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切葉裝置的深松耕整地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帶切葉裝置的深松耕整地機,包括發動機、分動器、液壓泵、控制閥組和液壓馬達,前部安裝有切葉裝置,所述切葉裝置依次與液壓馬達、控制閥組、液壓泵、分動器及發動機動力連接,所述發動機的輸出軸通過分動器、液壓泵、控制閥組和液壓馬達將動力傳遞給切葉裝置。該深松耕整地機切葉和機耕能同時進行,作業效率高,碎土、植葉還耕效果好,可實現變速、變矩、中斷動力傳遞、輸出動力強,整車在道路行駛、暫時停車和田間調整時,可通過控制閥組中斷動力傳遞,停止切葉裝置工作,操作輕松簡便,可減輕駕駛員的疲勞強度;由于采用液壓傳遞動力,擴大了動力輸出的轉矩和轉速的變化范圍,使發動機適應不同的工況,確保發動機在較佳的工況下工作。
【專利說明】一種帶切葉裝置的深松耕整地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用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帶切葉裝置的深松耕整地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外生產的深松耕整地機,基本上都沒配置有前置切葉裝置,當在留有大量植葉或長桿的田地中進行機耕作業時,這些植葉或長桿會纏繞到農機具上,或者是在機耕作業時使農機具打滑,這樣既影響機耕作業質量和作業效率,增加作業成本,又會增強駕駛員的疲勞強度。為了克服以上問題,目前一般采用的辦法,一是放火把植葉或長桿燒掉,但這樣會產生大量的濃煙,污染大氣,進而有可能還會產生更加嚴重的后果;或者采取人工或機械方法清除掉這些植葉或長桿,無形中增加了人力和時間的消耗,導致作業成本增加。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切葉裝置的深松耕整地機,以解決現有深松耕整地機在留有大量植葉或長桿的田地上進行機耕作業時所存在的上述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切葉裝置的深松耕整地機,包括發動機、分動器、液壓泵、控制閥組和液壓馬達,所述深松耕整地機的前部安裝有切葉裝置,所述切葉裝置依次與液壓馬達、控制閥組、液壓泵、分動器及發動機動力連接,發動機的輸出軸通過分動器、液壓泵、控制閥組和液壓馬達將動力傳遞給切葉裝置。
[0005]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控制閥組連接用于控制其動力輸入的電控開關。
[0006]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之一種帶切葉裝置的深松耕整地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7]1.本實用新型之一種帶切葉裝置的深松耕整地機,由于在深松耕整地機的前部安裝有切葉裝置,在作業時先切斷植葉或長桿等再進行機耕,因而減少了葉、桿的阻礙或纏繞,不僅使得碎土、植葉還耕效果更佳,而且由于切葉和機耕能同時進行,簡化了來回操縱次數,進一步提高了作業效率,減輕了駕駛員的疲勞強度;
[0008]2.本實用新型之一種帶切葉裝置的深松耕整地機,可以通過控制閥組中斷動力傳遞,停止切葉裝置工作,使整車在道路行駛、暫時停車和田間調整時不受影響,操作輕松簡單;
[0009]3.本實用新型之一種帶切葉裝置的深松耕整地機,具有原深松耕整地機的功能,可實現變速、變矩、中斷動力傳遞、輸出動力強,由于采用液壓傳遞動力,擴大了動力輸出的轉矩和轉速的變化范圍,使發動機適應不同的工況,確保發動機在較佳的工況下工作,提高效率、延長使用壽命。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之一種帶切葉裝置的深松耕整地機的技術特征作進一步的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1]圖1:本實用新型之一種帶切葉裝置的深松耕整地機結構框圖。
[0012]圖中:
[0013]I—發動機,2—分動器,3—液壓泵,4一控制閥組,5—電控開關,6—液壓馬達,7—切葉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一種帶切葉裝置的深松耕整地機,包括發動機1、分動器2、液壓泵3、控制閥組4和液壓馬達6,所述深松耕整地機的前部安裝有切葉裝置7,所述切葉裝置依次與液壓馬達、控制閥組、液壓泵、分動器及發動機動力連接,發動機的輸出軸通過分動器、液壓泵、控制閥組和液壓馬達將動力傳遞給切葉裝置,即發動機帶動分動器動力,分動器帶動液壓泵,液壓泵通過控制閥組控制液壓馬達,液壓馬達帶動切葉裝置。
[0015]所述控制閥組4連接用于控制其動力輸入的電控開關5。
【權利要求】
1.一種帶切葉裝置的深松耕整地機,包括發動機(I)、分動器(2)、液壓泵(3)、控制閥組(4)和液壓馬達(6),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松耕整地機的前部安裝有切葉裝置(7),所述切葉裝置(7)依次與液壓馬達(6)、控制閥組(4)、液壓泵(3)、分動器(2)及發動機(I)動力連接,發動機的輸出軸通過分動器、液壓泵、控制閥組和液壓馬達將動力傳遞給切葉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切葉裝置的深松耕整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閥組連接用于控制其動力輸入的電控開關(5 )。
【文檔編號】A01B33/12GK203775618SQ201420109266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1日
【發明者】劉容在, 胡磷, 莫輕增, 楊星任, 韋剛, 鄒莉 申請人:廣西華力集團有限公司