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組培苗生根培養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建立了兩種茶樹組培苗生根培養的方法。一種方法是將茶樹組培苗經過繼代增殖的芽苗接種于生根培養基中進行生根培養;所述生根培養基是以1/2MS培養基為基本培養基,并添加有吲哚-3-丁酸5mg/L、蔗糖20g/L和瓊脂3g/L。另一種方法是將茶樹組培苗經過繼代增殖的芽苗在濃度為1g/L的吲哚-3-丁酸中浸泡1min后,接種于生根培養基中進行生根培養;所述生根培養基是以1/2MS培養基為基本培養基,并添加有蔗糖2g/L和瓊脂1.5g/L。本發明建立了一套經濟、高效的茶樹誘導生根快繁技術體系,提高了茶樹生根率,為實現商品化生產等研究提供了基礎。
【專利說明】茶樹組培苗生根培養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茶樹組培苗生根培養的方法。【背景技術】
[0002]茶樹(Camellia sinensis (L.) 0.Kuntze)通常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云貴高原是茶樹的原產地。茶樹的種植在我國有著悠久的傳統,其葉加工后成為當今世紀三大無酒精飲品之一。茶葉中的糖類物質即茶多糖具有降血糖、抗炎、抗凝、抗血栓、抗輻射等藥理作用。
[0003]然而,茶樹常規育種不僅費時費力,且生長周期長,結實率低,僅為3%_15%。主要是由于茶樹是多年生植物、多酚類物質含量高等本身特性引起,造成培養的愈傷組織易褐化、難以分化、基因不能按序表達。其有性繁殖品質不穩定,種子育苗易造成品種混雜、退化,使生產名優高檔茶受到限制,并且影響茶葉產量、質量及效益。因故生產上常用無性的扦插繁殖方式。然而無性的扦插繁殖生根費時費事,效率不高,在常規的扦插繁殖過程中,其繁殖速度慢、受季節限制、占地面積大等原因,使茶樹的推廣速度大為受限了,再加上我國很多茶樹品種都漸漸被無性系良種所取代或者逐漸走入珍稀瀕危植物的行列,所以可望通過組織培養進行茶樹種質資源保存,特別是不育或敗育率很高的品種。而且,許多野生茶樹數量稀少,利用組培技術進行茶樹的快速、大量地繁殖是很有必要。
[0004]組織培養已成為當前農林種苗生產中的一種重要的繁殖手段,與常規的無性繁殖方法相比,它具有繁殖速度快、周年生產、產品一致性好等優點,尤其在繁殖一些種源稀缺的品種時,更能體現它的優勢。相對于扦插苗,茶樹組培苗不受季節限制,更適宜于工廠化育苗。成浩、劉德華等先后利用茶樹的不同器官進行了快速繁殖研究,但是在茶樹組織培養中其生根率仍然很低。
【發明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茶樹組培苗生根培養的方法,提高茶樹生根率,為其建立一套經濟、高效的茶樹誘導生根快繁技術體系,為實現商品化生產等研究提供基礎。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7]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茶樹組培苗生根培養的方法,將茶樹組培苗經過繼代增殖的芽苗接種于生根培養基中進行生根培養;所述生根培養基是以1/2MS培養基為基本培養基,并添加有吲哚-3- 丁酸5mg/L、蔗糖20g/L和瓊脂3g/L。
[0008]進一步,生根培養時 的培養條件為:培養溫度為25±2°C,光照強度為15001x,光照時間為12h/d。
[0009]本發明還公開了另一種茶樹組培苗生根培養的方法,將茶樹組培苗經過繼代增殖的芽苗在濃度為lg/L的吲哚-3-丁酸中浸泡Imin后,接種于生根培養基中進行生根培養;所述生根培養基是以1/2MS培養基為基本培養基,并添加有蔗糖2g/L和瓊脂1.5g/L。
[0010]本發明中所述的1/2MS培養基為植物組織培養中常用的基本培養基,其具體配方
【權利要求】
1.茶樹組培苗生根培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茶樹組培苗經過繼代增殖的芽苗接種于生根培養基中進行生根培養;所述生根培養基是以1/2MS培養基為基本培養基,并添加有吲哚-3- 丁酸5mg/L、蔗糖20g/L和瓊脂3g/L。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樹組培苗生根培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根培養時的培養條件為:培養溫度為25±2°C,光照強度為15001x,光照時間為12h/d。
3.茶樹組培苗生根培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茶樹組培苗經過繼代增殖的芽苗在濃度為lg/L的吲哚-3-丁酸中浸泡Imin后,接種于生根培養基中進行生根培養;所述生根培養基是以1/2MS培養基為基本培養`基,并添加有蔗糖2g/L和瓊脂1.5g/L。
【文檔編號】A01H4/00GK103548691SQ201310534765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日
【發明者】陳澤雄, 劉奕清, 婁娟 申請人:重慶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