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及其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材及其栽培方法,具體是一種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及該富硒黨參的栽培方法,屬于中藥材生產和植物栽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中藥材黨參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入藥,為中國常用的傳統補益藥,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之功效。現代研究,黨參含多種糖類、酚類、留醇、揮發油、黃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堿,具有增強免疫力、擴張血管、降壓、改善微循環、增強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對化療放療引起的白細胞下降有提升作用。自古以來藥用黨參基本依賴自然野生植物,隨著全球對中草藥需求的高速增長,已使得藥用植物野生資源急劇減少,因而無論從資源保護,還是從藥材生產角度,人工栽培均已是唯一選擇。
·
硒,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抗氧化、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生物學特性,享有“自由基清道夫”、“生命火種”、“抗癌之王”等美譽。目前,已經證實人體至少有25種硒蛋白和含硒酶,其中一個重要的抗氧化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就被證實是一個含硒酶,還有硒蛋白P,硒蛋白W,PHGPX,IDI以及近期新發現的硫氧環蛋白還原酶等都是含硒酶,因此,硒與人體的生理、生化、生殖和生命都有十分重要的關系。然而,無機硒不易被人體直接吸收,而能夠被人體吸收利用的有機硒在自然生物中的含量甚微,遠不能滿足人體生理需要,特別是在天然中草藥中的含量差別很大且不穩定,藥用價值受到限制。試驗證明,黨參是一種硒元素的積累性植物,有較強的富硒能力,而且可有效地將吸收的硒轉化為有機形態的硒,是生產富硒產品的理想栽體。中藥材富硒黨參及其人工栽培技術的開發應用,將開辟中藥材新療效和人工生產的新領域,為其增產提質、高效富硒賦予新的內涵和經濟增長點,將對社會和民生產生積極作用和效益。在人工種植中藥材載培技術領域,中國專利201010616742. 9公開了一種高硒黃芪及其培育方法,此外,業內也有關于如富硒金銀花的人工栽培科研信息報道等,但目前尚未發現關于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及其栽培方法的公開技術,特別是適合標準化、規范化生產的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及其栽培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尋求一種人工種植、富硒提質的富硒黨參的簡便易行的標準化栽培方法,使采用該方法生產的黨參硒含量相對穩定在3000 10000mg/kg之間,且其中有機硒含量占總硒量的比例> 70%。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了下述技術方案本發明采用人工育苗、開溝移栽技術,通過納米硒植物營養劑的施用,提供了一種外觀和品質明顯優于普通黨參的人工種植富硒黨參,其硒含量在3100 9800mg/kg之間,且其有機硒含量占總硒量的比例> 70%。優選的,所述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其硒含量在4600 9800mg/kg之間,且其有機硒含量占總硒量的比例> 70% ;優選的,所述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其硒含量在4700 7800mg/kg之間,且其有機硒含量占總硒量的比例> 70% ;本發明提供的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的栽培方法,是通過采用以下栽培方案實現的I).整地施肥選擇海拔高度為1300 2100m,pH值為6. O 7. 5的較高腐殖質砂質壤土,在前茬作物收獲后,6 8月份在地表均勻撒施混合基肥,然后立即翻耕25 35cm,耙耱平整;2).開溝移栽在平整好的種植地上,按溝距25cm、深25 30cm開溝,將納米硒植物營養劑按每畝10 40kg均勻撒施于溝內;然后將處理好的種苗按3 5cm株距擺放于溝旁一側,苗頭低于地面I 2cm,然后覆土 I 2cm,適當鎮壓;
·
3).田間管理在移栽30天后進行第I次中耕除草,苗藤蔓長5 IOcm時第2次中耕除草,苗藤蔓長25cm時第3次中耕除草;在地上部分生長至Im以上時割去枝蔓的12 15cm,使地上和地下生長平衡;在6 7月盛花期用O. 5%硫酸鉀復合肥或O. 3%磷酸二氫鉀每畝3kg噴灑葉面,隔10天噴I次,連噴3 4次;遇連續干旱氣候時,灌水I 2次;4).納米硒植物營養劑的追施6 7月盛花期在追施上述步驟(3)所述硫酸鉀復合肥和磷酸二氫鉀4 7天后,用納米硒植物營養劑5% 15%的水溶液噴灑葉面,間隔10 15天后再噴灑一次;5).生長期按常規方法進行病蟲害防治并予收獲期集中采挖、干燥和儲藏。上述步驟(I)所述施撒的混合基肥及每畝用量為優質農家肥2000 3000kg、磷酸二銨20 25kg、尿素15 20kg、過磷酸|丐35 40kg。上述步驟(2)所述的種苗,經用濃度O. 06%腐殖酸鈉溶液浸根后按株距3 5cm、行距20 30cm定植,保苗密度為每畝6. 5 7. 8萬株,移栽時間是在春季3月中下旬土壤解凍后一周內為最佳。上述步驟⑵和步驟(4)所述的納米硒植物營養劑為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硒含量在1000 5000mg/kg的黑色固體粉末狀營養劑。上述步驟(3)所述的灌水是指在黨參盛花期或根莖膨大期(6 8月份)遇持續20天以上干旱時每畝灌水50 60m3。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I、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其硒含為3100 9800mg/kg,且其有機硒含量占總硒量的比例> 70%,增加了黨參的藥用價值和商業附加值;2、使用本發明方法所生產的人工種植富硒黨參外觀鮮嫩、白美,其品質明顯優于普通黨參;3、采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可操作性強,能夠實現標準化生產,并可保證所生產的人工種植黨參中硒含量的相對穩定;4、本發明簡便易行、成本低廉,可廣泛應用于中藥材人工栽培的科學化、規模化工
業生產和管理。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一種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及其栽培方法,其具體實施方式
包括以下步驟I).移栽環境選擇定植在海拔高度為1300 2100m ;土壤為疏松肥沃、腐殖質較高的砂質壤土,排水良好,其pH值為6. O 7. 5 ;2).茬口選擇.前茬作物以麥類、豆類、薯類、油菜、禾谷類等作物為好;3).整地施肥在前茬作物收獲后,6 8月份在步驟(I)所述土讓地表均勻撒施基肥,基肥量為每畝施入優質農家肥2000 3000kg、磷酸二銨20 25kg、尿素15 20kg、過磷酸鈣35 40kg,做到土肥充分均勻混合,然后立即翻耕25 35cm,耙耱平整;4).合理密植移栽密度按株距3 5cm、行距20 30cm定植。保苗密度為每畝6. 5 7. 8萬株;5).種苗選擇在移栽前,將小老苗、分叉苗、腐爛、發霉、有病斑蟲傷、割傷、擦傷、·折斷的傷病苗除去,選擇根莖粗3 15mm,根長15 35cm的健壯參苗移栽;6).移栽時間在春季3月中下旬土壤解凍后即可移栽,越早越好。7).浸根將選好待栽的參苗根部放在濃度O. 06%腐殖酸鈉溶液里浸泡半小時,取出稍晾后栽植;8).移栽方法采用溝栽方式移栽,按溝距25cm,深25 30cm在步驟(I)所述的地塊里開溝,然后將所述步驟(7)中處理好的種苗按3 5cm株距斜放于溝旁一側,苗頭低于地面I 2cm,然后覆土 I 2cm,適當鎮壓。9).納米硒植物營養劑的施用在開溝后,種苗移栽前,將納米硒植物營養劑按每畝10 40kg均勻撒施于溝內;10).田間管理在移栽30天后進行第I次中耕除草,苗藤蔓長5 IOcm時第2次中耕除草,苗藤蔓長25cm時第3次中耕除草;在地上部分生長至Im以上時割去枝蔓的12 15cm,使地上和地下生長平衡;在6 7月盛花期用O. 5%硫酸鉀復合肥或O. 3%磷酸二氫鉀每畝3kg噴灑葉面,隔10天噴I次,連噴3 4次;遇連續干旱氣候時,灌水I 2次;11).納米硒植物營養劑的追施在6 7月盛花期追施上述步驟(10)中所述的硫酸鉀復合肥和磷酸二氫鉀4 7天后,用納米硒植物營養劑5% 15%的水溶液噴灑葉面,間隔10 15天后再噴灑一次;12).生長期進行常規病、蟲害的防治;13).收獲期集中采挖、干燥和貯藏;所述步驟(3)中的優質農家肥為牛羊糞或豬糞,混合10% 20%的土充分腐熟后,在前茬作物收獲后出 8月份)按每畝2000 3000kg深翻施入;所述步驟(5)中的種苗為當地自育黨參苗。所述步驟(6)中的移栽時間以早春3月中下旬土壤解凍后一周內移栽為最佳;所述步驟(8)移栽方法中的開溝方式為以人畜力或機械牽引按照地長的走向開溝,開一條溝栽一行,并立即用土覆蓋耙平。移栽苗的擺放為在同一方向傾斜于地溝30度左右;所述步驟(9)中的納米硒植物營養劑為蘇州硒硌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硒含量在1000 5000mg/kg的黑色固體粉末狀營養劑;所述步驟10)中的灌水是指在黨參盛花期或根莖膨大期出 8月份)遇持續20天以上干旱時每畝灌水50 60m3 ;
所述步驟(11)納米硒植物營養劑的追施為用水作溶劑,均勻按5% 15%的比例混合并不斷攪動至全部溶解后,用噴霧器均勻噴灑于葉面。試驗證明,本發明方法所采用的納米硒植物營養劑在黨參植株體內是以硒酸根的形態參與轉移的,硒肥以亞硒酸鹽的形式在黨參根部被吸收并轉化為具有生物活性的硒酸鹽和其他硒化物參與黨參苗的生物代謝;在黨參葉面噴灑硒營養劑水溶液,在光合作用下,葉片的吸肥力增加5倍,不僅為無機硒轉化為有機硒積蓄了能量,更促進了黨參植株的生物無機轉化過程。據測定,黨參中有機硒主要以硒代半胱氨酸HSe-CH2CH (NH2) -C00H)、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CH3Se-CH2-CH(NH2)-COOH)、硒蛋氨酸 CH3-Se-CH2-CH2-CH(NH2)-C00H)、硒甲基硒代蛋氨酸(CH3)2-Se+-CH2-CH2-CH(NH2)-C00H):硒脲(NH2)C = Se、硒代胱氨酸 H00C_CH(NH2)-CH2-Se-Se-CH2-CH(NH2)-C00H)、二甲基硒(DMSe,CH3-Se_CH3)等形式存在。申請人:分別采用原子光譜分析法和形態分析法對本發明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中的硒元素含量和有機硒含量進行了測定,測試結果表明,應用本發明方法栽培的富硒黨參,·其硒含量和有機硒比例指標,均達到和超過了本發明目的所預期的效果。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說明,在實施例中未注明的實施條件通常為常規栽培管理中的條件。實施例I :選擇海拔1930m,疏松肥沃、腐殖質較高、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地栽培,土壤pH值為6. 8,上茬作物為小麥。在前茬作物收獲后,7月份按照每畝施入優質農家肥3000kg、磷酸二銨20kg、尿素20kg、過磷酸鈣40kg的比例施入基肥,并翻耕25 35cm,耙耱平整。移栽前,用濃度O. 06%腐殖酸鈉溶液浸泡參苗半小時,取出稍晾后備栽。采用開溝移栽方式,開溝25 30cm,每畝均勻施入納米硒植物營養劑10kg,于3月下旬按株距3 5cm、行距25cm進行定植移栽。在移栽30天后進行第I次中耕除草,苗藤蔓長5 IOcm時第2次中耕除草,苗藤蔓長25cm時第3次中耕除草;在地上部分生長至Im以上時割去枝蔓的12 15cm,使地上和地下生長平衡;在6月下旬盛花期時,用O. 3%的磷酸二氫鉀每畝3kg噴灑葉面,隔10天噴I次,連噴3次;于10月中旬,待地上莖葉黃枯后除去莖蔓,小心挖出根部。經上述方法栽培的人工種植富硒黨參平均硒含量彡3100mg/kg,且其中有機硒含量所占比例彡70%。實施例2 選擇海拔1930m,疏松肥沃、腐殖質較高、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地栽培,土壤pH值為6. 8,上茬作物為小麥。在前茬作物收獲后,7月份按照每畝施入優質農家肥3000kg、磷酸二銨20kg、尿素20kg、過磷酸鈣40kg的比例施入基肥,并翻耕25 35cm,耙耱平整。移栽前,用濃度O. 06%腐殖酸鈉溶液浸泡參苗半小時,取出稍晾后備栽。采用開溝移栽方式,開溝25 30cm,每畝均勻施入納米硒植物營養劑25kg,于3月下旬按株距3 5cm、行距25cm進行定植移栽。在移栽30天后進行第I次中耕除草,苗藤蔓長5 IOcm時第2次中耕除草,苗藤蔓長25cm時第3次中耕除草;在地上部分生長至Im以上時割去枝蔓的12 15cm,使地上和地下生長平衡;在6月下旬盛花期時,用O. 3%的磷酸二氫鉀每畝3kg噴灑葉面,隔10天噴I次,連噴3次;于10月中旬,待地上莖葉黃枯后除去莖蔓,小心挖出根部。經上述方法栽培的人工種植富硒黨參平均硒含量彡4600mg/kg,且其中有機硒含量所占比例彡70%。實施例3 選擇海拔1930m,疏松肥沃、腐殖質較高、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地栽培,土壤pH值為6. 8,上茬作物為小麥。在前茬作物收獲后,7月份按照每畝施入優質農家肥3000kg、磷酸二銨20kg、尿素20kg、過磷酸鈣40kg的比例施入基肥,并翻耕25 35cm,耙耱平整。移栽前,用濃度O. 06%腐殖酸鈉溶液里浸泡參苗半小時,取出稍晾后備栽。采用開溝移栽方式,開溝25 30cm,每畝均勻施入納米硒植物營養劑40kg,于3月下旬按株距3 5cm、行距25cm進行定植移栽。 在移栽30天后進行第I次中耕除草,苗藤蔓長5 IOcm時第2次中耕除草,苗藤蔓長25cm時第3次中耕除草;在地上部分生長至Im以上時割去枝蔓的12 15cm,使地上和地下生長平衡;在6月下旬盛花期時,用O. 3%的磷酸二氫鐘每畝3kg噴灑葉面,隔10天噴I次,連噴3次;于10月中旬,待地上莖葉黃枯后除去莖蔓,小心挖出根部。經上述方法栽培的人工種植富硒黨參平均硒含量彡7800mg/kg,且其中有機硒含量所占比例彡70%。實施例4 選擇海拔1930m,疏松肥沃、腐殖質較高、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地栽培,土壤pH值為6. 8,上茬作物為小麥。在前茬作物收獲后,7月份按照每畝施入優質農家肥3000kg、磷酸二銨20kg、尿素20kg、過磷酸鈣40kg的比例施入基肥,并翻耕25 35cm,耙糖平整。移栽前,用濃度O. 06%腐殖酸鈉溶液里浸泡參苗半小時,取出稍晾后備栽。米用開溝移栽方式,開溝25 30cm,每畝均勻施入納米硒植物營養劑25kg,于3月下旬按株距3 5cm、行距25cm進行定植移栽。并分別于6月上旬和下旬用5%的納米硒植物營養劑水溶液進行葉面噴施追肥兩次。在移栽30天后進行第I次中耕除草,苗藤蔓長5 IOcm時第2次中耕除草,苗藤蔓長25cm時第3次中耕除草;在地上部分生長至Im以上時割去枝蔓的12 15cm,使地上和地下生長平衡;在6月下旬盛花期時,用O. 3%的磷酸二氫鉀每畝3kg噴灑葉面,隔10天噴I次,連噴3次;于10月中旬,待地上莖葉黃枯后除去莖蔓,小心挖出根部。經上述方法栽培的人工種植富硒黨參平均硒含量彡4700mg/kg左右,且其中有機硒含量所占比例> 70%。實施例5 選擇海拔1930m,疏松肥沃、腐殖質較高、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地栽培,土壤pH值為6. 8,上茬作物為小麥。在前茬作物收獲后,7月份按照每畝施入優質農家肥3000kg、磷酸二銨20kg、尿素20kg、過磷酸鈣40kg的比例施入基肥,并翻耕25 35cm,耙耱平整。移栽前,用濃度O. 06%腐殖酸鈉溶液里浸泡參苗半小時,取出稍晾后備栽。采用開溝移栽方式,開溝25 30cm,每畝均勻施入納米硒植物營養劑30kg,于3月下旬按株距3 5cm、行距25cm進行定植移栽。并分別于6月上旬和下旬用10%的納米硒植物營養劑水溶液進行葉面噴施追肥兩次。在移栽30天后進行第I次中耕除草,苗藤蔓長5 IOcm時第2次中耕除草,苗藤蔓長25cm時第3次中耕除草;在地上部分生長至Im以上時割去枝蔓的12 15cm,使地上和地下生長平衡;在6月下旬盛花期時,用O. 3%的磷酸二氫鉀每畝3kg噴灑葉面,隔10天噴I次,連噴3次;于10月中旬,待地上莖葉黃枯后除去莖蔓,小心挖出根部。經上述方法栽培的人工種植富硒黨參平均硒含量彡5600mg/kg,且其中有機硒含量所占比例彡70%。實施例6 選擇海拔1930m,疏松肥沃、腐殖質較高、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地栽培,土壤pH值為6. 8,上茬作物為小麥。在前茬作物收獲后,7月份按照每畝施入優質農家肥3000kg、磷酸二銨20kg、尿素20kg、過磷酸鈣40kg的比例施入基肥,并翻耕25 35cm,耙耱平整。移栽前,用濃度O. 06%腐殖酸鈉溶液里浸泡參苗半小時,取出稍晾后備栽。米用開溝移栽方式,開溝25 30cm,每畝均勻施入納米硒植物營養劑35kg,于3月下旬按株距3 5cm、行距25cm進行定植移栽。并分別于6月上旬和下旬用15%的納米·硒植物營養劑水溶液進行葉面噴施追肥兩次。在移栽3O天后進行第I次中耕除草,苗藤蔓長5 IOcm時第2次中耕除草,苗藤蔓長25cm時第3次中耕除草;在地上部分生長至Im以上時割去枝蔓的12 15cm,使地上和地下生長平衡;在6月下旬盛花期時,用O. 3%的磷酸二氫鉀每畝3kg噴灑葉面,隔10天噴I次,連噴3次;于10月中旬,待地上莖葉黃枯后除去莖蔓,小心挖出根部。經上述方法栽培的人工種植富硒黨參平均硒含量彡9800mg/kg,且其中有機硒含量所占比例彡70%。從上述實施例可以看出,納米硒植物營養劑的施用方式、時間及用量對本發明的效果至關重要。實施例I 6人工種植富硒黨參的栽培結果見表I.表I實施例I 6人工種植富硒黨參的栽培結果
施用肥料方式、 士施例實施例實施例實施例實施例實施例j 時間及用量123456
春季移苗前基肥納米硒植物營養劑
每畝用量(kg) 102540253035
6月上旬和下旬劍巴納米硒植物營養劑
水溶液(重量%)51015
黨參的砸含量
(mg/kg)3100 4600 7800 4700 5600 9800
權利要求
1.一種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其特征在于,該富硒黨參的硒含量在3100 9800mg/kg之間,且其有機硒含量占總硒量的比例彡70 %。
2.—種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栽培步驟 1).整地施肥選擇海拔高度為1300 2100m,pH值為6.0 7. 5的較高腐殖質砂質壤土,在前茬作物收獲后,6 8月份在地表均勻撒施混合基肥,然后立即翻耕25 35cm,耙耱平整; 2).開溝移栽在平整好的種植地上,按溝距25cm,深25 30cm開溝,將納米硒植物營養劑按每畝10 40kg均勻撒施于溝內;然后將處理好的種苗傾斜擺放于溝旁一側,苗頭低于地面I 2cm,然后覆土 I 2cm,適當鎮壓; 3).田間管理在移栽30天后進行第I次中耕除草,苗藤蔓長5 IOcm時第2次中耕除草,苗藤蔓長25cm時第3次中耕除草;在地上部分生長至Im以上時割去枝蔓的12 15cm,使地上和地下生長平衡;在6 7月盛花期用0. 5%硫酸鉀復合肥或0. 3%磷酸二氫鉀每畝3kg噴灑葉面,隔10天噴I次,連噴3 4次;遇連續干旱氣候時,灌水I 2次; 4).納米硒植物營養劑的追施6 7月盛花期在追施上述步驟(3)所述硫酸鉀復合肥和磷酸二氫鉀4 7天后,用納米硒植物營養劑5% 15%的水溶液噴灑葉面,間隔10 15天后再噴灑一次; 5).生長期按常規方法進行病蟲害防治并予收獲期集中采挖、干燥和儲藏。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其特征在于,其硒含量在4600 9800mg/kg之間,且其有機硒含量占總硒量的比例彡70%。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其特征在于,其硒含量在4700 7800mg/kg之間,且其有機硒含量占總硒量的比例彡70 %。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整地施肥中所述施撒的混合基肥及每畝用量為優質農家肥2000 3000kg、磷酸二銨20 25kg、尿素15 20kg、過磷酸|丐35 40kg。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開溝移栽中所述的種苗在移植前,先用濃度0. 06%腐殖酸鈉溶液浸根后,按株距3 5cm、行距20 30cm定植,保苗密度為每畝6. 5 7. 8萬株,移栽時間是在春季3月中下旬土壤解凍后一周內為最佳。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溝施和/或追施的納米硒植物營養劑,均為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硒含量在1000 5000mg/kg的黑色固體粉末狀營養劑。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田間管理中所述的灌水是指在黨參盛花期或根莖膨大期出 8月份)遇持續20天以上干旱時每畝灌水50 60m3。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及其栽培方法,所述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的硒含量在3100~9800mg/kg之間,且其有機硒含量占總硒量的比例≥70%。所述人工種植的富硒黨參的栽培方法,是通過種苗開溝移栽的方式實現的,在栽培步驟中,黨參苗移栽前先將納米硒植物營養劑均勻施入溝中,其用量為每畝10~40kg;然后將黨參苗傾斜移栽于溝內翻土埋苗,經除草、割蔓、施肥、灌溉和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并于黨參盛花期用納米硒植物營養劑5%~15%的水溶液進行葉面噴施。該栽培方法可操作性強,適合中藥材的標準化、規模化生產,用該方法栽培的富硒黨參,其外觀和品質指標均優于普通黨參。
文檔編號A01G13/00GK102784185SQ20121030362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3日
發明者席旭東, 朱晨光, 李海東 申請人:渭源縣蓮峰鎮綻坡村康榮中藥材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