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提高人參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人參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術:
人參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其有效成分為人參皂苷,具有補氣、益肺、強壯、滋補、抗疲勞等功效。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參市場需求量日益增加。目前,可通過細胞工程技術人為調節人參細胞培養物生長量及皂苷產量來緩解人參的供需矛盾。野山參自然生長在原始森山老林中,有的長達百年,沒有經過人工培植、沒有化學肥料的成份,采集非常辛苦, 藥用價值極高,是一種名貴中藥材,也是保存價值極高的綠色罕世珍品,價值不菲。在多年的挖掘中越發的減少,在東北大部分地區絕跡,目前在吉林長白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內或周圍的山區存在一些。目前對于人參繁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種子繁殖和組培繁殖,然而種子繁殖變異率高,且時間漫長,而通過組培繁殖,雖然耗時短,繁殖效率高,然而由于移栽成活率得不到保證,嚴重影響了其市場推廣應用。本發明通過改變組培苗的移栽環境,特別是模擬其自然生長的環境,大大提高了人參的移栽成活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人參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
一種提高人參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包括
(1)配制基質由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組成優質腐葉土50-70份、壤土 30-50份、蛭石 3-5份、充分發酵好的礱糠10-15份、百菌清0. 3-0. 6份,將福爾馬林用水稀釋40 80倍后噴灑基質,每平方米土壤用福爾馬林45ml ;
(2)將上述經處理的基質鋪灑在整理好的畦中,基質厚50-80cm,然后薄膜覆蓋5天,再晾曬3天即可移栽人參組培苗;
所述薄膜覆蓋是指在土壤表面的先覆蓋一層白色塑料薄膜,然后在第一層薄膜之上覆蓋用來密封第一層薄膜的第二層黑色塑料薄膜,其中所述的第一層薄膜與第二層薄膜之間的距離為30-40厘米。(3)煉苗移栽先將培養瓶移至溫室,自然條件下煉苗4d,然后解開封口膜,煉苗 6d,煉苗期間適當遮光,使光照強度為自然光的35%,煉苗完成后取出小苗洗凈根部附著的培養基,移栽到步驟(2)所述的經消毒的基質中,溫度控制在22-24°C,前7d濕度控制在70% 左右,以后逐漸降低濕度,直至將移栽苗置于自然條件下。步驟(I)所述的基質優選由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組成林下腐葉土 60份、東北黑土 40份、蛭石4份、充分發酵好的礱糠13份、百菌清0. 4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I)利用本發明的方法,由于在外層設置一層黑色塑料薄膜,借助黑色塑料薄膜的長時間密閉,將太陽輻射熱能不斷蓄積其中,使土壤內溫度上升,長時間保持較高的抑制或殺滅溫度,有效抑制或殺滅土壤中多種病菌、害蟲和雜草等有害生物,所以可以在一定時間內讓土壤的溫度最高達到80°C,同時在黑色塑料薄膜下還有一層白色薄膜,白色薄膜的設置可以保持土壤的高濕度,在這種高溫高濕下,首先,肥料可以充分發酵腐熟,另外,可以有效的抑制或殺死土壤中的病蟲害,而且不會造成環境污染,節約生產成本;
(2)本發明所配制的基質,適合人參組培苗的生根和生長,并且基質中還有林下腐葉土和東北黑土,在這種模擬野生環境中,腐葉土中豐富的有益菌和有機質保證了組培苗的營養供給。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實施例一
一種提高人參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配制基質由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組成優質腐葉土50份、壤土 30份、蛭石3份、充分發酵好的礱糠10份、百菌清0. 3份,將福爾馬林用水稀釋40倍后噴灑基質,每平方米土壤用福爾馬林45ml ;
(2)將上述經處理的基質鋪灑在整理好的畦中,基質厚50cm,然后薄膜覆蓋5天,再晾曬3天即可移栽人參組培苗;
所述薄膜覆蓋是指在土壤表面的先覆蓋一層白色塑料薄膜,然后在第一層薄膜之上覆蓋用來密封第一層薄膜的第二層黑色塑料薄膜,其中所述的第一層薄膜與第二層薄膜之間的距離為30-40厘米。(3)煉苗移栽先將培養瓶移至溫室,自然條件下煉苗4d,然后解開封口膜,煉苗 6d,煉苗期間適當遮光,使光照強度為自然光的35%,煉苗完成后取出小苗洗凈根部附著的培養基,移栽到步驟(2)所述的經消毒的基質中,溫度控制在22-24°C,前7d濕度控制在70% 左右,以后逐漸降低濕度,直至將移栽苗置于自然條件下。實施例二
一種提高人參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包括
(1)配制基質由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組成優質腐葉土70份、壤土 50份、蛭石5份、充分發酵好的礱糠15份、百菌清0. 6份,將福爾馬林用水稀釋80倍后噴灑基質,每平方米土壤用福爾馬林45ml ;
(2)將上述經處理的基質鋪灑在整理好的畦中,基質厚80cm,然后薄膜覆蓋5天,再晾曬3天即可移栽人參組培苗;
所述薄膜覆蓋是指在土壤表面的先覆蓋一層白色塑料薄膜,然后在第一層薄膜之上覆蓋用來密封第一層薄膜的第二層黑色塑料薄膜,其中所述的第一層薄膜與第二層薄膜之間的距離為30-40厘米。(3)煉苗移栽先將培養瓶移至溫室,自然條件下煉苗4d,然后解開封口膜,煉苗 6d,煉苗期間適當遮光,使光照強度為自然光的35%,煉苗完成后取出小苗洗凈根部附著的培養基,移栽到步驟(2)所述的經消毒的基質中,溫度控制在22-24°C,前7d濕度控制在70%左右,以后逐漸降低濕度,直至將移栽苗置于自然條件下。實施例三
一種提高人參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包括
(1)配制基質由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組成林下腐葉土60份、東北黑土 40份、蛭石4份、 充分發酵好的礱糠13份、百菌清0. 4份,將福爾馬林用水稀釋60倍后噴灑基質,每平方米土壤用福爾馬林45ml ;
(2)將上述經處理的基質鋪灑在整理好的畦中,基質厚60cm,然后薄膜覆蓋5天,再晾曬3天即可移栽人參組培苗;
所述薄膜覆蓋是指在土壤表面的先覆蓋一層白色塑料薄膜,然后在第一層薄膜之上覆蓋用來密封第一層薄膜的第二層黑色塑料薄膜,其中所述的第一層薄膜與第二層薄膜之間的距離為30-40厘米。(3)煉苗移栽先將培養瓶移至溫室,自然條件下煉苗4d,然后解開封口膜,煉苗 6d,煉苗期間適當遮光,使光照強度為自然光的35%,煉苗完成后取出小苗洗凈根部附著的培養基,移栽到步驟(2)所述的經消毒的基質中,溫度控制在22-24°C,前7d濕度控制在70% 左右,以后逐漸降低濕度,直至將移栽苗置于自然條件下。上述三個實施例中,人參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分別達到了 96%,98%,99%。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提高人參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配制基質由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組成優質腐葉土50-70份、壤土 30-50份、蛭石 3-5份、充分發酵好的礱糠10-15份、百菌清0. 3-0. 6份,將福爾馬林用水稀釋40 80倍后噴灑基質,每平方米土壤用福爾馬林45ml ;(2)將上述經處理的基質鋪灑在整理好的畦中,基質厚50-80cm,然后薄膜覆蓋5天,再晾曬3天即可移栽人參組培苗;所述薄膜覆蓋是指在土壤表面的先覆蓋一層白色塑料薄膜,然后在第一層薄膜之上覆蓋用來密封第一層薄膜的第二層黑色塑料薄膜,其中所述的第一層薄膜與第二層薄膜之間的距離為30-40厘米。
2.(3)煉苗移栽先將培養瓶移至溫室,自然條件下煉苗4d,然后解開封口膜,煉苗6d, 煉苗期間適當遮光,使光照強度為自然光的35%,煉苗完成后取出小苗洗凈根部附著的培養基,移栽到步驟(2)所述的經消毒的基質中,溫度控制在22-24°C,前7d濕度控制在70%左右,以后逐漸降低濕度,直至將移栽苗置于自然條件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人參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所述的基質由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組成林下腐葉土 60份、東北黑土 40份、蛭石4份、充分發酵好的礱糠13份、百菌清0. 4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人參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主要包括配制基質、覆蓋地膜和煉苗移栽的步驟,本發明所配制的基質,適合人參組培苗的生根和生長,并且基質中還有林下腐葉土和東北黑土,在這種模擬野生環境中,腐葉土中豐富的有益菌和有機質保證了組培苗的營養供給,經過上述步驟的培養,最終的移栽成活率最高達到了99%。
文檔編號A01G9/10GK102598990SQ20121008725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9日
發明者陳勇明 申請人:常熟市佳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