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品種木槿的雜交育種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植物人工雜交育種
技術(shù)領(lǐng)域:
,具體涉及以木槿屬植物為親本(Hibiscus'dasycalyx,d、白花木t堇()XHibiscus'moygrande,大纟工花木f堇(古))進行人工雜交育種方法。
背景技術(shù):
:木槿屬(//^/^^£/"")植物大部分種類花色艷麗,大多于夏、秋開花,花朵繁茂且色彩豐富,花期較長,觀賞價值極高,是世界上重要的觀賞花卉之一。木槿屬植物約200余種,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我國有24種和16變種或變型,產(chǎn)于全國各地。在我國,木槿屬植物在園林應(yīng)用上較多,主要是因為夏、秋季開花的植物較少,而木槿屬植物能從7月初開花,可持續(xù)到9月末,且花色艷麗。目前,木槿屬植物在園林綠化上仍是采用一些傳統(tǒng)品種,在新品種選育方面年處于初級階段,而通過充分利用木槿屬植物種質(zhì)資源,培育木槿屬植物新品種,最主要的作用在于豐富城市綠化種類,提升城市綠化水平,促進地方園林苗木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Hibiscus'dasycalyx'小白花木槿)為母本(早),Hibiscus'moygrande,(大紅花木槿)為父本(悉)的雜交育種方法。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獲得Hibiscus'dasycalyx,(小白花木槿)(早)XHibiscus'moygmnde,(大紅花木槿)($)組合人工授粉雜交種子和雜種苗。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shù)方案選擇己栽培馴化并開花多年的木槿屬植物作為雜交親本進行人工雜交。Hibiscus'dasycalyx'(小白花木槿)(早)XHibiscus'moygrande,(大紅花木槿)(古),于7-9月下午4-5時,選擇將要開放的Hibiscus'dasycalyx'(小白花木槿)的花朵,將其花瓣剝開,去掉全部雄蕊并套袋。第二天早上6-9時,取正開放的Hibiscus'moygrande'(大紅花木槿)的花粉,對已去雄的Hibiscus'dasycalyx'(小白花木槿)進行授粉,授粉程序為解袋——授粉——套袋,并每隔1小時對同一朵Hibiscus'dasycalyx'(小白花木槿)進行2-3次重復(fù)授粉,提高雜交成功率。套袋7-10天后去袋,待種子成熟時采集、貯藏,于來年春天播種。具體實施例方式(1)親本來源及特性2000年江蘇省中國科學(xué)院植物研究所通過種質(zhì)交換從美國澳斯汀州立大學(xué)引進了當(dāng)?shù)啬鹃葘僦参镌耘嗥贩NHibiscus'dasycalyx'禾BHibiscus'moygrande,,這兩種木槿于2001年6月底在江蘇省中國科學(xué)院植物研究所引種苗圃開花,開花期持續(xù)到9月底。其中Hibiscus'dasycalyx,開花為白色,花直徑相對較小為9.0cm,故取一中文名為"小白花木槿"。而Hibiscus'moygrande,開花為紅色,花直徑相對較大為23.0cm,故取一中文名為"大紅花木槿"。2001至今,每年通過扦插擴大繁殖了這2個木槿品種,經(jīng)栽培其特性均保持穩(wěn)定。(2)人工雜交選育2002年7月18-20日進行了以Hibiscus'dasycalyx'(小白花木槿)為母本(早),以Hibiscus'moygrande,(大紅花木槿)為父本($)的人工雜交育種,雜交前選擇將要開放的Hibiscus'dasycalyx,(小白花木槿)花朵,于下午4-5時將其花瓣剝開,用小剪刀去掉全部雄蕊并套袋。第二天早上6-9時,取正開放的Hibiscus'moygmnde,(大紅花木槿)的花粉,對已去雄的Hibiscus'dasycalyx,(小白花木槿)進行授粉,授粉程序為解袋——授粉——套袋,并每隔1小時對同一朵Hibiscus'dasycalyx'(小白花木槿)進行2-3次重復(fù)授粉,提高雜交成功率。套袋7-10天后去袋。8月20-25日,雜交的蒴果開裂種子呈黑色時采集、貯藏。將獲得的雜交的種子于2003年春天播種,播種時將種子均勻撒于播種土的表面,再撒一層細土以蓋沒種子為宜,鋪上稻草,澆透水,之后注意澆水保濕。出苗后去除稻草,之后加強澆水、除草等日常管理。2004年春重新移栽定植,于當(dāng)年7月份開花,雜交的種子苗中出現(xiàn)了不同親本花色和葉片形狀的2個單株,其中一株花色為紅色,暫定名為'世博,紅色,另一株花色為粉紅,暫定名為'世博,粉紅。(3)雜交種特異性、一致性、穩(wěn)定性的說明特異性說明'世博,紅色和'世博,粉紅這2種花的顏色、大小、葉形及葉的大小與親本有明顯的區(qū)別,這2個雜交種與親本的花及葉片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見表1。表l2個雜交種與親本的花及葉的特性單位cm<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世博,紅色與親本對照其特異性在于其花色為紅色,而母本花色為白色,花的大小介于父母本之間;其葉形為掌狀3裂,與父本完全不一樣,葉的大小介于父母本之間。世博'粉紅與親本對照其特異性在于其花色為粉紅,而父本花色為紅色,母本花色為白色,花的大小介于父母本之間;其葉形為掌狀3裂,與父本完全不一樣,葉的大小介于父母本之間。一致性說明2004年8月對'世博,紅色和'世博,粉紅進行了扦插繁殖,2005年春各定植20株,并于當(dāng)年6月底始花,經(jīng)過2005-2007這3年的觀察,'世博,紅色和'世博,粉紅未發(fā)現(xiàn)變異植株。穩(wěn)定性說明從2005年起,分別對前一年獲得的'世博,紅色和'世博,粉紅為采條母樹進行扦插繁殖并定植觀察,'世博,紅色和'世博,粉紅都經(jīng)過反復(fù)3年繁殖后,其相關(guān)的特性保持不變。權(quán)利要求1、一種新品種木槿的雜交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選擇已栽培馴化并開花多年的木槿屬植物作為雜交親本(Hibiscus‘dasycalyx’(小白花木槿)(♀)×Hibiscus‘moygrande’(大紅花木槿)(♂))進行人工雜交選育。在7-9月份下午4-5時,選擇將要開放的Hibiscus‘dasycalyx’(小白花木槿)的花朵,將其花瓣剝開,去掉全部雄蕊并套袋。第二天早上6-9時,取正開放的Hibiscus‘moygrande’(大紅花木槿)的花粉,對已去雄的Hibiscus‘dasycalyx’(小白花木槿)進行授粉,授粉程序為解袋——授粉——套袋,并每隔1小時對同一朵Hibiscus‘dasycalyx’(小白花木槿)進行2-3次重復(fù)授粉,提高雜交成功率。套袋7-10天后去袋。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Hibiscus'dasycalyx,(小白花木槿)(早)XHibiscus'moygrande,(大紅花木槿)(悉)雜交育種方法,其特征為雜交后約25-40天,在Hibiscus'dasycalyx'(小白花木槿)(早)上待雜交的蒴果開裂,種子呈黑色時采集、晾干、貯藏,來年春天播種,出苗并保留在苗圃。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Hibiscus'dasycalyx,(小白花木槿)(早)XHibiscus'moygrande,(大紅花木槿)($)雜交育種方法所得的雜交種子苗,其特征表現(xiàn)為其花色為紅色或粉紅,花的大小介于親本中間,其葉片大小也介于親本中間。全文摘要一種新品種木槿的雜交育種方法涉及木槿屬植物人工雜交育種
技術(shù)領(lǐng)域:
。選擇已栽培馴化并開花多年的木槿屬植物(Hibiscus‘dasycalyx’(小白花木槿)(♀)×Hibiscus‘moygrande’(大紅花木槿)(♂))作為親本進行人工雜交,獲得木槿新品種。于7-9月下午4-5時,選擇將要開放的小白花木槿的花朵,將其花瓣剝開,去掉全部雄蕊并套袋。第二天早上6-9時,取正開放的大紅花木槿的花粉,對已去雄的小白花木槿進行授粉,并每隔1小時對同一朵小白花木槿進行2-3次重復(fù)授粉,提高雜交成功率。套袋7-10天后去袋,待種子成熟時采集、貯藏,于來年春天播種。播種后獲得不同于親本的雜交新品種。文檔編號A01H1/02GK101176426SQ20071019093公開日2008年5月14日申請日期2007年12月3日優(yōu)先權(quán)日2007年12月3日發(fā)明者徐建華,於朝廣,殷云龍申請人:江蘇省中國科學(xué)院植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