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植物栽培基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栽培及農業有機物資源化利用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植物栽
培基質。
背景技術:
栽培基質最初起源于無土栽培的概念,是指作物周圍的土壤環境已惡化,嚴重影響了作物的產量和品質,人們轉而尋找替代品,用固體基質(介質)固定植物根系,并通過基質吸收營養液和氧氣。這樣所謂的栽培基質就是指代替土壤提供作物機械支持和物質供應的固體介質。我國著名的土壤肥料專家孫大勇教授開發出了更為廉價的栽培基質,其實質就是把土壤本身也作為栽培基質來使用,通過對土壤的消毒和置換,最終達到作物健康生長需要的水平上------基質置換法土壤改良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植物栽培基質,在確保植物正常生長的前提下,減小生產成本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植物栽培基質,其特征在于包含泥炭、珍珠巖、沙子、蛭石。進一步,所述 植物栽培基質還包括農家肥。進一步,所述植物栽培基質中泥炭、珍珠巖、沙子、蛭石和農家肥的體積比為1. 5 2. 5 :2 3 :2 3 :1· 5 2. 5 I 2。本發明的優點及效果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以使植物栽培基質的理化性質提供,使基質結構團粒化、透水性和透氣性提高、保水性好和養分含量充足。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理解本發明,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植物栽培基質中泥炭、珍珠巖、沙子、蛭石和農家肥的體積比為2.5 :2 3
1.5 :1。實施例二植物栽培基質中泥炭、珍珠巖、沙子、蛭石和農家肥的體積比為1.5 :2 3
2.5 I。實施例三植物栽培基質中泥炭、珍珠巖、沙子、蛭石和農家肥的體積比為2 2.5 2 1. 5 : 2。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發明的啟示下得出的其他任何與本發明相同或相近似的產品,均落在 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植物栽培基質,其特征在于包含泥炭、珍珠巖、沙子、蛭石。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培養基質,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栽培基質還包括農家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培養基質,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栽培基質中泥炭、珍珠巖、沙子、蛭石和農家肥的體積比為1. 5 2. 5 :2 3 :2 3 :1. 5 2. 5 I 2。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植物栽培基質,屬于植物栽培技術領域,主要包含泥炭、珍珠巖、沙子、蛭石,還包括農家肥。所述植物栽培基質中泥炭、珍珠巖、沙子、蛭石和農家肥的體積比為1.5~2.52~32~31.5~2.5∶1~2。本發明的栽培基質改善了現有栽培基質的理化性質,而且各組成成分來源廣泛,成本低廉,在確保植物正常生長的前提下,減小了生產成本投入,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價值和環境生態效益。
文檔編號A01G31/00GK103039333SQ20121058489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7日
發明者劉寶亮 申請人:天津雙盈泰園林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