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光通信,特別涉及一種光網絡單元(optical?network?unit,onu)的認證方法及裝置、光通信設備和系統。
背景技術:
1、無源光網絡(passive?optical?network,pon)是一種點到多點的單纖雙向光接入網絡。pon系統通常包括光線路終端(optical?line?termination,olt)、光分配網絡(optical?distributed?network,odn)和多個onu。olt通過odn與多個onu連接。
2、在onu上線時,olt需要對onu進行認證,完成認證的onu才能與olt進行業務數據的傳輸。相關技術中,需要先在olt中預先配置onu的認證信息,當olt接收到onu發送的認證信息時,會比較預先配置的認證信息和接收到的認證信息;如果兩者相匹配,則表示onu認證成功;如果兩者不匹配,則表示onu認證失敗。
3、隨著光通信技術的發展,pon系統中會存在多種支持不同媒體接入控制(mediaaccess?control,mac)協議的onu。當支持不同mac協議的onu與olt的同一pon口連接時,當前上線的onu的類型可能與預先配置的onu的相關參數支持的onu類型不一致,影響onu的認證和接入。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提供了一種onu的認證方法及裝置、光通信設備和系統,有利于對支持不同mac協議的onu進行統一管理。
2、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onu的認證方法,該方法可以由olt執行。該方法包括:olt接收第一配置信息組和第二配置信息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組與第一類onu相關,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組與第二類onu相關,所述第一類onu和所述第二類onu支持的mac協議不同,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組包括第一認證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組包括第二認證信息,所述第一認證信息和所述第二認證信息相同;根據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組和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組,對所述onu進行認證。
3、本技術中,第一配置信息組和第二配置信息組分別與不同類onu相關。第一配置信息組中的第一認證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組中的第二認證信息相同,即同一認證信息同時存在于與不同類onu相關的配置信息組中,這樣,在該認證信息對應的onu上線時,無論該onu是第一類onu還是第二類onu,基于第一配置信息組和第二配置信息組均能夠對onu進行認證。無需預先確定某個位置連接的onu的類型,onu的連接過程簡單,易于實現。
4、可選地,所述olt接收第一配置信息組和第二配置信息組,可以采用以下三種方式中的一種或者多種:
5、第一種、接收網管設備發送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組和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組;
6、第二種、通過第一配置界面接收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組,通過第二配置界面接收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組,其中,所述第一配置界面用于對所述第一類onu進行配置,所述第二配置界面用于對所述第二類onu進行配置;
7、第三種、接收通過命令行輸入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組和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組。
8、在第一種方式中,可以通過網管設備針對同一onu同時配置第一配置信息組和第二配置信息組,實現方便,且有利于統一管理。在第二種方式中,針對兩類onu在olt中設置不同的配置界面,便于工作人員直接在olt處進行操作;并且,通過配置界面接收對應的配置信息,可以簡化配置信息的輸入過程,降低對工作人員的要求。在第三種方式中,對于未設置配置界面的olt,可以直接通過命令行的方式將第一配置信息組和第二配置信息組輸入olt。
9、可選地,olt在接收到第一配置信息組和第二配置信息組后,會在本地保存第一配置信息組和第二配置信息組。在一些示例中,所述olt中存儲有第一配置集合和第二配置集合。所述第一配置集合與第一類onu相關,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與第一類onu相關的配置信息組。所述第二配置集合與第二類onu相關,包括一個或多個與第二類onu相關的配置信息組。在這種情況下,第一配置信息組將保存在第一配置集合中,第二配置信息組將保存在第二配置集合中。
10、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接收第三配置信息組,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組與所述第一類onu相關,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組包括第三認證信息,所述第三認證信息與所述第一認證信息不同。相應的,所述第一配置集合還包括第三配置信息組,該第三認證信息與第二配置集合中的任一認證信息不同。也即是,對于某一onu,可以僅在第一配置集合中配置其對應的配置信息組,而在第二配置集合中不配置其對應的配置信息組。
11、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接收第四配置信息組,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組與所述第二類onu相關,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組包括第四認證信息,所述第四認證信息與所述第二認證信息不同。相應的,所述第二配置集合還包括第四配置信息組,該第四認證信息與第一配置集合中的任一認證信息不同。也即是,對于某一onu,可以僅在第二配置集合中配置其對應的配置信息組,而在第一配置集合中不配置其對應的配置信息組。
12、可選地,所述根據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組和第二配置信息組對onu進行認證,包括:接收所述onu發送的認證信息,所述onu為第一類onu或第二類onu;根據所述onu的類型,確定目標配置信息組,所述目標配置信息組為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組和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組中與所述onu的類型相關的一個;根據所述目標配置信息組和接收到的所述認證信息對所述onu進行認證。
13、在本技術中,不同mac協議對應的上行光信號的波長不同,這樣,通過上行光信號的波長,即可區分onu的類型,從而能夠進一步根據onu的類型確定出目標配置信息組,并根據目標配置信息組和接收到的所述認證信息對所述onu進行認證。
14、其中,根據所述目標配置信息組和所述認證信息對所述onu進行認證,包括:確定目標配置信息組中的認證信息是否與所述onu發送的認證信息相匹配;如果目標配置信息組中的認證信息與所述onu發送的認證信息相匹配,則確定onu通過認證;如果目標配置信息組中的認證信息與所述onu發送的認證信息不匹配,則確定onu未通過認證。
15、在本技術中,第一配置集合和第二配置集合中的每個配置信息組均包括認證信息。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認證信息僅包括onu的身份信息,例如序列號和密碼等。在另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認證信息還可以包括速率類型,該速率類型基于onu的傳輸速率劃分。
16、可選地,第一配置集合和第二配置集合中的每個配置信息組還包括業務參數。業務參數的種類由所屬的配置集合對應的mac協議決定。例如,第一配置集合與第一類onu相關,第一類onu支持的mac協議為10g?epon協議,則業務參數包括邏輯鏈路標識(logicallink?identifier,llid)。又例如,第二配置集合與第二類onu相關,第二類onu支持的mac協議為50g?pon協議,則業務參數包括gpon封裝模式端口標識((gpon?encapsulation?mode,gem)port?id)和傳輸容器標識(transmission?container?identifier,t-cont?id)(即alloc-id)中的至少一個。
17、當接收到的認證信息包括onu的身份信息和速率指示信息且,所述目標配置信息組中的認證信息包括onu的身份信息和速率類型時,所述根據所述目標配置信息組和所述認證信息對所述onu進行認證,包括:當所述目標配置信息組中的onu的身份信息與所述onu發送的認證信息中的onu的身份信息相同,且所述目標配置信息組中的速率類型為自適應速率時,確定所述onu通過認證;或者,當所述目標配置信息組中的onu的身份信息與所述onu發送的認證信息中的onu的身份信息相同,且所述目標配置信息組中的速率類型對應的速率與所述速率指示信息指示的速率相同時,確定所述onu通過認證。通過對身份信息和速率指示信息同時進行匹配,以便于保證onu上線后能夠正常進行數據傳輸。
18、可選地,所述第一認證信息和所述第二認證信息均與所述onu發送的認證信息相匹配,所述方法還包括:刪除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組和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組中,除了所述目標配置信息組之外的配置信息組。在可用的配置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刪除不需要使用的配置信息組,能夠避免無效的資源浪費。例如,當目標配置信息組為第一配置信息組時,所述方法還包括刪除第二配置信息組;又例如,當目標配置信息組為第二配置信息組時,所述方法還包括:刪除第一配置信息組。
19、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向通過認證的所述onu發送目標業務參數,所述目標業務參數為目標配置信息組中的業務參數。這樣,可以實現對onu的業務參數的自動配置,實現onu的自動上線。
20、可選地,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組中的業務參數對應的傳輸資源池與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組中的業務參數對應的傳輸資源池相互獨立。
21、可選地,所述第一類onu支持的mac協議為10g?epon協議,所述第二類onu支持的mac協議為50gpon協議。基于光通信網絡的網絡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后續10g?epon?onu和50g?pon?onu共存的場景將大量出現,因此,本技術尤其適用于這兩種mac協議。
22、第二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olt的配置方法,該方法可以由光通信設備實現,該光通信設備可以為olt或者網管設備。該光通信設備具有第一配置界面和第二配置界面,所述第一配置界面與第一類onu相關,所述第一配置界面用于對第一類onu進行配置,所述第二配置界面與第二類onu相關,所述第二配置界面用于對第二類onu進行配置,所述第一類onu和所述第二類onu支持的mac協議不同,所述方法包括:通過第一配置界面,接收第一配置集合中的配置信息組;和/或,通過所述第二配置界面,接收第二配置集合中的配置信息組。
23、在一些示例中,通過第一配置界面,接收第一配置集合中的配置信息組;和/或,通過所述第二配置界面,接收第二配置集合中的配置信息組,包括:通過第一配置界面,接收第一配置信息組;通過所述第二配置界面,接收第二配置信息組。
24、可選地,通過第一配置界面,接收第一配置集合中的配置信息組;和/或,通過所述第二配置界面,接收第二配置集合中的配置信息組,還包括:通過第一配置界面接收第三配置信息組,和/或,通過第二配置界面接收第四配置信息組。
25、第一至第四配置信息組的相關內容參見第一方面,在此不再詳細描述。
26、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通過主配置界面接收跳轉指令;根據所述跳轉指令跳轉至所述第一配置界面或者所述第二配置界面。
27、第一配置界面和第二配置界面獨立跳轉,避免兩個配置界面同時出現,有利于減小運維人員的工作失誤的可能。
28、第三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onu的認證裝置。該onu的認證裝置具有實現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種可選方式所述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過硬件實現,也可以通過硬件執行相應的軟件實現。所述硬件或軟件包括一個或多個與上述功能相對應的單元。
29、第四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olt的配置裝置。該onu的配置裝置具有實現上述第二方面或上述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種可選方式所述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過硬件實現,也可以通過硬件執行相應的軟件實現。所述硬件或軟件包括一個或多個與上述功能相對應的單元。
30、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光通信設備。所述光通信設備包括處理器和存儲器。所述存儲器用于存儲軟件程序以及模塊。所述處理器通過運行或執行存儲在所述存儲器內的軟件程序和/或模塊實現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的方法,或者,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的方法。
31、可選地,所述處理器為一個或多個,所述存儲器為一個或多個。
32、可選地,所述存儲器可以與所述處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所述存儲器與處理器分離設置。
33、在具體實現過程中,存儲器可以為非瞬時性(non-transitory)存儲器,例如只讀存儲器(read?only?memory,rom),其可以與處理器集成在同一塊芯片上,也可以分別設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技術對存儲器的類型以及存儲器與處理器的設置方式不做限定。
34、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所述計算機程序產品包括計算機程序代碼,當所述計算機程序代碼被計算機運行時,使得所述計算機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的方法,或者,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的方法。
35、第七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用于存儲處理器所執行的程序代碼,所述程序代碼包括用于實現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或者,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的方法。
36、第八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芯片,包括處理器,處理器用于從存儲器中調用并運行所述存儲器中存儲的指令,使得安裝有所述芯片的光通信設備執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的方法,或者,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的方法。
37、第九方面,本技術提供另一種芯片。該另一種芯片包括輸入接口、輸出接口、處理器和存儲器。輸入接口、輸出接口、處理器以及存儲器之間通過內部連接通路相連。處理器用于執行存儲器中的代碼,當代碼被執行時,處理器用于執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的方法,或者,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