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常見灘涂貝類高產抗逆品種選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常見灘涂貝類高產抗逆品種選育方法,具體說是選擇二齡 野生型灘涂貝類建立同胞家系,通過家系子一代,子二代的定向選育和雜交, 最終獲得高產抗逆優良品種。
背景技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灘涂貝類在國內外市場均供不應求,市場潛力 巨大。目前,灘涂貝類在養殖中出現種質資源基礎狀況不清、品質下降、抗逆 性差、個體小型化、單位產量降低等不良現象。而且養殖對象均為野生型,沒 有人工培育的高產、抗逆優良品種。因此,對灘涂貝類進行遺傳改良,培育出 生長速度快,抗逆性強的新品種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途徑。
相比其它領域,優良品種選育工作在水產方面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在 魚類方面,國外先是成功培育出多個鮭鱒魚類新品種,后來又成功進行了羅非
魚的選育,大大提高了這些魚類的生產水平。在國內,對荷包紅鯉經10年(1969 1979)連續6代選育,得到性狀穩定的后代,經濟性狀顯著提高,成為我國的 第一個鯉魚優良品種。興國紅鯉和玻璃紅鯉的優良品種也相繼出現。對蝦方面, 美國的USMSFP計劃培育出了高健康無特異性病原蝦品系。國內,中國水產科 學院黃海所經過多代(1997 2004)連續選育,成功培育出生長速度快的"黃 海l號"新品種。貝類方面,主要集中在牡蠣、扇貝、硬殼蛤、馬氏朱母貝等種 類上。國夕卜,Haskin等(1978)成功地人工選育出牡蠣抗MSX新品系,使該牡 蠣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Hiblish (1993)通過硬殼蛤全同胞家系建立, 研究了稚貝9月齡的生長遺傳力和遺傳相關,旨在培育出具有優良性狀的新品 種。國內,何毛賢等(2007)采用單對單交配方式建立了 7個馬氏珠母貝家系 并進行生長比較,選育出生長較快的家系F,海灣扇貝"中科紅"和櫛孔扇貝"蓬 萊紅"等新品系也成功推出。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解決目前灘涂貝類品質下降,單位產量低等問題。將數量遺傳 學、生物統計學、育種學,灘涂貝類生物學、生態學相結合,制定了一套適合
于常見灘涂貝類高產,抗逆品種選育的技術路線,使灘涂貝類經濟性狀得到顯 著改良。
本發明為一種常見灘涂貝類高產抗逆品種選育方法。該方法通過選擇原始 材料,獲得育種材料,篩選優良品系,最終獲得高產抗逆優良品種,其具體歩 驟如下
第一步、選擇原始材料在灘涂貝類繁殖季節,選擇殼無損傷、殼型規整、 活力強,無病害的二齡野生型個體作為育種的原始材料,個體數量在500~1000 枚。
第—步、獲得育種材料
(1) 原始材料性成熟后,經陰干、流水刺激,性誘導等方法使其產卵排精。 抓取正在排精產卵的個體,用淡水洗凈,放入盛有海水容器中單獨產卵排精, 分別收集精卵。
(2) 將收集的精卵取樣在顯微鏡下觀察,選擇活力強的精子,質量好且未 受精的卵子留用。1個父本與3 5個母本單對單交配,建立》30個家系。
(3) 在灘涂貝類性腺成熟期,測定各家系平均殼長和存活率。選優出l個 生長最快家系,1個存活率最高家系和1個產量(平均殼長x存活率)最高家系, 作為進一步育種材料。
第二步、篩選優良品系在優良育種材料的基礎上,3個家系內以殼長為指 標上選,選擇強度在10 20%進行群體繁育。在上選后的生長最快家系和存活 率最高家系集中產卵時,按照第二步(1)的方法分別收集兩個家系的精卵進行 家系間群體雜交,在此基礎上,獲得生長快、存活率高、產量最高的雜交家系。 在灘涂貝類性腺成熟期,評定出產量最高的優良品系。
第四步、獲得優良品種在優良品系的基礎上,繼續以殼長為指標上選, 選擇強度在10 20%進行群體繁育,最終獲得高產抗逆優良品種。
在以上各步驟中,各家系苗種培育及養成中,保持水環境和培育詞養密度 一致。
本發明適用于菲律賓蛤仔、中國蛤蜊、四角蛤蜊、青蛤、文蛤、泥蚶、繹 蟶等常見灘涂貝類。本發明所得家系材料可以用于研究灘涂貝類遺傳特性,構 建灘涂貝類基因連鎖圖譜。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菲律賓蛤仔為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
第一步、選擇原始材料于2006年7月,選擇殼無損傷、殼型規整、活力 強,健康的二齡大連野生型群體,群體數量600粒。
第二步、獲得育種材料經陰干8h,雄性產物性的誘導親本產卵排精。進 行1個父本與3 5個母本交配建立75個家系。在同一水環境和培育飼養密度一 致條件下,經中間育成和養成培育出42個家系的子一代。在菲律賓蛤仔一齡性 腺成熟期,以殼長,存活率及產量(產量-平均殼長x存活率)為指標,篩選出 生長速度最快的17號家系,其生長性狀提高16.7%。存活率和產量均最高的ll 號家系,其存活性狀提高19.2%,產量提高18.38%。留種1萬粒左右。
第三步、篩選優良品系2007年8月,對生長速度最快的17號家系,存活 率和產量均最高的11號家系進行上選,選擇強度為10%,進行群體繁育。將17 號和11號家系上選個體進行群體雜交獲得2個具備生長快和存活率高性狀的雜 交家系。4個家系的生長速度,存活率均高于對照組40%以上,其中以17號父 本和11號母本雜交的家系最優,生長速度較對照組提高78.24%,存活率較對照 組提高71.96%,產量最高。留種100萬粒。
第四步、獲得優良品種2008年8月,在優良品系的基礎上,繼續以殼長 為指標上選,選擇強度為10%,進行群體繁育,其生長性狀較對照組提高92.12%, 存活性狀提高89.92%,獲得高產、穩產,抗逆優良品種。
實施例2
第一步、選擇原始材料于2006年9月,選擇殼無損傷、殼型規整、活力 強,健康的二齡大連野生型群體,群體數量800粒。
第二步、獲得育種材料親貝經陰干12h的刺激產卵排精。l個父本與3 5 個母本交配建立45個家系。在同一水環境和培育詞養密度一致條件下,經中間 育成和養成培育出37個家系的子一代。在菲律賓蛤仔一齡性腺成熟期,以殼長, 存活率及產量(產量-平均殼長x存活率)為指標,篩選出生長速度最快的5號 家系,其生長速度提高20.64%;存活率最高的18號家系,其存活率提高24.56%,; 產量最高的27號家系,產量提高15.25%。留種l萬粒左右。
第三步、篩選優良品系2007年9月,對生長速度最快的5號家系,存活 率和產量均最高的18、 27號家系進行上選,選擇強度為10%,進行群體繁育。 將5號和18號家系上選個體進行群體雜交獲得2個具備生長快和存活率高性狀 的雜交家系。4個家系的生長速度,存活率均高于對照組40%以上,其中以5 號父本和18號母本雜交的家系最優,生長速度較對照組提高80.52%,存活率較 對照組提高90.17%,產量最高。留種200萬粒。
第四步、獲得優良吊種2008年9月,在優良品系的基礎上,繼續以殼長 為指標上選,選擇強度為10%,進行群體繁育,其稚貝的生長速度較對照組提 高120.39%,存活性狀提高150.87%,獲得高產、穩產,抗逆優良品種。
權利要求
1、一種常見灘涂貝類高產抗逆品種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選擇原始材料,獲得育種材料,篩選優良品系,最終獲得高產抗逆優良品種,具體步驟如下第一步、選擇原始材料在灘涂貝類繁殖季節,選擇殼無損傷、殼型規整、活力強,無病害的二齡野生型個體作為育種的原始材料,個體數量在500~1000枚; 第二步、獲得育種材料(1)原始材料性成熟后,經陰干、流水刺激或性誘導方法使其產卵排精;抓取正在排精產卵的個體,用淡水洗凈,放入盛有海水的容器中單獨產卵排精,分別收集精卵;(2)將收集的精卵取樣在顯微鏡下觀察,選擇活力強的精子和質量好且未受精的卵子留用,1個父本與3~5個母本單對單交配,建立≥30個家系;(3)在灘涂貝類性腺成熟期,測定各家系平均殼長和存活率,優選出1個生長最快家系、1個存活率最高家系和1個產量最高家系,作為進一步育種材料;第三步、篩選優良品系在優良育種材料的基礎上,3個家系內以殼長為指標上選,選擇強度在10~20%,進行群體繁育,在上選后的生長最快家系和存活率最高家系集中產卵時,按照第二步(1)的方法分別收集兩個家系的精卵進行家系間群體雜交,獲得生長快、存活率高、產量最高的雜交家系,在灘涂貝類性腺成熟期,評定出產量最高的優良品系;第四步、獲得優良品種在優良品系的基礎上,繼續以殼長為指標上選,選擇強度在10~20%進行群體繁育,獲得高產抗逆優良品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常見灘涂貝類高產抗逆品種選育方法,其特 征在于產量按照平均殼長x存活率進行計算。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常見灘涂貝類高產抗逆品種選育方法,其特 征在于在各家系苗種培育及養成中,保持水環境和培育飼養密度一致。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常見灘涂貝類高產抗逆品種選育方法,其特 征在于適用灘涂貝類包括菲律賓蛤仔、中國蛤蜊、四角蛤蜊、青蛤、文蛤、泥 蚶、繹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常見灘涂貝類高產抗逆品種選育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得家系材料用于研究灘涂貝類遺傳特性,構建灘涂貝類基因連鎖圖譜。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常見灘涂貝類高產抗逆品種選育方法,具體的說是選擇二齡野生型灘涂貝類作為親本建立同胞家系,從子一代選育出生長最快,存活率最高和產量最高的家系。通過子一代家系內選優繁育,將生長最快和存活率最高的兩家系間群體雜交,選育出產量最高的優良品系。對優良品系繼續上選繁育,最終獲得高產抗逆優良品種。本發明的優點在于能夠較快的使家系內的經濟性狀基因快速純合,從而獲得高產、穩產、抗逆的新品種。家系材料可以用于研究灘涂貝類遺傳特性,構建灘涂貝類基因連鎖圖譜。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1361468SQ20081001342
公開日2009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25日
發明者澎 張, 張國范, 張躍環, 鳳 楊, 趙力強, 趙生旭, 閆喜武, 霍忠明 申請人:大連水產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