器機房是現代數據中心的核心組成部分,承擔著大量的計算和數據處理任務。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服務器的數量不斷增加,導致機房內部的熱量產生也隨之增加。為了確保服務器正常運行并延長其使用壽命,高效的散熱系統變得尤為重要。
2、現有的機房散熱技術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一是傳統的空調制冷方式,通過中央空調系統調節整個機房的溫度;二是液冷散熱技術,利用液體冷卻劑直接與服務器接觸,帶走產生的熱量;三是風冷散熱技術,通過風扇將空氣吹向服務器,幫助散熱。此外,還有一些基于自然通風的散熱設計,例如利用外部低溫空氣進行換氣降溫。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機房過熱的問題,但在實際應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3、盡管上述各種散熱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機房散熱需求,但仍面臨一些挑戰。特別是在大規模部署多臺服務器的情況下,傳統的一體化空調系統難以精確控制各區域的溫度,容易造成局部熱點,影響服務器性能。同時,缺乏智能化的分區管理和動態調整能力,使得散熱系統的能源利用率不高,增加了不必要的能耗。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機房柜式服務器散熱控制方法、設備及存儲介質,提升機房散熱效果的穩定性,顯著降低了能耗成本。
2、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機房柜式服務器散熱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3、一種機房柜式服務器散熱控制方法,包括:
4、獲取機房服務器和散熱設備分布數據;
5、根據機房服務器和散熱設備分布數據對機房進行散熱分區;
6、每個散熱設備的運行數據,所述運行數據包括運行狀態和運行功率;
7、獲取當前所需的散熱功率;
8、根據散熱分區、當前所需的散熱功率和每個散熱設備的運行數據對每個散熱設備進行控制。
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實現了對機房柜式服務器散熱的智能化管理。首先,通過對機房服務器和散熱設備分布數據的獲取與分析,有效劃分出不同的散熱區域,提高了散熱效率。其次,基于當前所需的具體散熱功率和各散熱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況,精確控制每個散熱設備的工作狀態和運行功率,確保了散熱需求的同時避免了資源浪費。總體而言,該方法不僅提升了機房環境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還顯著降低了能耗成本。
10、優選的,所述根據當前所需的散熱功率和每個散熱設備的運行數據對每個散熱設備進行控制,具體包括:
11、根據散熱分區和當前所需的散熱功率得到每個散熱設備當前所需的運行狀態和運行功率;
12、根據當前所需的運行狀態控制對應的散熱設備開啟或關閉;根據當前所需的運行功率控制對應的散熱設備的散熱效果。
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可以根據機房的實際需求精確控制每個散熱設備的運行狀態和功率,從而實現高效、節能的散熱管理。具體而言:根據散熱分區和當前所需的散熱功率得到每個散熱設備當前所需的運行狀態和運行功率,這一措施確保了每個區域的散熱設備能夠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避免了資源浪費。根據當前所需的運行狀態控制對應的散熱設備開啟或關閉,通過動態調整散熱設備的開關狀態,可以有效應對不同時間段的散熱需求變化,進一步提高能效比。根據當前所需的運行功率控制對應的散熱設備的散熱效果,通過對散熱設備的具體功率進行精細化調節,能夠在保證散熱效果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
14、優選的,所述根據機房服務器和散熱設備分布數據對機房進行散熱分區,具體包括:
15、根據機房服務器和散熱設備分布數據獲取機房的熱密度布局;
16、根據機房的熱密度布局劃分送風區和熱交換區。
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可以實現更加精準和高效的機房散熱管理。具體而言:根據機房服務器和散熱設備分布數據獲取機房的熱密度布局,通過對機房各位置溫度數據和服務器分布數據的綜合分析,能夠準確識別出機房內部不同區域的熱量集中程度,從而為后續的散熱分區提供科學依據。根據機房的熱密度布局劃分送風區和熱交換區,基于熱密度布局的結果,合理劃分送風區和熱交換區,確保冷空氣能夠有效輸送到需要降溫的關鍵區域,同時保證熱空氣能夠及時排出,避免局部過熱現象的發生,提高整體散熱效率。
18、優選的,所述根據機房服務器和散熱設備分布數據獲取機房的熱密度布局,包括:
19、獲取安裝在機房各個位置的溫度檢測設備獲取的溫度數據;
20、根據機房各個位置的溫度數據和服務器分布數據獲取機房的熱密度布局。
2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能夠準確獲取機房各個位置的實際溫度數據,并結合服務器分布情況生成詳細的熱密度布局圖。這有助于更科學地劃分送風區和熱交換區,確保散熱資源的有效分配,提高散熱效率,同時減少能源浪費。
22、優選的,所述根據機房服務器和散熱設備分布數據獲取機房的熱密度布局,還包括:
23、監測機房內各個服務器的實時工作負載變化情況;
24、根據服務器工作負載變化情況動態調整機房的熱密度布局。
2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可以實現對機房內各服務器的實時工作負載情況進行監測,并根據這些變化動態調整機房的熱密度布局。這不僅提高了散熱系統的靈活性和響應速度,還能夠更精確地匹配不同區域的實際散熱需求,從而有效提升整個機房的能效比,減少能源浪費。
26、優選的,所述獲取當前所需的散熱功率,具體包括:
27、預設第一溫度閾值;
28、接收溫度檢測設備檢測的溫度實際值;
29、根據溫度實際值和第一溫度閾值的差值得到當前所需的散熱功率。
3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能夠實現根據機房的實際溫度與預設的第一溫度閾值之間的差異精確計算出當前所需的散熱功率。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散熱控制的精準度,還能夠在不同環境條件下自動調整散熱設備的工作狀態,從而有效保證機房內部的溫控需求,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同時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費。
31、優選的,還包括:
32、預設第二溫度閾值,所述第二溫度閾值小于第一溫度閾值;
33、接收溫度檢測設備檢測的溫度實際值;
34、當溫度實際值小于第二溫度閾值時,控制散熱設備關閉或降低運行功率。
3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可以實現以下效果:溫度控制更精確,預設兩個不同的溫度閾值,使得系統可以根據實際溫度值與這兩個閾值的關系來決定散熱設備的工作模式。這不僅確保了機房環境始終處于適宜的溫度范圍內,還避免了過度冷卻帶來的能源浪費。節能高效,當溫度實際值低于較低的第二溫度閾值時,系統會自動關閉或降低散熱設備的運行功率。這一機制能夠在保證機房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減少不必要的能耗,提高系統的能效比。動態響應能力強,系統能夠實時接收溫度檢測設備的數據,并根據這些數據迅速做出反應,從而更好地應對機房內部溫度的變化,提升整體散熱控制的靈活性和可靠性。
36、優選的,所述獲取當前所需的散熱功率,還包括:
37、接收溫度檢測設備檢測的溫度實際值;
38、構建散熱功率預測初始模型;
39、獲取散熱功率預測數據庫內的若干次散熱控制過程中的散熱設備的運行數據樣本、溫度實際值樣本和對應的散熱功率樣本;
40、將散熱設備的運行數據樣本和溫度實際值樣本作為輸入特征,將散熱功率樣本作為輸出特征,構建為樣本集;
41、根據樣本集對散熱功率預測初始模型進行訓練,得到訓練完成的散熱功率預測模型;
42、將當前的溫度實際值和散熱設備的運行數據輸入訓練完成的散熱功率預測模型,得到當前所需的散熱功率。
4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能夠基于歷史數據和當前環境參數精準預測所需散熱功率,從而實現更加智能化和高效的散熱控制。具體而言:利用構建的散熱功率預測模型,根據歷史數據訓練出準確的預測結果,提高了散熱功率需求的計算精度。結合當前溫度實際值和散熱設備的運行數據,實時更新散熱功率預測,確保散熱系統始終處于最佳工作狀態。通過精確預測散熱需求,避免了過度散熱導致的能量浪費,有效降低了能耗。不僅適用于靜態環境下的散熱需求,還能應對機房內各種復雜工況的變化,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和魯棒性。
44、第二方面,本技術提供的一種計算機設備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45、一種計算機設備,包括存儲器和處理器,所述存儲器上存儲有能夠被處理器加載并執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種機房柜式服務器散熱控制方法。
4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該計算機設備能夠實現對機房柜式服務器散熱的智能化控制。具體而言:獲取機房服務器和散熱設備分布數據,根據這些數據對機房進行散熱分區,從而優化散熱資源的分配;每個散熱設備的運行數據包括運行狀態和運行功率,有助于實時監控散熱系統的性能;根據散熱分區、當前所需的散熱功率和每個散熱設備的運行數據對每個散熱設備進行精確控制,確保散熱效果達到最佳;通過預設的第一溫度閾值和實際檢測的溫度值計算所需散熱功率,使系統響應更加迅速和準確;預設第二溫度閾值并在溫度低于此閾值時調整散熱設備的工作狀態,進一步節約能源;構建散熱功率預測模型并利用歷史數據進行訓練,提高散熱需求預測的準確性,增強系統的適應性和穩定性。綜上所述,該計算機設備通過集成多種智能控制策略,實現了高效、節能、穩定的機房散熱管理。
47、第三方面,本技術提供的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48、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有能夠被處理器加載并執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種機房柜式服務器散熱控制方法的計算機程序。
4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實現了一種高效的機房柜式服務器散熱控制方法。該方法首先獲取機房服務器和散熱設備分布數據,然后根據這些數據對機房進行散熱分區,確保每個區域的散熱需求都能得到有效滿足。接著,系統會根據當前所需的散熱功率和每個散熱設備的運行數據,來精確控制每個散熱設備的工作狀態,從而達到節能和高效散熱的目的。這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上的計算機程序能夠在各種環境下靈活應用,提升機房的整體能效比和運維管理效率。
50、綜上所述,本技術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
51、1.通過對機房服務器和散熱設備分布數據進行分析并進行散熱分區,實現了對不同區域的精細化管理,避免了傳統一體化空調系統造成的局部熱點問題,提高了散熱效率;
52、2.根據當前所需的散熱功率和每個散熱設備的運行數據動態調整散熱設備的工作狀態和功率,使得散熱系統能夠根據實際需求靈活響應,減少了不必要的能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53、3.結合溫度檢測設備的數據和預設的溫度閾值自動控制散熱設備的啟停及功率調節,實現了智能化的溫控管理,確保了服務器的穩定運行并延長了其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