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組偏角自動調整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是一種整地機械的耙組偏角自動調整裝置。本發明包括機架、調節絲杠、螺母滑塊、下壓板、聯軸器、液壓馬達、耙組梁;所述機架由橫梁、上連接板、下連接板、邊梁、馬達支座和中梁組成;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將橫梁與邊梁固定連接在一起,邊梁端面距橫梁的內側面的距離A大于耙組梁的寬度,中梁安裝在機架中部,馬達支座固定在中梁上;螺母滑塊與下壓板對稱安裝在中梁的上面和下面;耙組梁的內端安裝在螺母滑塊與下壓板之間、并用連接件固定在一起,外端位于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之間;調節絲杠一端通過螺紋與螺母滑塊連接,一端通過聯軸器與與液壓馬達連接;液壓馬達固定在馬達支座上。通過操縱液壓馬達轉動,即可實現耙組偏角的調整。
【專利說明】耙組偏角自動調整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一種農田作業機械,特別是涉及一種整地機械的耙組偏角自動調整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耙組是整地機械的主要工作部件。在實際作業中,根據不同的土壤條件和農業技術要求,需要調整耙組偏角,以達到符合要求的耕作深度和碎土率。目前公知的整地機械的耙組偏角調整是由人工來完成的。人工調整耙組偏角存在的問題是:由于耙組重量很大,調整時費時費力,有時需要多人協作才能完成,耽誤了農時,加重了農機手的工作負荷。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比較簡單、使用可靠、操作方便的耙組偏角自動調整裝置。
[0004]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耙組偏角自動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調節絲杠、螺母滑塊、下壓板、聯軸器、液壓馬達、耙組梁;所述機架由橫梁、上連接板、下連接板、邊梁、馬達支座和中梁組成;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將橫梁與邊梁固定連接在一起,邊梁端面距橫梁的內側面的距離A大于耙組梁的寬度,中梁安裝在機架中部,馬達支座固定在中梁上;螺母滑塊與下壓板對稱安裝在中梁的上面和下面;耙組梁的內端安裝在螺母滑塊與下壓板之間、并用連接件固定在一起,外端位于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之間;調節絲杠一端通過螺紋與螺母滑塊連接,一端通過聯軸器與液壓馬達連接;液壓馬達固定在馬達支座上。
[0005]上述耙組偏角自動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滑塊底部有一 U型槽,U型槽的寬度B與中梁的寬度為間隙配合。
[0006]上述耙組偏角自動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馬達為低速液壓馬達,其轉速不超過400r/min。
[0007]上述耙組偏角自動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耙組梁為方形鋼管或矩形鋼管。
[0008]上述耙組偏角自動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邊梁和中梁為方形鋼管。
[0009]使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液壓系統操縱液壓馬達轉動,從而帶動調節絲杠轉動,調節絲杠帶動螺母滑塊機耙組梁移動,實現了耙組偏角的自動調整,調整方便省力,快捷迅速,定位準確,提高了生產率,降低了農機手的勞動強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附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0011]附圖2是本發明的俯視圖。
[0012]附圖3是本發明中機架的主視圖。
[0013]附圖4是本發明中機架的俯視圖。[0014]附圖5是本發明中螺母滑塊的主視圖。
[0015]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機架,2為調節絲杠,3為螺母滑塊,4為下壓板,5為聯軸器,6為液壓馬達,7為耙組梁,8為橫梁,9為上連接板,10為下連接板,11為邊梁,12為馬達支座,13為中梁。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0017]在圖1和圖2中,耙組偏角自動調整裝置包括機架1、調節絲杠2、螺母滑塊3、下壓板4、聯軸器5、液壓馬達6、耙組梁7。機架I (如圖3和圖4所示)由橫梁8、上連接板9、下連接板10、邊梁11、馬達支座12和中梁13組成;上連接板9和下連接板10將橫梁8與邊梁11固定連接在一起,邊梁11端面距橫梁8的內側面的距離A大于耙組梁7的寬度,中梁13安裝在機架I中部,馬達支座12固定在中梁13上;螺母滑塊3與下壓板4對稱安裝在中梁13的上面和下面;耙組梁7的內端安裝在螺母滑塊3與下壓板4之間、并用螺栓、螺母或其它連接件固定在一起,外端位于上連接板9和下連接板10之間;調節絲杠2 —端通過螺紋與螺母滑塊3連接,一端通過聯軸器5與與液壓馬達6連接;液壓馬達6固定在馬達支座12上。[0018]螺母滑塊(3)底部有一 U型槽,U型槽的寬度B與中梁(13)的寬度為間隙配合。
[0019]液壓馬達(6)為低速液壓馬達,其轉速不超過400r/min。耙組梁(7)為方形鋼管或矩形鋼管。橫梁(8)、邊梁(11)、和中梁(13)為方形鋼管。
[0020]本發明的工作過程是:當需要調整耙組偏角時,先操縱液壓系統將機架連同其上的工作部件升起離開地面,然后操縱液壓系統帶動液壓馬達旋轉,與此同時液壓馬達通過聯軸器帶動調節絲杠旋轉,由于調節絲杠與螺母滑塊用螺紋連接在一起,由此調節絲杠帶動螺母滑塊在中梁上移動,隨之帶動帶動耙組梁內端移動,由于耙組梁外端卡在上連接板、下連接板、邊梁端面和橫梁側面形成的空隙中,其位置基本不動,因此耙組梁內端的移動就改變了耙組梁的偏角。當調整到合適的角度時,操縱液壓系統使液壓馬達停止轉動,至此完成了耙組偏角的調整過程。
【權利要求】
1.一種耙組偏角自動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調節絲杠(2)、螺母滑塊(3)、下壓板(4)、聯軸器(5)、液壓馬達(6)、耙組梁(7);所述機架(1)由橫梁(8)、上連接板(9)、下連接板(10)、邊梁(11)、馬達支座(12)和中梁(13)組成;上連接板(9)和下連接板(10)將橫梁(8)與邊梁(11)固定連接在一起,邊梁(11)端面距橫梁(8)的內側面的距離A大于耙組梁(7)的寬度,中梁(13)安裝在機架(1)中部,馬達支座(12)固定在中梁(13)上;螺母滑塊(3)與下壓板(4)對稱安裝在中梁(13)的上面和下面;耙組梁(7)的內端安裝在螺母滑塊(3)與下壓板(4)之間、并用連接件固定在一起,外端位于上連接板(9)和下連接板(10)之間;調節絲杠(2)—端通過螺紋與螺母滑塊(3)連接,一端通過聯軸器(5)與與液壓馬達(6)連接;液壓馬達(6)固定在馬達支座(12)上。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耙組偏角自動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滑塊(3)底部有一 U型槽,U型槽的寬度B與中梁(13)的寬度為間隙配合。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耙組偏角自動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馬達(6)為低速液壓馬達,其轉速不超過400r/min。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耙組偏角自動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耙組梁(7)為方形鋼管或矩形鋼管。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耙組偏角自動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8)、邊梁(11)、和中梁(13)為方形 鋼管。
【文檔編號】A01B23/00GK103891432SQ201310061569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7日
【發明者】孟祥金, 王序儉, 王吉亮, 王敏, 曹肆林 申請人:新疆農墾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