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糧食加工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小麥粉加工生產的工藝方法。
技術背景
小麥糧食是農業、加工業的主導產品之一,是人類賴以自生存和繁衍的物質基礎。 小麥加工產品(小麥粉)所具有的營養保健功能、食品加工功能、安全衛生功能對人們的健康關系極為密切,小麥加工產品作為重要的食品工業原料,對保證食品、飼料、醫藥等工業制品的質量安全也至關重要。由于小麥粉不能清潔生產而造成無法解決諸如農藥殘留(殘毒)、化學物質殘留(殘毒)、霉變、致病型微生物以及雜質等因素帶來的問題,危害我國小麥加工產品質量安全。大量的資料與信息表明,目前小麥加工產品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在世界范圍內,與小麥加工產品有關的食源性疾病不斷上升、惡性食品污染事件屢見不鮮,因小麥加工產品生產、加工新技術與新工藝帶來新的危害及由于其安全衛生質量而引起的貿易糾紛不斷,這些問題已成為影響國家經濟發展、國際貿易以及國家聲譽的重要因素。傳統的小麥生產加工技術對產品的質量安全控制重視不夠,且缺乏有效技術手段。而在當今人們越來越重視小麥加工產品安全衛生質量的情況下,小麥粉向清潔加工和無菌或低菌的生產模式發展,將會成為未來制粉業的發展趨勢。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以上分析所述的小麥加工產品加工生產方面出現的情況,公開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通過包括小麥準備、清理、磨制等工序相應的技術措施, 實行小麥粉清潔加工生產。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解決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包括準備、清理、磨制工藝步驟,其特征在于所述準備、清理、磨制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A.準備
對小麥原料先進行粗清和選配,而后入倉;
B.清理
a.初清
采用循環風組合清理機去除小麥雜質;
b.精選、打麥
對小麥進行精選、打麥處理;
c.初潤
將小麥加水置于潤麥倉進行初步潤麥,時間為2 5小時,控制小麥的水分在 2% 5% ;
d.清刷
采用機械分離并去除小麥表皮雜質;
e.潤麥將小麥加水置于潤麥倉進行潤麥,時間為12 M小時,控制小麥水分為14% 18% ;f.去石、打麥將小麥進行去石、打麥處理;g.清刷采用機械進一步分離并去除小麥表皮雜質;h.色選采用小麥色選機對小麥色選除菌,進一步剔除小麥中混有的有害雜質;C.磨制對小麥進行篩理、風選,以及噴霧著水使小麥含適量水分后,進行磨粉、配粉處理, 獲得小麥粉。所述的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次清刷步驟中采用機械分離并去除小麥表皮雜質,通過刷麥機分離小麥表皮雜質,再通過風選去除所述雜質,或者, 通過小麥表皮清理機,去除小麥表皮雜質;所述的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理中的色選步驟之后,還包括滅菌步驟即把小麥鋪放Icm 5cm厚度的麥堆,采用2Mnm波長紫外線燈進行照射, 平均每平方米麥堆配置紫外線燈的功率數1. 5W 5W,照射時間10 30分鐘。所述的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理中的色選步驟之后,還包括滅菌步驟即把小麥鋪放Icm 5cm厚度,采用微波頻率915MHz或對5011泡、功率0. Iff/ g 0. 5W/g,進行1 10分鐘微波處理。所述的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的水源為深井水或去離子水。所述的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通過紫外線消毒器消毒處理。所述的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中加入穩定性二氧化氯及活化劑,其中穩定性二氧化氯濃度為100mg/L 100mg/L,穩定性二氧化氯與活化劑的質量份數之比為5 15 1。所述的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通過多介質過濾器過濾。本發明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結合通用粉或專用粉的生產,著重解決小麥含帶農藥殘留、化學物質殘留、霉變、致病型微生物以及各種雜質帶來的成品不清潔問題,以及加工生產中造成的產品二次污染問題,麥路、粉路設計科學,工藝合理,生產成本低,做到小麥粉清潔生產,確保小麥加工產品的質量安全。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目的、優點和特點,通過下面優先實施例的非限制性說明進行解釋。
附圖為本發明一種小麥粉生產工藝步驟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不同面制食品對小麥粉的品質要求有很大的差別,如制作面包主要以高筋小麥粉為原料生產,面條、饅頭、餃子等蒸煮類面制食品主要以小麥中筋粉為原料生產,而制作餅干等主要以低筋小麥粉為原料生產,本發明采用脫線混配與在線組配的配麥、配粉工藝技術,對各種專用粉的生產予以區別對待。由于成品小麥粉無法淘洗,而小麥在生長、收割、運輸和儲存過程中,又致使小麥含有多種類無機、有機的雜質,以及農藥殘留(殘毒)、化學物質殘留(殘毒)、霉變、致病型微生物,很難靠單一工序加以清除。而未能清除卻能致人急、 慢性中毒的各種毒素,將會對人體產生嚴重危害。有關研究表明,小麥粉加工生產中,原料小麥及其清理程度、潤麥過程和潤麥水的衛生狀況,以及磨粉機等設備的積粉是影響小麥粉微生物數量的重要因素,小麥加工過程中微生物數量的普遍增加,就反映了加工生產對小麥粉造成了二次污染。即使是按照綠色食品要求生產的小麥原料,在加工過程中,也有可能造成各個方面的二次污染。鑒于上述小麥本身原料的潔凈問題以及加工生產的二次污染等因素,本發明針對性地在小麥粉加工生產全過程多道工序中,采用多種措施進行小麥清潔生產。本實施例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依次包括以下方法步驟A.準備本實施例對小麥原料先進行粗清和篩選,而后入倉。若所生產專用粉需要采用配麥,按照成品專用小麥粉使用特性的要求,選擇品質差別不是非常大的2 5種小麥品種合理搭配,進行粗清和篩選,而后入倉。B.清理本實施例對小麥進行毛麥處理和凈麥清理,并結合進行水分調節,是實施小麥粉清潔生產的關鍵工藝步驟,其中毛麥處理包括初清、精選、打麥、初潤、清刷、潤麥等步驟,凈麥清理包括去石、打麥、清刷、色選等步驟。a.初清采用循環風組合清理機(河北滄州市北方糧食機械廠生產,TQZX系列)去除小麥雜質。該設備將風的循環利用及物料的篩理、分級、去石、輕雜分離等功能融于一體,工藝簡化,對小麥有較好的除雜效果;b.精選、打麥對小麥進行精選、打麥處理,進一步清除并肩石、泥塊,以及粘附與麥粒上的粘性雜質、麥殼、麥毛與微生物,減少成品小麥粉灰分和含砂量;c.初潤將小麥加水置于潤麥倉進行初步潤麥,時間為2 5小時,控制小麥的水分在 2% 5%。傳統工藝將未經較為徹底進行除菌處理的小麥長時間、高水分潤麥,易于給小麥仍有較大含量的殘留致病微生物創造孳生條件,使小麥在倉內結拱、發熱。而與傳統工藝相比,本發明針對性地采用初步潤麥較短的水分調節時間、控制較低的小麥水分,防止致病微生物大量、急劇繁殖孳生;d.清刷小麥表面處理效果的好壞,對成品小麥粉的灰分、致病微生物、農藥殘留指標的影響較大。經過初步潤麥,各種污物與小麥結合得較為松散,使得清除粘附于麥粒腹溝區污物的效果較好。本實施例該步驟采用刷麥機(淄博禾碩糧食機械有限公司生產,FSML系列), 分離小麥表皮含菌及污染物的皮屑、粉塵等雜質,再通過風選去除所述雜質;或者,通過小麥表皮清理機(上海市信禾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生產,DGM系列),去除所述雜質;
e.潤麥
將經過前道清刷除菌處理后的小麥,根據不同品種和具體工藝條件,加水置于潤麥倉進行長時間均勻水分調節,時間為12 M小時,控制小麥水分為14% 18% ;
f.去石、打麥
將小麥進行去石、打麥處理;
g.清刷
通過刷麥機,分離小麥表皮雜質,再通過風選去除所述雜質;或者,通過小麥表皮清理機,去除小麥表皮雜質。小麥經過前道表皮清理后,再次通過小麥清刷處理,主要是徹底地去除小麥粒外二層皮,將小麥進行進一步檫皮去菌、去污,同時對麥粒表面進行拋光, 使麥粒圓滑光潔,有利于后道磨粉;
h.色選
采用小麥色選機(安徽捷迅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生產,K系列)對小麥色選除菌,進一步有效剔除小麥中混有的霉變粒、病斑粒以及動物糞便粒和異物等有害雜質;
C.磨制
本實施例對小麥進行篩理、風選,以及噴霧著水使小麥含適量水分后,進行磨粉、 配粉處理。在小麥粉磨制過程中通過吸塵器及時清除磨粉機械及有關設備的積粉。最終,獲得較為清潔衛生的專用小麥粉成品,各種殘留、污染物質被有效清除或大大減少。經檢測, 質量技術指標均優于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其部分主要項目檢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包括準備、清理、磨制工藝步驟,其特征在于所述準備、 清理、磨制包括以下具體步驟;A.準備對小麥原料先進行粗清和選配,而后入倉;B.清理a.初清采用循環風組合清理機去除小麥雜質;b.精選、打麥對小麥進行精選、打麥處理;c.初潤將小麥加水置于潤麥倉進行初步潤麥,時間為2 5小時,控制小麥的水分在2% 5% ;d.清刷采用機械分離并去除小麥表皮雜質;e.潤麥將小麥加水置于潤麥倉進行潤麥,時間為12 M小時,控制小麥水分為14% 18%;f.去石、打麥將小麥進行去石、打麥處理;g.清刷采用機械進一步分離并去除小麥表皮雜質;h.色選采用小麥色選機對小麥色選除菌,進一步剔除小麥中混有的有害雜質;C.磨制對小麥進行篩理、風選,以及噴霧著水使小麥含適量水分后,進行磨粉、配粉處理,獲得小麥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次(d.和g.) 清刷步驟中采用機械分離并去除小麥表皮雜質,通過刷麥機分離小麥表皮雜質,再通過風選去除所述雜質,或者,通過小麥表皮清理機,去除小麥表皮雜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B.)清理中的(h.)色選步驟之后,還包括(i.)滅菌步驟即把小麥鋪放Icm 5cm厚度的麥堆,采用 254nm波長紫外線燈進行照射,平均每平方米麥堆配置紫外線燈的功率數1. 5W 5W,照射時間10 30分鐘。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B.)清理中的(h.)色選步驟之后,還包括(i.)滅菌步驟即把小麥鋪放Icm 5cm厚度,采用微波頻率915MHz或2450MHz、功率0. 1 ff/g 0. 5W/g,進行1 10分鐘微波處理。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的水源為深井水或去離子水。
6.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通過紫外線消毒器消毒處理。
7.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中加入穩定性二氧化氯及活化劑,其中穩定性二氧化氯濃度為100mg/L 100mg/L,穩定性二氧化氯與活化劑的質量份數之比為5 15 :1。
8.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通過多介質過濾器過濾。
全文摘要
本發明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涉及糧食加工生產技術領域,包括準備、清理、磨制等工藝步驟,其中清理工藝步驟包括初清、精選、打麥、初潤、清刷、潤麥、去石、打麥、清刷、色選、滅菌等,本發明一種小麥粉清潔生產工藝,結合通用粉、專用粉的生產,著重解決小麥含帶農藥殘留(殘毒)、化學物質殘留(殘毒)、霉變、致病微生物以及各種雜質帶來的小麥粉成品不清潔問題,以及加工生產中造成的產品二次污染問題,麥路、粉路設計科學,工藝合理,生產成本低,做到小麥粉清潔生產,確保小麥加工產品的質量安全。
文檔編號B02B5/02GK102527460SQ20111045822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1日
發明者史榮炳, 孫洪如, 邱志明, 項同庚 申請人:鎮江丹玉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